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條新聞被頂上熱搜,引起不少網友熱議。
正常6歲孩子的視力在0.8—1.0,但女童視力跌到了0.15。但在後續檢查中,女童的眼睛沒有查出任何問題。
醫生懷疑可能是心理等其他因素造成的,於是他給女童一種藥,告訴她這是高科技產品,點了以後眼睛就會變好。果然,在相同條件下,重新驗光的結果從0.15變成了1.0。
為什麼會這樣呢?原來是因為媽媽生下二胎後,家長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小寶身上,這對大寶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響,從而出現了一種癔症性眼盲。
同胞競爭並非個例
隨着二胎的開放,大寶和小寶爭愛、大寶受冷落等新聞話題一直層出不窮,一些我們從未聽説過的事情越來越多的出現在我們眼前:
● 因為弟弟出生奪走家長的注意力,7歲姐姐大小便失禁;
● 因為媽媽生二胎,女孩絕食20天;
● 因為鄰居説了一句“你爸爸媽媽給你生弟弟了,你爸爸媽媽不要你了”,五歲姐姐憤而將剛滿月的親弟弟扔下樓,而弟弟當場死亡!
上面這些案例固然只是少數,但平時大寶與小寶愛的競爭卻是隨時隨地都在發生着:
● 明明之前都會自己吃飯了,現在呢?媽媽不喂不哄就不吃;
● 明明都斷奶了,現在呢?鬧着要吃咪咪,鬧着用奶瓶喝奶粉,不給就哭鬧;
● 明明小推車都是他玩厭的,現在呢?大個子寶寶躺在小推車裏面,還要給他蓋上小毛毯,還鬧着讓人推推他;
● 明明喜歡跑着到處玩耍,現在呢?“媽媽,我走不動了,抱抱”;
● 甚至有些大寶會明裏暗裏的掐二寶……
有些人可能會説,這些孩子真是自私自利!孩子自不自私,我們做家長的最清楚,很多時候是家長沒做好,才導致後續的一些事情發生。
為什麼大寶不歡迎二寶的到來?
“可不可以分一點點時間給我?”
在《少年説》節目中,一個女孩向媽媽喊話:可不可以分些愛給自己。
“小的時候我生病了,爸爸抱着我跑出去,腳趾受了傷好久才好。
可是現在呢?早上的時候我幾乎看不到媽媽的身影,她每天忙着給妹妹穿衣服、洗臉、催她吃飯,一點都沒有顧及到我。
有一次在學校裏面,我等了媽媽等到6點半,我找不到她。後來還是黃老師給她打電話,她接到電話的第一句話説“我忘記了,我以為你回家了”……
我知道妹妹小,我不奢求什麼,你們就分一點點時間,一點點時間給我好嗎?”
姐姐帶着乞求和希望,一直強調“一點點時間,一點點時間”,只想父母多看自己一眼,這種乞求真的揉碎了小康君的心,姐姐也只是一個孩子呀!
“你做姐姐的就應該讓着妹妹”
二胎家庭中忽視大寶的現象很常見,還有一種常見現象就是有些父母一味的讓哥哥或者姐姐讓着弟弟妹妹。
同樣在《少年説》節目中,六年級的一個女生在天台哭着跟爸爸説“你能不能試着相信我一次”。
每次與妹妹發生衝突,妹妹就會找爸爸告狀,而爸爸根本就不管事情的真相,上來就先教訓她。每次都是妹妹錯了……為什麼每次都要讓自己道歉?
但爸爸卻説:她小她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嗎?不管姐姐怎麼解釋,爸爸還是重複那句話:畢竟她小。
看到這小康君想起一位寶媽的留言:“要讓大寶覺得,多個弟弟妹妹是多個人來愛他,而不是多個人搶奪自己的愛。”可一碗水嚴重失衡,大寶感受不到愛,還一味地讓大寶付出,這對大寶來講,二胎不就是來奪愛的嗎?
二胎家庭怎麼辦?
對於二胎家庭,小康君想對爸爸媽媽們説:
1
提前做好準備
懷孕時就要告訴大寶,小寶寶需要更多的照顧,需要更多的陪伴,爸爸媽媽會比較累,可能不能及時的照顧你,但爸爸媽媽超級愛你!
最好在懷孕期間就開始建立大寶和二寶的聯繫,比如讓大寶一起挑選嬰兒用品;讓大寶聽胎心,感受小生命成長;甚至媽媽可以戲精一些,趁大寶聽胎心時説“弟弟/妹妹踢媽媽肚子了,他喜歡你耶!”
還要提前考慮更實際的問題,比如二胎出生後,白天誰主要負責大寶,誰負責小寶?晚上誰哄大寶睡?大寶跟誰睡?提前做好這些準備工作,二胎到來才不會一團亂。
2
避免當面比較
有些家長或親戚朋友會有意無意的當着大寶的面誇獎小寶或比較兩人,“這小娃娃長的真喜人,又白又嫩,他姐小時候黑瘦黑瘦的”,“小寶真聰明”,“你就不能像弟弟/妹妹一樣乖嗎?”……
避免將兩個孩子當面放在一起作比較,以免激發兩寶之間的敵意。
3
迴避惡趣味的人
有些大人總喜歡開些惡趣味玩笑,比如“你媽媽生了弟弟就不要你了,好東西都留着弟弟吃呢!”所有寶寶害怕的事情就是爸爸媽媽不要自己了,這句話無疑會傷害到比較敏感的寶寶。
別怕得罪人,堅決懟回去,見一次懟一次!同時還要堅定的表達對大寶的愛,打消大寶的不安全感!
4
合理分配愛、堅定表達愛
不要把全部的精力放到小寶身上,大寶雖大,但還是孩子!媽媽可以單獨帶大寶出去玩幾次;或者趁小寶睡覺時,多和大寶交流玩耍。讓大寶知道就算有了弟弟妹妹,也不會影響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
二胎之間的問題不是不可攻破的難題,只是需要用心解決。這需要家長注意到大寶的情緒,照顧到大寶的感受,相信大寶能夠體會爸爸媽媽的辛苦,也一定會和二寶相親相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