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棒教育”不是萬能藥,這7種孩子不能打,會越打越叛逆!
文 | 兩口育兒(原創文章,歡迎個人分享轉發)
生育孩子不易,養育孩子更難。
每一個做父母的人都感同身受。在對孩子的教育中,有的以循序善誘為主,有的信奉“棍棒教育”,方法多種多樣,效果也不一樣。
小李的兒子今年9歲,正處於生理和心理發育都還不成熟的階段。孩子在家有時只顧看電視不做作業,在學校上課不專心聽講,老師和父母多次批評教育,但孩子不長記性,情況仍時好時壞,經常會讓父母氣得血壓上升。
在情緒失控的情況下,小李就會動手打孩子,但越打孩子越不聽話,孩子也越來越叛逆,經常與父母對着幹,有時還會跑到爺爺家躲着不回來,小李深感無奈。
在一次參加兒童心理教育諮詢會後,他了解到對犯錯孩子的教育方法,知道了有的孩子不能用簡單、粗暴的方法教育,從此也改變了對孩子“非打即罵”的做法,孩子慢慢地也有了很好的轉變,把小李高興得如釋重負。
在對孩子的教育中,父母對有這7種情況的孩子不能採用“棍棒教育”的方式:
與父母關係不好的孩子
有的孩子從小不在父母身邊長大,或者對父母的教育方式不認可,可能會與父母關係生疏,互相不信任。如果家庭中孩子與父母關係不親,父母就不能對孩子進行打罵。父母越打孩子,孩子的反抗意識越強,親子關係越會疏遠,這樣做只會把孩子越推越遠,更加不聽從父母的教育。
性格過於內向的孩子
一般情況下,性格太內向、壓抑的孩子心事重,不願意讓人瞭解自己的內心感受,習慣於把自己的情緒隱藏起來,無論好壞都不會輕易向人表達。這一種孩子內心敏感而脆弱,情緒容易崩潰,如果受到父母的打罵,會有非常過激的態度甚至發生非常危險的行為。
已認識到所犯錯誤的孩子
有的孩子在做錯事或不聽話後,很快就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且內心深為愧疚。這時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壓能力已處於極限,如果還遭受到打罵和逼迫,孩子會認為自己受到極大的委屈,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信任和尊重,反而會對着幹更不聽話。
已經有悔改表現的孩子
孩子在犯錯後經過反思,如果有了悔改表現時,父母要及時加以肯定,鼓勵孩子儘快改正,向着好的方向發展。如果父母不理解孩子釋放出的善意,仍舊進行打罵,孩子會產生破罐破摔的心理,從而受到雙重傷害。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
進入青春期後的孩子自尊心極強,已經有了強烈的榮辱意識,渴望得到他人,特別是父母的認可和肯定。如果經常遭到父母的打罵,孩子更加逆反,更容易產生心理陰影,甚至還會有受虐傾向。
在公眾場合的孩子
在公共場合,孩子都有“面子”觀念,有自尊自愛的需要,如果父母不顧孩子的“面子”做出打罵孩子的舉動,會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產生強烈的反抗意識。
有個人隱私的孩子
隨着年齡的增長,孩子慢慢地有了興趣、愛好、交友等私人空間,有了寫日記表達個人感情的習慣,隱私意識逐步增強。如果父母對孩子的個人隱私不尊重,或橫加干涉的話,孩子得不到獨立的成長,會變得不自信不樂觀,甚至對父母產生厭煩的感覺。
孩子在不同年齡段有不同的性格特點,雖説“棍棒教育”會讓孩子有“疼痛”的記憶,其不良行為得到暫時的收斂。但長期來看,這種作用並不很大,還會給孩子留下傷害和陰影,影響家庭關係。因此,並不值得提倡。
【暖心寄語】
父母必須明白,對孩子的教育是一個長期而艱辛的過程,必須注重方式方法,這樣才是愛孩子和負責任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