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爸爸,我被人打了”,2位爸爸的不同反應,讓孩子走向不同人生

由 沈建伏 發佈於 健康

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對他們的影響是很大的,都説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就是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和對孩子一些觀念和行為上的教導都是對孩子以後的影響很大的。

案例

1、以暴制暴

小李有一天在學校和別人發生了矛盾,本來只是口角之爭,沒想到小李的一句口不擇言徹底惹怒了對方,對方一拳就打了小李,由於對方身體十分強壯小李根本就無法抵抗,只好憋屈着離開了。

小李回家後,他的爸爸看到小李腫着的臉就問:\"兒子你的臉是怎麼了?\"小李特別氣憤的説:\"被我們班那個胖子給打了。\"爸爸聽到後也非常氣説:\"敢打我兒子,兒子別怕,這個仇我們一定要報,我們打回去,明天爸爸找幾個人去學校揍他。\"有了父親的支持小李瞬間有了氣勢,第二天回到學校,小李一見那個同學就打了他一拳,説:\"這一拳是我還給你的,你再打我,我就讓人揍你。\"説完就把人叫了出來,胖子一看便慫了,只好作罷。這之後小李就越來越囂張,凡是都以暴力解決,使他越來越被人討厭和孤立。

這位父親對自己的兒子回答就使得自己的兒子變成了一個只會用拳頭解決所有事情的野蠻人,就是父親簡單的一個回答,就改變了孩子的性格和行為,所以可見父母從小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父母一定不能在孩子面前亂説話。

2、以理服人

還有鄰居家的小兒子有一天在學校裏受\"學校惡霸\"的欺凌,回家向父母親哭訴,父親就對兒子説:\"我們定是不能白白受別人的欺負,但我們不能用武力去報復欺負自己的人,而是要讓他受到該有的懲罰就好,我們要的是用正直的方式讓壞人知道自己的錯誤也讓他知道自己也不是好欺負的。\"

聽完父親的教導,小兒子明白了,第二天父親帶着兒子去找了班主任和老師説明了昨天發生的事,老師明白後把欺負小兒子的那個同學叫到了辦公室,讓他和隔壁家的小兒子道了歉,也讓他受到了應有的懲罰,還告知了對方的父母,讓父母加強管教,從那以後鄰居家的小兒子就再也沒無緣無故受其他人欺負了。

我認為這個父親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以理服人向來是中國的傳統美德,讓孩子從小就端正自己的行為,這對他長大後一定會有幫助的。

總結

就簡答的一個問題和爸爸哭訴自己被別人欺負了,上面的兩個案例對應的兩種不一樣的回答也造成了兩個孩子不一樣的人生。第一種是父親鼓動孩子以暴制暴,用暴力解決欺負自己的人,這會讓孩子的脾氣和性格變得十分暴躁,長大後會犯大錯的。第二種是要求孩子以理服人,用合理的方式讓別人受到應有的懲罰並且給他們改正錯誤的機會,這是最好的方式,這會讓孩子以後的為人處世也得到好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