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家長教訓孩子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是有時候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喜歡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好像這樣就能讓孩子得到更深刻的教訓,特別是在爸爸教訓孩子的時候,媽媽有時候護着,有時候在旁邊幫腔,家長覺得這樣孩子可以改正,然而這樣的做法也在具有兩面性。
通常爸爸教訓孩子的時候媽媽總是有這幾種態度:
1.幫着爸爸一起批評孩子
大多數的媽媽在爸爸罵孩子的時候總是會在旁邊幫腔,也就是幫着爸爸一起罵孩子。因為大多數的家長會覺得夫妻雙方一起教育孩子,孩子可以更快的知道錯誤,也能讓孩子更好的改正過來,而且自己也沒有把孩子教育的厲害,所以孩子也不會很計較自己,大多數家長總是抱着這樣的心態來面對孩子,然而這樣的態度只會讓孩子陷入一種自卑且煩悶的狀態,所以説媽媽這樣的做法還是需要思量一下。
2.護着孩子
在爸爸批評孩子的時候,有的媽媽會在一邊幫忙批評,但有的媽媽就是單純的護着孩子。很多時候就像是普天之下媽媽都是一個心理一樣,因為是自己懷胎十月辛辛苦苦生下的孩子,所以也總是會有更多的愛意。當媽媽在看見爸爸教訓孩子的時候就總是心疼,然後心裏過意不去,看見爸爸教訓孩子,就護着孩子不讓爸爸教訓,這樣長時間下來會讓孩子養成一個不怕爸爸的心理,並且長時間下來也會在爸爸面前越來越囂張,因為孩子覺得不管怎樣都會有媽媽,所以也就不怕爸爸了。
3.勸解爸爸和孩子好好溝通
除去以上兩種,還有一部分媽媽在爸爸教育孩子的時候會選擇這樣做,那就是勸解爸爸和孩子好好溝通。相較於前面兩種的做法,這一組媽媽的做法會更好一點。一味地批評以及迎合都會讓孩子的心理發生變化,只有讓孩子和爸爸的情緒都先平靜下來,那兩個人才能好好溝通,這樣才能讓兩個人之間的矛盾得到根解。
那麼媽媽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如何呢?
1.平復自己的情緒
看了上面的幾個做法,在孩子接受教訓的時候媽媽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先平復自己的情緒。因為對於孩子來説,他們的情緒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但是會隨着成年人的情緒變化的,所以當家長生氣教訓孩子的時候,孩子的內心會對家長感到畏懼,並且還可能學到家長身上的這種暴力,從兩方面來看對孩子都是不利的。所以説爸爸生氣的時候媽媽一定要先平復自己的情緒,這樣才對孩子有好處。
2.爸爸和孩子分開
如果此時爸爸的情緒已經上頭,那麼媽媽可以考慮先把爸爸和孩子分開。因為有時候怒氣上來是什麼都可以做得出來,但所謂“衝動是一時的”,倘若讓自己生氣的人沒在眼前,那麼爸爸的氣可能會消得快一點兒,二人之間媽媽也可以更好地協調。
説了那麼多那麼你家爸爸生氣起來你是如何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