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本草精薈:祛風要藥:防風

由 由振山 發佈於 健康

防風為傘形科植物防風的根。主產於東北地區故又稱關防風或北防風。古人云“諸風通用故有防風之名”。

一、功效應用

防風味辛、甘微温。歸膀胱、肝、脾經。

功效能祛風解表勝濕止痛息風解痙。其特點質柔潤祛風而不燥氣味俱升性温而潤被稱為風藥中之潤劑善走上焦以治上焦之風邪又能走氣分祛周身之風且能勝濕。被譽為祛風聖藥汪昂稱其為去風勝濕之要藥。

常用於感冒頭痛風濕痹痛風疹瘙癢破傷風等證。尤善治風寒表證兼濕且有頭身疼痛者。

名家名著摘要

《本經》“主大風頭眩痛惡風風邪目盲無所見風行周身骨節疼痹煩滿。”

《本草匯言》“主諸風周身不遂骨節痠痛四肢攣急痿痹癇痙等症。”

《用藥心法》“去濕之仙藥也風能勝濕爾。”

《藥類法象》“治風通用瀉肺實散頭目中滯氣除上焦風邪之仙藥也。”

《長沙藥解》“行經絡逐濕淫通關節止疼痛舒筋脈伸急攣活肢節起癱瘓。”

《本草備要》“搜肝瀉肺散頭目滯氣經絡留濕。主上部見血上焦風邪頭痛目眩脊痛項強周身盡痛太陽經證。”

二、配伍應用

1.用於外感風寒所致的頭痛、身痛、惡寒等證。防風能發散表邪祛風止痛。治以上諸證常配伍荊芥、羌活、前胡等即荊防敗毒散。

防風微温甘緩不峻亦可用於外感風熱發熱頭痛、目赤等證常配伍荊芥、黃芩、薄荷、連翹等藥。

若治風熱發疹或皮膚瘙癢常配伍荊芥、白蒺藜等祛風止癢之藥。

胡希恕臨症遇桂枝麻黃各半湯適應證時常以桂枝湯加防風、荊芥治之取其解表祛濕止癢之功。

2.用於風寒濕痹關節疼痛四肢攣急等證。防風能祛風散寒勝濕止痛。治風寒濕痹關節疼痛得熱則減常配伍羌活、當歸、白芍等即蠲痹湯。

若治行痹肢體關節疼痛遊走不定常配伍秦艽、麻黃、當歸等即防風湯。

3.用於破傷風角弓反張、牙關緊閉、抽搐痙攣等證。防風入肝經有祛風、解痙之效。常配伍天南星、白附子、天麻等即玉真散。

4.用於表虛自汗證。治虛人腠理不固易感風邪表虛自汗者常配伍黃芪、白朮即玉屏風散。

李東垣言“防風能制黃芪黃芪得防風其功愈大。”

汪昂言“同黃芪、芍藥能實表止汗。合黃芪、白朮名玉屏風散固表聖藥。黃芪得防風而功益大取其相畏而相使也。”

5.用於制約附子之毒。李可凡大劑量應用烏頭或附子時方中多配伍炙甘草、蜂蜜、黑小豆與防風等藥以制約其毒。

李可言“凡用烏頭劑必加兩倍量之炙甘草蜂蜜150克黑小豆、防風各30克。”

李可言“1965年餘曾參與川烏中毒瀕危2例的搶救以生大黃、防風、黑小豆、甘草各30克蜂蜜150克煎湯送服生綠豆粉30克均在40分鐘內救活。”

《千金方》“解烏頭、芫花、野菌毒。”

《本草經集註》“殺附子毒。”

三、用法用量

防風常入煎劑也入丸散。入煎劑常用量幾克至十餘克。

防風入藥有根與梢之分可做了解。

《珍珠囊》“身去身半以上風邪梢去身以下風邪。”

汪昂言“黃潤者良。上部用身下部用梢。殺烏頭毒。”

四、應用注意

防風性温而昇陽故血虛發痙及陰虛火旺者慎用久痹血虛氣弱者不宜用。

李東垣“誤服瀉人上焦元氣。”

汪昂言“血虛痙急頭痛不因風寒泄瀉不因寒濕火升發嗽陰虛盜汗陽虛自汗者並禁用。”

——中醫實戰筆記21.2.7二稿#中醫實戰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