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天氣逐漸轉涼,想要避免疾病的侵襲,養生謹記:捂好這4處
白露是秋季的一個重要節氣,它同樣也是反映自然界氣温變化的節令。根據元代吳澄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對白露的闡述,“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自白露開始,陰氣開始逐漸地加重,清晨中是露水隨之日益加厚,凝結稱為一層白白的水滴,這便是白露的由來。
人們常説“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其實立秋的時候標誌着我們已經進入秋季,但是此時的氣温並沒有完全下降很多,還殘有夏季的餘熱,白露節氣的到來,意味着氣温開始真正的下降,作為天氣轉涼的重要象徵,這個時候早晚的温差比較大,天氣也會比較乾燥,因此白露時節的健康調養,就顯得格外的重要。中醫學認為,白露時節的養生需要注重保暖和潤燥,因此想要健康調理自己的身體的朋友,需要謹記“捂四處”,將會有助於自己的身體健康。
1.捂肚臍
人體的肚臍,有些人覺得好像平時並不能起到什麼作用,或者只是在出生前,它才是必不可少的那一部分,不過在中醫學的範疇,肚臍是我們人體生命最隱藏最關鍵的要害穴竅,是人體的一個長壽大穴,肚臍又名神闕穴,屬於任脈,要知道任脈最早記載於《黃帝內經》,任脈是人體的奇經八脈之一,是人體的重要經脈,有着“陰脈之海”的稱號,有着調節陰經氣血的作用,而神闕穴便是這條經脈上的一個關鍵穴位。
一旦神闕穴受到寒邪的侵襲,便會很容易引發腹痛、腹瀉、痛經等隱患,因此,在天氣轉涼之後,特別是愛穿露臍裝和晚上睡覺喜歡踢被子的朋友,最好保護好肚臍,比如在晚上睡覺的時候,可以穿上睡衣,增強腹部的保暖,防止肚臍受到寒邪的侵襲。
2.捂後背
進入秋季之後,自然界的陰陽也在隨之變化,陽氣逐漸收斂,陰氣漸長,人體內的陰陽變化,也出現了陽消陰長的局面,所以想要有效地避免寒邪的侵襲,體內就要聚足足夠的陽氣。在我們的背部有着一條重要的經脈,那就是督脈,也是奇經八脈之一,沿着我們的後背上行,這條經絡上有着諸多的重要穴位,有“陽脈之海”之稱,統管全身的陽氣,如果背後受涼必定會損傷督脈,耗損陽氣。
因此,養陽首先要暖背,平時害怕寒冷的朋友可以多在太陽底下曬曬後背,利用陽光的温熱來補充體內的陽氣,在晚上睡覺的時候,要撤掉涼蓆,防止寒邪入體,還有一些愛美的女性,那種露背裝在這之後就該收起來了。
3.捂雙腳
在我們覺得身體寒冷的時候,經常會用熱水泡腳的方式來温暖全身,俗話説“腳暖腿不涼,腿暖身不寒”,所以做好腳部的保暖是非常重要的,至於在白露時節應該怎樣做好腳部的保暖?可以做到這些,因為白露之後的陰寒之氣漸長,那麼保暖的棉鞋便是必不可少的了,在晚上睡覺前,可用熱水泡腳,喜歡養生的朋友可以在水中加入少量的艾葉,不僅可以起到暖身的效果,還能幫助睡眠。
4.捂頭部
中醫學認為“頭為諸陽之會”,上火的症狀最容易發生在頭面,就是因為這裏是我們體內陽氣最充足的地方,陽熱比較旺盛。不過在受到寒邪的侵襲和干擾之後,病邪直中經絡,損傷陽氣,經脈的氣血不通暢,“不通則痛”,因此秋季受涼最常出現的就是頭痛,想要有效地避免,就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頭部,避免直接風吹。
白露時節,晝夜的温差較大,所以一定要注意穿衣,有道是“白露節氣勿露身”,這就是在提醒我們此時的白天雖然天氣温和,但是早晚的温度較低,做好以上這4點,將會有助於人體的健康。
【本文由“金蘭中醫學社”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周淺,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