楠木軒

它被稱為“神仙葉”,經常吃一吃,穩壓護肝臟,眼睛越來越好!很多人家門口就有

由 烏雅竹雨 發佈於 健康

桑樹全身都是寶,無一不可入藥。之前更多的是提到它的果實——“民間聖果”桑葚的功效,今天就來説説另一樣寶貝、被古人稱為“神仙葉”的桑葉,應該怎麼用來幫助養生吧。

桑葉味甘、苦,性寒。歸肺、肝經,能疏散肺、肝二經邪氣,乃辛涼解表藥物。為治療風熱咳嗽、扁桃腺炎、頭痛發熱、目赤腫痛之良藥。用桑葉、菊花、夏枯草水煎服。

桑葉性寒,味甘、苦。早在3000多年前從商代出土的甲骨文上就有了桑葉入藥的記載,《本草圖經》中認為經常服用桑葉可以延年益壽。

從現代營養學來看,桑葉富含黃酮類、生物鹼等物質,在調節三高、保護血管等方面都有助益。

1

穩定血壓

桑葉中含有的黃酮類化合物可以幫助舒張血管、增加冠脈及腦血管流量、降低血液粘稠度,有輔助降壓作用。

對於有視目昏花、頭重腳輕等症狀的高血壓患者來説,用桑葉泡水喝能起到一定的保健療效,如果再搭配上菊花、龍井,效果更好。

清頭飲

配方:桑葉5g,菊花10g,龍井茶10g

這是京城四大名醫施今墨之子施小墨施老自用了十年的降壓代茶飲,具有輔助降壓、清熱明目的功效,不僅適合高血壓人羣,脾氣急、生活不規律、長期熬夜的人也可以常喝。

藥理研究,桑葉中含有降低血液黏度的黃酮類成分,所以在改善高脂血症的同時,又有預防心肌梗死和腦出血的作用。高血壓患者每日用15~20g桑葉,煎湯代茶,能有效控制血壓上升。

2

調節血糖

桑葉的輔助降糖作用在古書上早有記載,《本草綱目》上就有記錄桑葉煎汁有止消渴的作用。

現代醫學也認為桑葉富含的氨基酸、維生素、食物纖維等營養物質對血糖能起到一定的調節控制作用。尤其是桑葉中含有的生物鹼,它可以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刺激胰島素的分泌,降低胰島素的分解速率,對糖尿病有輔助防治效果。

降糖代茶飲

配方:桑葉3g,菊花3g,山楂3g,麥冬3g,將藥材一起用養生壺煮3~5分鐘即可。這個代茶飲適合日常飲用,可幫助調節血糖,緩解糖尿病導致的咽乾、眼乾、傷脾胃等問題。

3

清理血脂

桑葉中富含的桑葉多糖、纖維素等物質還可以幫助抑制血脂升高。體型肥胖,有血脂高、脂肪肝問題,經常感到腹脹、頭腦昏沉、肢體困重症狀的人可以用桑葉搭配蒼朮、陳皮一起泡茶,降脂同時還能健脾、祛濕。

祛濕降脂代茶飲

配方:桑葉5g,蒼朮5g,陳皮5g。蒼朮和陳皮先用水煮10~20分鐘,最後再放入桑葉煮幾分鐘,每日代茶飲即可。

4

清肝潤肺

桑葉有平抑肝陽、清肝明目、清肺潤燥的功效。春夏交替之時,肝火旺盛、肺燥、感冒高發,這時可以用出自《温病條辨》的桑菊飲來調理,清肝、養肺的同時對嗓子疼也能起到輔助防治功效。

桑菊飲

配方:桑葉10g,菊花10g,薄荷5g。

5

補腎固精

桑葉還有補骨中之髓、填腎中之精、止身中之汗等功效。

取6~10克桑葉加大米煮製成粥經常食用,有助於調理多汗症狀;而將其搭配菊花、山茱萸、山楂用水沖泡成茶,則能更好地補腎益壽,中老年人、乾燥綜合徵人羣(眼乾、眼澀)以及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都適合飲用。

清腦補腎長壽茶

配方:桑葉3~5片,菊花10朵,山茱萸10~15粒,山楂5~10片,冰糖適量(糖尿病人不加)。

幹桑葉多用來泡茶、入藥,而這段時間正茂盛的新鮮桑葉,則可以用來入菜,焯水後涼拌、清炒、煮湯都很美味。

桑葉炒雞蛋

做法:新鮮桑葉焯水後擠幹水分,改刀成段;雞蛋打散,加鹽調味,攪拌均勻。鍋內倒油,下入蛋液,炒成形後先盛出。

另起油鍋,下入蒜片煸香,放入桑葉、蠔油、鹽,翻炒片刻後再放入雞蛋,炒勻即可出鍋。

桑葉絲瓜湯

做法:新鮮桑葉若干片、荷葉半張、絲瓜1個全都洗淨後,把桑葉、荷葉撕成小片,絲瓜切成條狀。

鍋內加1000ml水,把荷葉放進去煎煮,待煮到剩500ml水時把荷葉撈出,放入桑葉、絲瓜條繼續煮,最後加鹽、雞精調味即可。

桑葉是一味常用中藥,其味甘、苦,性寒,主要有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功效,常用於風熱感冒,肺熱燥咳,頭暈頭痛,目赤昏花等證。桑葉一般多配方使用,不過,單味桑葉也是治病良藥,現略舉數則桑葉治病效驗方如下:

