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採回家炒肉吃,夫妻倆雙雙中毒!這東西近期常見,千萬別碰
近段時間持續高温、降水充沛,
正是野生蘑菇生長的“黃金時期”,
公園花壇、路邊草地,
都能見到不少瘋長的野生蘑菇。
對此,醫生提醒,
路邊的毒蘑菇,你不要採!
誤食野蘑菇中毒
幸虧送醫救治及時
日前,家住番禺的李女士在路邊採集了一些野生蘑菇,當晚便做了青椒蘑菇炒肉,夫妻倆吃了不少。飯後一小時,夫妻倆陸續出現嘔吐、腹瀉等不適症狀,被家人緊急送到番禺區中醫院急診科救治。
經過催吐、補液、嚴密觀察等一系列處理後,夫妻倆症狀有所減輕。後經抽血、凝血檢查後,顯示肝腎功能正常,夫妻倆病情才算真的穩定下來。
這次,李女士夫婦是搶救及時,才沒有釀成悲劇。“我以為野生蘑菇顏色鮮豔才是有毒的,沒想到普通顏色的野生蘑菇也會有毒。”
據瞭解,當時李女士夫婦覺得路邊的野生蘑菇和平時在市場買回來的普通食用蘑菇非常相似,因此誤以為是可食用。
番禺區中醫院急診科醫生陳冠姿介紹,部分市民從網上看到各種鑑別野生蘑菇的“經驗”後總想着試試,然而根據傳統的個別簡單、特定經驗和方法,來識別不同地方複雜多樣的野生蘑菇,卻是造成誤食毒蘑菇中毒的主要原因。
其實,毒蘑菇的辨別特徵並不絕對,和可食用蘑菇相比,毒蘑菇沒有明顯的標識,其大小、形狀、顏色、花紋等變化多端,在野外混雜環境中極難鑑別,不少民間流傳經驗是有誤的。
毒蘑菇毒性非常強
只吃小小一朵即可致命
陳醫生提醒,
網上傳言吃了毒蘑菇會出現幻覺,
能看見小人跳舞,
甚至有網友説想體驗一下中毒幻覺。
其實,這只是中毒的其中一種表現,
蘑菇中毒的真實表現
比網友想象的更復雜和痛苦,
後果也十分嚴重。
據介紹,毒蘑菇毒性非常強,中毒的臨牀表現複雜多樣,只是按中毒的症狀就可以分為急性肝損害型、急性腎衰竭型、神經精神型、胃腸炎型、溶血型、橫紋肌溶解型及光過敏性皮炎型等。
大部分人誤食後都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瀉、腹痛等急性胃腸炎症狀,視力模糊,以及精神亢奮、精神抑制、精神錯亂、幻覺等精神症狀,嚴重者還有可能會出現溶血、肝臟和腎臟損傷等症狀,個別劇毒蘑菇只吃小小一朵即可致命。
勿採勿食勿買野生蘑菇
陳醫生提醒,生命重於泰山,
一時貪吃,誤食毒蘑菇,
導致危及生命健康實在不值得。
為預防誤食野生蘑菇中毒事故的發生,陳醫生建議,市民不要自行採摘、食用野生蘑菇或來源不明的蘑菇,不要在路邊攤販處購買蘑菇,即使在正規市場上購買野生蘑菇,也不能放鬆警惕,尤其是沒吃過或不認識的野生蘑菇,不要偏聽偏信,輕易買來食用。
目前,對毒蘑菇等中毒尚無特效療法。一旦誤食野生蘑菇後出現疑似中毒症狀,應儘早採用催吐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同時,催吐後應儘快到醫院接受治療。就診時最好攜帶剩餘蘑菇樣品,以備進一步明確診斷。
警惕中毒“假愈期”
陳醫生介紹,部分病人經治療後,急性胃腸炎症狀會逐步緩解甚至消失,給人以病癒的假象,但其實此時毒素正在通過血液進入肝臟等內臟器官,侵害實質臟器,然後會在1-2天后病情迅速惡化,累及肝、腎、心、腦等臟器,以肝臟損害最為嚴重。
因此,在中毒初期症狀緩解時,仍需留在醫院積極配合治療,觀察一段時間,確保病情穩定好轉再出院。
“蘑菇”變身毒品
近年來
許多不法分子將蘑菇的致幻作用
作為營銷噱頭
把“致幻蘑菇”包裝成為網紅商品
一旦有人經不住誘惑
下單購買了“毒蘑菇”
等待你的將是法律的制裁
裸蓋菇
以上均是裸蓋菇
大部分裸蓋菇有着白色的傘柄、褐色的傘蓋,外表看起來平平無奇,但有些裸蓋菇菌肉或菌柄受到損傷時會出現顏色變化,往往由白色變為藍色。
裸蓋菇素又名光蓋傘素、賽洛西賓,是具有致幻活性的小分子生物鹼,其在強酸或鹼性條件下脱磷酸化水解,得到同樣有致幻作用的脱磷裸蓋菇素。
食用含裸蓋菇素的蘑菇後,會出現幻覺、幻視、跳舞,同時伴有行動不穩、譫語、意思障礙、昏迷、精神錯亂等症狀,軀體反應包括瞳孔放大、心跳過速、血壓升高、體温上升等交感神經興奮的症狀,甚至還可能誘發自殘和自殺行為。
《精神藥品品種目錄》中將裸蓋菇素和脱磷裸蓋菇素列為第一類精神藥品。《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明文規定,濫用我國規定管制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屬於吸毒行為。
致幻蘑菇
除了含有裸蓋菇素的蘑菇種類,還有一些蘑菇,誤食以後也會引起人類產生幻覺,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鵝膏菌屬真菌。
其中,特別有名的要屬毒蠅鵝膏:
毒蠅鵝膏,它的長相很多人都非常眼熟,鮮紅色至橘紅色或黃色的菌蓋,上面還長有許多白色的凸起,在童話故事、動畫電影中,我們經常能看見它的身影。
毒蠅鵝膏是全球性的物種,原生於松樹和落葉性的樹林中,橫跨北半球温帶和極地氣候的地區,以及温帶高海拔地區,如興都庫什山、地中海地區和中美洲。
它含有蠅蕈醇、鵝膏蕈氨酸和毒蠅鹼等致幻毒物,人吃進去後,中毒症狀的輕重主要取決於攝食者的體重、毒蠅鵝膏的棲息地和攝取量的多寡等,表現出的症狀也有所不同,從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到頭暈、精神錯亂、視覺及聽覺扭曲、出汗、脈搏減慢等都有可能。
還有以下植物類新興毒品
都要警惕小心!
別拿生命開玩笑!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肖桂來 通訊員:潘曉均、陳冠姿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肖桂來
部分來源:人民日報、中國禁毒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黃紫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