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孩子睡覺時的三個表現,暗示了大腦發育狀況良好,將來智商低不了

由 司空梓瑤 發佈於 健康

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建議:學齡前兒童應該保證10-13小時睡眠,學齡兒童應該每天保證有9-11小時的睡眠。

現如今,孩子們的課業負擔比較重,學校、興趣班、補課班,每天過着三點一線的生活,而熬夜更是成為了一種常態。

事實上,在孩子的發育階段,擁有充足的睡眠時間和良好的睡眠質量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值得父母們注意的是,穩定的睡眠習慣和大腦發育是呈正相關的,父母也可以通過觀察寶寶的睡眠情況,來你想推測出孩子的大腦發育情況。


睡眠是怎麼和大腦發育扯上關係的?

新生兒的平均睡眠是在18個小時左右,隨着時間的推移,寶寶清醒的時間雖然也在逐漸增加,但在孩子出生6個月以後,一天的平均睡眠時間也能達到14個小時,可以説,小傢伙在12個月以內的多數時間都是在睡覺的。

研究表明:睡眠越充足的孩子,其大腦中的海馬區的體積越大,大腦發育得越好。


也就是説,孩子的睡眠深淺程度、時間以及質量,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並反映着寶寶正常的大腦發育狀態。而寶寶在出生後的6個月到3週歲中,會完成大腦發育的八成到九成,組成身體傳遞信息的神經通道。

所以當孩子睡覺時出現這三個表現,就暗示了他們的大腦“發育狀況良好”,將來的智商低不了,長大後也容易成為學霸。

父母可以通過孩子的睡眠狀態,窺探他們的大腦發育情況

1)不自覺地“面露微笑”

每次家長看到小寶寶在睡夢中“面露微笑”的時候,就會忍不住懷疑他們是不是做了什麼美夢。

這時一些人就會滿不在意的説:“笑不就是情緒表達的一種,大家都會,沒什麼了不起的。”


事實上,微笑對於小月齡的孩子來講並不是一個簡單的舉動,他們需要將情緒通過神經傳輸反饋到大腦,再通過大腦控制自己的身體,形成這一舉動。

如果家長經常看到孩子在睡夢中微笑甚至是笑出聲,這就説明寶寶的大腦信息傳輸已經趨於穩定。

2)喜歡踹被子

在照顧小寶寶的過程中,家長最煩惱的事情應該就是孩子隨時隨地都在踢被子。稍有不留神,被子就可能落在牀尾、地上、寶寶腿底下,反正就是沒在孩子身上蓋着。

父母看到這一幕時,心裏一邊會埋怨小傢伙真是個“不令人省心的小傢伙”,一邊默默地幫寶寶把被子蓋好。


其實,當孩子感到睡姿不舒服的時候,就會向大腦傳遞信號,進而改變自己的睡姿,同時,在他們踢被子的過程中也可以鍛鍊自己的大運動能力。

3)容易驚醒,對環境敏感

孩子的睡眠狀態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深睡眠狀態,一種是淺睡眠狀態。

很多父母在孩子睡覺的時候都被強制“靜音”,生怕出一點聲響就把寶寶吵醒。其實,處於淺睡眠環境並沒有家長想象中的那樣糟糕。


孩子容易察覺周圍環境的改變,是具有強感知力的一種表現,孩子即使是在睡夢中也能將這一點變化傳遞給大腦,從而促進大腦的發育。

【育兒小貼士】:

睡眠是促進孩子發育很關鍵的因素之一,但同時家長也要注意室內的噪音、燈光和聲音等因素的影響。


另外,家長儘量不要為了方便照顧孩子就長時間開啓小夜燈,這反而會影響孩子的視力以及正常發育。

今日一問:你家寶寶在睡覺的時候出現過這些現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