中國漢代的《神農本草經》中稱桑葉為“神仙草”,具有補血、疏風、散熱、益肝通氣、降壓利尿之功效;可見,古代醫學家已認識到桑葉是除熱止汗之良藥。

據《本草撮要》記載:“以之代茶,常服止汗”;

據《本草綱目》明確記載:“煎汁代茗,能止消渴”。

據元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曾記載:“經霜桑葉研末,米飲服,止盜汗。”明末清初的名醫傅青主尤擅用桑葉止汗,他先後擬定“止汗神丹”,“遏汗丸”,“止汗定神丹”等數方,均用桑葉為主藥,譽桑葉為“收汗之妙品”。

熱嗽冬桑葉12克,麥冬6克(切碎),置杯中衝入鮮開水,燜約5分鐘即可服用,也可泡茶代茶飲服。對因燥熱傷肺所致的咽喉疼痛、咳嗽(乾咳或咳痰少)、咽乾等療效顯著,也可用於急慢性咽喉炎、支氣管炎出現乾咳少痰者。

高血壓鮮桑葉、鮮菊花各10克,開水沖泡幾分鐘後,再加蜂蜜20克,攪勻即可服用。也可煎煮5分鐘後除去藥渣,再兑入蜂蜜當茶頻飲。本品能降壓,適用於高血壓者服用,還能清肝明目、潤腸通便。

化膿性中耳炎採鮮桑葉300克,用消毒過的器皿搗爛取汁,每次滴耳1~2滴,每天3次,可治化膿性中耳炎。鮮桑葉汁有較強的抑菌作用,據報道:有人採用上法治療一位“內耳發炎、有膿液流出20天”的患兒,每天3次,2~3天即愈。

盜汗、自汗冬桑葉30~60克,加水適量煎煮,取藥汁300毫升,分2~3次服,1日1劑,連服2~3劑,能止盜汗(睡中出汗)。也可將桑葉焙乾為末,每次取10~15克,以熱米湯調服,1日2次。本方對各類不明原因的自汗、更年期汗多等也有良效。

桑葉止汗,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就有記載:“桑葉除寒熱出汗。”《本草撮要》亦認為:“以之代茶,取經霜者常服治盜汗。”盜汗乃夜間入睡後汗出。為何桑葉須用“經霜者”?蓋經霜桑葉,得秋金之氣最全,藥力最厚。

《百草鏡》也認為:“須大雪壓過,雪霽天晴採下,線穿懸户陰乾,其色多青黑色,風吹作鐵器聲,故名鐵扇子,冬至後採之良。”作者也常用冬桑葉治療頑固性盜汗、陰汗。

宋·張杲《醫説·上冊·卷四》中還記載了一則用桑葉治癒20年盜汗的故事:嚴州山守有一遊僧,形體羸瘦,飲食甚少,每夜就枕,遍身汗出,迨旦,衣皆濕透。如此20年,無復可療。唯待盡耳。監寺僧曰:“吾有藥絕驗,為故治之。”三日宿恙頓愈。遂並受以方,乃單用桑葉一味,乘露採摘,焙乾研末,空腹温水調下二錢。

桑葉又為補虛良藥

桑葉之補屬於清補,而非人蔘之温補,桑葉可補虛。桑葉味甘、苦,性寒。古人早已用其補虛,如古方“胡僧桑麻丸”,即以桑葉為主組成的方劑。

方是桑葉去梗莖500g,黑芝麻(炒)125g,共研為末,白蜜適量為丸。早晚各服10g,開水下。此方有滋養肝腎,祛風明目的功效。用於肝腎不足,頭暈眼花,視物不清,迎風流淚。

肥胖每晚用温開水1杯浸泡10克幹桑葉,第二天早晨空腹服下(冬季可適當加温服),然後再用開水沖泡,白天當茶飲。據報道,有人堅持服用本方3~5個月,不僅可以減肥,還能使肥胖者兼四肢乏力、麻木、盜汗等症狀得到明顯改善。

乾眼症霜桑葉30克,洗淨,水煎去渣,放涼後用小毛巾浸藥液敷眼,可直接將霜桑葉煎水温洗也可,1日3次,能起潤眼明目之功,對防治乾眼症有效。

燒燙傷桑葉、地榆、黃連各等量,三味焙乾後共研細末,裝瓶備用,用時與香油調勻塗傷處,每日數次,至愈為止。本方能止痛、促進結痂脱落,適用於I、II度燒燙傷。

頭屑桑葉、麻葉等量,水煮(用淘米水更佳)去渣洗頭,每日1次,連洗7次。此方能疏風清熱,可去頭屑及止癢功效。本法還有助生髮、防止脱髮作用。

《本草逢原》還稱:“久服(此方)鬚髮不白,不老延年。”説明桑葉確能補虛。頭髮脱落或頭髮疏稀,多為氣血不足,也可用桑葉、芝麻葉(或者芝麻梗)煮淘米水煎後洗頭,不到10次,頭髮即可長出。

《千金方》中就有記載:“治頭髮不長,桑葉、麻葉,煮泔水沐之,7次,可長數尺。”少年白髮,用霜桑葉為末,白開水送服,長期堅持服用,白髮可逐漸轉黑,面容亦轉紅潤。

現代研究也證實,桑葉有類似人蔘的補益和抗衰老作用。人蔘屬於温補,而桑葉屬於清補,老幼均可,四季皆宜。此外桑葉煎水,温洗眼目,還有止淚明目的作用。

(養身健康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