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這種野草花朵奇特,人稱“酒壺花”價值堪比人蔘,可惜少有人認識

由 嶽洪秀 發佈於 健康

農村雖然沒有城市繁華,也沒有都市裏熱鬧,但是農村空氣好,擁有豐富的資源,不僅有各種各樣的農作物,而且還有許多的野生植物。以前農村人往城市走,現在城市人往農村走。近年來,鄉村一些野菜受到城市人的青睞,這些野菜比起普通蔬菜其營養價值要高很多,它天生天養,沒有農藥殘留。比如薺菜,車前草,折耳根等。或許在一些人眼裏,有些野草一文不值,但對認識它的人卻是寶,因為這些野菜不僅可食用,而且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那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種植物,花長得似酒壺,根可與人蔘媲美,人稱“酒壺花”。

酒壺花植物個子不高,經常附着在地面上。它的葉子長而橢圓形,葉子上有一層絨毛和褶皺。葉子呈深綠色,葉片皺巴巴的,邊緣有鋸齒,外形與蟾蜍草有些相似。不同的是,它的葉柄有一個細長的莖,因為開花時像個小酒壺,因此人們給它起了個名字酒壺花。

酒壺花屬玄蔘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別名又叫蜜糖罐,婆婆奶、山煙根、甜酒根、狗奶棵子等。其對生長環境要求不高,適應性較強,多生於河邊,山坡、田埂、草叢和荒地等地。分佈於河北,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區。

酒壺花的葉子和根可以做食蔬菜食用,它也是兒時最喜愛的野花之一。將酒壺花花朵拔下,把靠近根部的一端含在嘴裏,就可吸食到花蜜,雖僅是一丁點兒,卻極甜,故而每個小孩子都爭着採摘。一羣小孩子,放學後跑到田野上去尋找酒壺花,一路走來,將盛開的花朵逐一吸食,喧鬧着虛度時光。如今想來,曾經年少時光再也回不去了,只能是美好的回憶。

酒壺花不僅可以食用,而且還是一種極其珍貴的藥材。也就是人們所説的地黃。到了秋季,酒壺花葉子已逐漸枯萎變黃,此時農民朋友便會將它的根挖出食用或藥用。

挖地黃(唐·白居易)

麥死春不雨,禾損秋早霜。

歲晏無口食,田中采地黃。

採之將何用,持以易餱糧。

凌晨荷鋤去,薄暮不盈筐。

攜來朱門家,賣與白麪郎。

與君啖肥馬,可使照地光。

願易馬殘粟,救此苦飢腸。

地黃又分為生地黃和熟地黃。地黃最早記錄於《神農本草經》。被列為“上品”。其性涼,味甘苦,具有解熱消炎、滋陰補腎、養血補血、涼血的功效。凡陰虛血虛腎虛者食之,頗有益處。

生地黃: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用於熱病舌絳煩渴,陰虛內熱,骨蒸勞熱,內熱消渴,吐血,衄血,發斑發疹等功效。熟地黃:具有滋陰補血,促進血液循環,還可用於肝腎陰虛,頭暈腰膝痠軟,骨蒸潮熱,內熱消渴,崩漏下血,耳鳴,鬚髮早白等。李時珍曾説:服用地黃會面如桃花。

關於地黃治瘟疫的傳説:話説地黃曾經起到了抗擊瘟疫的作用,到現在還流傳着地黃的故事。相傳唐朝時,有一年,黃河沿岸瘟疫流行,老百姓病死無數,黃河沿岸哀鴻遍野,民不聊生。各級官員委派了無數名醫去治療,卻始終不得其法。

有一位當地的縣太爺,在神農山藥王廟求藥問醫的時候,無意中看到了一株根狀的草藥。這藥根大而短,顏色微黃。縣太爺在想:人家説,毒蛇三步以內,必有解藥,我們地方流行瘟疫時久,難道這是天意,送藥給咱們了?反正也沒有其他辦法了,於是縣太爺把這藥自己先嚐試一下,覺得除了有一點甘甜,有一點苦澀之外,也沒有大礙,也就放心了。

後來,老百姓服用了藥物之後,果然慢慢地好了起來。瘟疫過後,大家就把這藥物栽種,因為是種在地裏,而且藥物的顏色微黃,就起名地黃。

地黃分為鮮地黃、生地黃和熟地黃三種規格,其性味功效及應用也有差別。如何選擇分辨,鮮地黃,以色紅黃粗壯為佳。生地黃以塊大,體重,斷面烏黑油潤,味甘為佳。而熟地黃塊大而軟,內外烏黑有光澤為佳。由於其價值高,堪比人蔘,因此深受人們的青睞。

好了關於地黃就介紹到這了,認識了嗎?若長在你家房前屋後別不當回事,要珍惜。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點個贊與轉發,你的支持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謝謝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