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3歲前,有5件事情別不強迫,這就是給他最好的成長環境
文|福林媽咪
雖然現在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了,但是我覺得我的同齡人以及我,都是在被迫中長大的。
為什麼這麼説呢?
我説幾個常見的場景,大家總能想到自己孩童時期的經歷。
場景一:
“快叫叔叔,叫阿姨!幾天沒見就不認識了?”
此時的內心:不好意思,真的不熟……
場景二:
“媽媽,我怕……”
“這有什麼好怕的?”
此時的內心:我真的害怕,媽媽是不是不愛我了?
場景三:
“不就是個玩具嗎,弟弟要玩就給他玩會兒嘛,壞了的話大不了再給你買一個!”
此時的內心:可是那時我的東西,我都不捨得玩……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家長總是在強迫着孩子做一些自己不想或者不喜歡的事情。
因為,家長們總是對孩子抱有過多的期待:
希望他懂禮貌,希望他成為勇敢的人,希望他懂得如何社交……
但是孩子有孩子的發展規律,家長的期望對於孩子來講,有些是不合時宜的,在不適當的年級要求孩子做到那些不符合發展規律的事,那就是父母的不對了。
這會讓孩子覺得很有壓力,跟爸爸媽媽在一起會覺得不快樂、不自在。
有5件事,在孩子3歲前,千萬彆強迫孩子做
01彆強迫孩子外向
逼着孩子跟別人打招呼,跟逼着孩子外向其實是同樣的。
家長們總是很心急,覺得孩子看到人就躲,明明告訴孩子是熟人了,孩子還是唯唯諾諾不敢上前,不敢想象以後怎麼辦,所以總是尷尬的對自己的熟人朋友解釋到,孩子害羞,孩子內向。
但其實果真如此嗎?未必!
因為對於孩子來講,你熟悉的人,他可只是第一次見,對於孩子來説,對方就是一個陌生人,強行讓孩子打招呼,孩子就會陷入焦慮的情緒當中。
這時候如果再給孩子扣上一個“不懂禮貌”的帽子,孩子會更加否定自己,覺得自己差勁,因而產生自卑的心理。
02彆強迫孩子勇敢
這是一種無視孩子的心理狀況的行為。
孩子小的時候想象力尤為豐富,哪怕是聽到一個鬼故事,腦子裏都能立刻浮現出鬼的樣子,讓自己陷入深深的恐懼之中。
孩子的每個階段都有一些害怕的東西。
因為孩子在成長,他初來乍到,很多事物並不熟悉,缺乏認知,導致他們很容易受驚。
但是隨着孩子認知地提升,害怕的事物會逐漸減少。
但是對孩子説“這有什麼可怕的?”“你膽子怎麼這麼小。”只會加深孩子對恐懼的感受,強化孩子的恐懼,讓孩子越來越膽小。
家長們真正要做的不是説“風涼話”,而是這幾件事:
①正視孩子的恐懼
你看到了孩子的恐懼,應該去詢問“怎麼了?”表示關心,而不是説風涼話讓孩子寒心。
②不強迫孩子直面恐懼
孩子在面對恐懼時會退縮,這時候彆強硬着把孩子推出去,雖説戰勝恐懼最好的辦法就是面對恐懼,但不是強迫孩子自己面對,這會讓孩子更無助。
③陪孩子直面恐懼、克服恐懼
陪孩子一起面對恐懼。孩子怕鬼、怕怪物,沒事,和孩子一起畫怪物,你畫,問他是不是長這樣,孩子的恐懼是因為未知,當你幫他把害怕的怪物畫出來,他就會覺得也就那樣,甚至還會覺得有些可愛。
03彆強迫孩子分享
説到分享這件事,家長們認為分享是像對方表示友好的一種社交方式,好像就是愛分享才更能交到朋友。
然而,對於3歲以內的孩子來講,讓他們學會分享還為時過早。
因為心甘情願的分享,是情感發展之後的產物。
對於下孩子來講,他們需要先建立“我”的存在,才能以此來區分出“你我他”, 所以,3歲內的孩子自私很正常。
他們眼中的事物就是自己的,甚至會覺得玩具都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所以不喜歡分享也正常。而且他們還不知道別人的感受是什麼東西,於是對於心愛之物,強迫孩子分享給別人,孩子內心是及其不願意的。
不強迫孩子分享,而是應該這樣做:
尊重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規律,承認孩子現階段的自私是孩子的需求,這樣會讓孩子更有安全感。所以,請遵守孩子的物權意識,不強迫孩子去分享。
04彆強迫孩子分房睡
一説到分牀睡,很多母親都很焦慮。
“5歲了,還得天天被媽媽摟着才能睡着。”
關於分牀睡的年齡,專家們眾説紛紜,有説3歲的,有説6歲的,還有説6個月的……
到底哪個是對的呢?不需要深究。
因為隨着孩子的成長,分牀睡是順其自然的事兒。
對於這件事不能一刀切,而是應該去顧及一下孩子的感受。
當孩子還依偎着媽媽睡的時候,説明孩子還在依戀着媽媽,強行讓孩子分房睡,會讓孩子覺得是不是媽媽不愛我了讓孩子感到困惑又無助。
其實小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分牀不分房,等孩子長到一定程度,準備好和父母分房睡了,到時候再進行就可以了。
05彆強迫孩子多吃飯
強迫孩子吃飯,通常現在的寶媽們比較科學了,因為對於育兒知識的學習都很上心,所以對於孩子吃飯這件事,寶媽們更喜歡順其自然。
但是老一輩就不一樣,他們總怕孩子餓着,覺得孩子自己吃吃的太少,還容易挑食,偏要自己把飯送到孩子嘴邊,看着孩子嚥下去才放心。
殊不知,孩子更喜歡自主進食,因為自己吃,讓孩子對自己更有把控,孩子很喜歡這種掌控的感覺。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但老人的餵食,反而讓孩子更加抗拒,久而久之,吃飯都成了負擔,就變得不愛吃飯了。
其實孩子在1歲半以後,在飢餓和飽腹的感知意識已經存在了,孩子不是不知道飢飽,他們餓了會吃,飽了會變得不想吃。
但如果非要認為去給寶寶多餵飯,最後孩子吃飯越來越不老實,變成“飯渣”,還容易傷了孩子的脾胃。不僅如此,還容易導致發胖,得不償失啊!
總之,教育規律是順應孩子生長髮育的規律的,而不是用自定的教育規律去強迫孩子朝這個方向發展,這樣孩子的成長一點也不快樂。
所以,孩子的天性要適當保留一些,因為這是讓孩子能做自己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