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每天放學回來,都要憤怒地大喊“我要炸掉學校”,還經常在紙上畫畫,把學校稱為壓迫堡壘,自己化身勇士,把壓迫堡壘炸掉,如果您的孩子有這樣的表現,您是不是會很緊張,擔心孩子做出格的行為,會批評他,讓他不敢有那些壞心眼呢?
這樣的事情就真實地發生在我朋友的家裏,她的兒子讀四年級時(大概十歲十一歲),不知為何特別痛恨學校,經常回到家裏,就對父母説要炸掉學校,還説自己的夢想就是炸掉學生。
起初,朋友很緊張,擔心兒子做出什麼出格的行為,也曾試圖和孩子溝通,改變他這種仇恨的想法,但孩子的想法很極端,父母越和他溝通,似乎他的想法就越堅定。後來,朋友決定不去與孩子辯駁,而且接納他的情緒,孩子會把對學校的不滿,通過畫筆畫出來,朋友會用欣賞的眼光評價他的“作品”。
大概過了近兩年的樣子,孩子就不再提炸掉學校這件事了,似乎這件事就從來沒有發生過,朋友很奇怪地問我,為什麼孩子會有這麼極端的想法,又為何這種想法突然消失了(她感覺自己並沒有做什麼事情)?
要回答上面的問題,我們就要從孩子的情緒説起,當孩子説要炸掉學校時,父母為什麼會緊張?因為我們沒有分清情緒與行為的區別,孩子只是在發泄他對學校的不滿,釋放他在學校感受到的壓力,並不一定會有過激的行為,可父母擔心孩子真的會去出這樣做,把孩子的情緒與行為等同起來。
所以,父母在孩子出言不遜後,立馬會責備孩子,試圖讓孩子斷了這種念想,這樣做的後果會適得其反,真正把孩子逼近死衚衕。孩子控制情緒的能力不強,他心裏感到不痛快,不會隱忍,會竹筒倒豆子一般説個痛快,當然他們只會在最親的人面前表現得很“猖狂”,孩子敢説,敢發泄,是因為他們有安全感,在父母面前能讓他們感到放鬆。
如果父母訓斥批評孩子,相當於堵住了孩子情緒發泄的渠道,他們唯一感到安全的避風港也沒有了,就會選擇沉默、壓抑自己的情緒,有什麼心事都悶在肚子裏,不會和父母講。這種表面看起來的風平浪靜,其實是最危險的。
因為父母看不到孩子情緒的波動,會誤以為孩子一切都好,殊不知,他的情緒得不到及時發泄,就會像不斷膨脹的氣球,早晚有一天,會有爆炸的一天,那時才是孩子真正做出極端行為的時候。
新聞媒體上經常有這樣的報道,孩子品學兼優,在學校和家裏各項表現都不錯,突然有一天,孩子選擇了自殺,父母非常震驚,覺得不可能,孩子看起來一切都正常啊!所謂的正常是從表面上看,父母並沒有走入孩子的內心,不瞭解孩子真實的想法,或許孩子已經承受了很久的壓力,只是他們沒有發現。
因此,我想提醒家長朋友們,千萬不要責備有情緒的孩子,接納他的情緒,給他的情緒一個發泄的渠道,讓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用不了多久,他就會恢復平靜,在這個過程中,他會實現自我成長,會增強對父母的信任感,以後他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願意打開心扉,我們才能真正瞭解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