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説“活到老學到老”,其實在育兒方面也是如此。可能有許多人認為老一輩在養孩子方面,有些觀念很落後,但也別忽視我們長久以來積累寶貴經驗,從中擇優才是正確的做法,可別一概否定。
小張在生孩子之前就加入了一個母嬰羣,在孩子出生之後也經常在羣裏活動。她經常看到其他媽媽誇獎自己的寶寶,比如有個媽媽説:自己的孩子10個月不到,就會走路了。看完了她內心很着急,因為自己的孩子已經9個多月了,但還沒有一點要走路的跡象。
心急的小張開始採取各種措施,想讓自己的孩子也能在10個月的時候走路。但是孩子在她的強迫之下,不僅沒學會走路,而且越來越愛哭,讓家裏的婆婆和老公覺得很心疼。
所以婆婆告訴她別急着讓孩子早走路,晚點學會走路的孩子命好,智商也更高,她讓小張再等等,説不定孩子在一歲左右就會學會走路了。但是小張認為婆婆的説法是無稽之談,會耽誤孩子的成長,所以兩人還鬧起了矛盾。
其實孩子走路的早跟晚,跟智商並沒有直接關係,主要是受骨骼發育情況影響。每個孩子都不同,有的父母覺得孩子長得壯,有利於走路,但在生活中一些看起來瘦弱的孩子,站立和走路的狀態卻更好,所以沒法從這些表面的情況來簡單判斷。
一般來説,走路早的寶寶在10-12個月左右就能學會走路了。其實如果有的父母人為的干涉,那麼經過一兩個月的鍛鍊,寶寶也能學會走路,但從健康的角度出發,這種做法不值得提倡,很可能會傷害孩子的骨骼發育。
所以明智的父母不要學小張的做法,強行讓孩子學習走路,應該遵循自然的成長規律。對孩子來説,吃得好、睡得好和少生病,就是應該遵循的道理。父母也別到處跟別人攀比,這個時候比較走路的早晚,難道你以後要不停的比誰長得高、長得美嗎?
至於婆婆説的到了一歲左右孩子會走路,其實是屬於正常的範圍。因為在孩子出生的頭一年裏,身體發育的速度比較快。所以很多人在給小孩買衣服的時候,往往覺得還沒穿幾天就變小了。
隨着孩子的身體發育,學習能力會逐漸增強,手腳也會越來越靈活,讓孩子對於走路有種躍躍欲試的衝動。往往在9-12個月的時候,孩子會慢慢的學習如何站立,為行走做好鋪墊。到了12-15個月的時候,屬於走路的黃金階段,往往能學會獨立走路。
孩子的成長和遵循自然規律,常言道三翻六坐七爬,這是老一輩總結的規律,值得我們學習,但是翻坐爬走都有最後的期限,如果超過了期限,父母要及時的檢查。
1、翻身屬於小寶寶天生的才能,不需要父母的引導也能做到,常常在出生後3-4個月。如果超過6個月寶寶沒有翻身的跡象,或者想翻身卻一直需要別人幫助,父母就要重視起來,看一看是否存在發育遲緩的問題。
2、坐立對6個月大小的寶寶來説,很多時候已經能完成了,不需要大人的幫助,也不用藉助外物。比如嬰兒牀的圍欄等等,有些孩子發育得好,不需要接觸任何外力也能獨立做起來。如果超過8個月還坐不穩,可能是發育遲緩,需要及時進行檢查。
3、到了7-8個月的時候,寶寶會有爬行的慾望。所以從這個時候開始,會漸漸的會顯現出來以後會走路的狀況。如果到了10個月之後,寶寶還沒學會爬行,父母就要考慮在發育上有沒有存在遲緩的現象。
要注意,有的寶寶沒有學會“三翻六坐七爬”,很可能是身體出現了某些異常,父母要高度重視,別自己做一些不靠譜的行為,要以兒科醫生的建議為主。至於寶寶是不是發育遲緩或者有其他健康問題,別輕易的下結論。而當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慢一些的時候,也彆強行去幹預,可以通過範來引導,這樣來讓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長。
上述這些只是一點心得和想法,讓每個孩子都充滿希望。我相信,只要我們做父母的能夠注意方法,對孩子的個性特徵、興趣、愛好和生活自理能力及各個方面都進行了調查,並做好了詳細的記錄,使我們就對孩子成長過程有了一個全面瞭解,就能讓孩子健康的成長。不僅是一個身體健康,也是一個愉快、大膽、主動、自信、容入團體、不怕困難的孩子。感謝大家對我們的知識,更多的育兒知識和諮詢可關注爸媽起跑線服務號,下期同一時間再會,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