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帶2歲寶寶讀睡前故事,堅持2年,寶寶的3大變化肉眼可見
睡前故事不僅可以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還有智力方面的幫助。
睡眠對於寶寶的重要性我們可想而知,身體的生長、智力的生長,在睡眠過程中,速率都會大大提升,每個家長都必須重視起孩子的睡眠才行。
另外,寶寶睡眠的質量也很重要,在保證時長的前提下,是否深度睡眠也很重要。如果不能同時兼得的話,那後者更重要一些。
寶寶的睡前故事,是儀式感嗎?
很多父母回到家之後,寶寶已經進入睡眠了
時代發展的同時,家長們身上肩負的重任越來越多,一方面要滿足日常生活需要,另一方面又不能和陪伴孩子起衝突,簡直就是強人所難。
不少家庭自然是會將這種責任分工給不同的成員身上,其中那個主要負責工作的成員,就缺失了很多寶貴的親子時光。
等到他們忙碌結束回到家後,孩子已經睡下了,除了在熟睡的孩子臉上親一口外,他們沒有任何行為的機會。更別説是講睡前故事了。
老一輩不在乎睡前故事,思想過於陳舊
在老人身邊長大的孩子,基本上不會聽到睡前故事,畢竟很多老人都是不識字的,讓他們照着故事書講故事,也是難以辦到的。
並且,在他們的思想裏,孩子睡覺就要安安靜靜地睡才行,講了睡前故事的話,不就讓他們更加興奮了嗎?這還怎麼好好睡覺了。
就算是孩子有相關要求,老人們也不會如此行為的。要是非講不可,也就是講一些陳舊、乏味的故事罷了。
睡前故變成折磨家長的另一種手段
在孩子1歲前,根本不需要講睡前故事,一來是他們根本聽不懂,沒有思維分析能力,無法真正理解故事的含義和情節發展關係。
二來是他們的睡眠頻率實在是太高了。每天要睡很多次覺,每當一個睡眠週期結束之後,就會馬上醒來,要是每次睡覺之前都要講故事的話,豈不是累壞了父母?
等到孩子對睡前故事有所要求的時候,家長還會反感這種行為,你要是像小時候那麼省事該多好?長大了還要這麼麻煩,真是折磨人!
每天帶2歲寶寶讀睡前故事,堅持2年,寶寶的3大變化肉眼可見
變化一:情緒情感更細膩、豐富
在每天晚上的睡前故事時間段,孩子安靜地躺在牀上,聽着父母講的故事,每次她都不會把故事當成故事聽,而是把主人公想成自己。
當主人公發生意外,遇到困難的時候,孩子會在心裏暗自想出解決辦法,甚至是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不想讓主人公死,或是希望主人公健康。
直到父母告訴孩子結果之後,她或是會長舒一口氣,或是陷入悲傷的情緒久久不能平復,就好像自己也被傷害了一樣。
久而久之,孩子的情感會更豐富一些,變得更感性。天真爛漫地度過自己的寶貴的童年。
變化二:語言表達能力更強
寶寶在聽故事的時候,會默默地記住故事的情節,甚至在寶寶大腦急速發展的同時,會提出讓家長重複講一個故事的要求。
這樣一來,接受到的重複刺激加上很好的記憶力,對他們發展語言表達能力的幫助非常大。等到日常生活中有相同的事情發生時,他們會嘗試用故事裏的行為來解決。
相比那些不經常聽故事的寶寶,表達自己的自信心也有很大的區別。
變化三:養成良好的睡眠規律
在寶寶纏着父母給他們講睡前故事時,可以幫助他們養成很好的睡眠規律。到了睡覺的時間,寶寶就在牀上等着父母講故事,聽了故事之後就睡過去。
也可以讓他們知道,故事聽完就要睡覺,這是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還可以讓寶寶對規則的認識更好一些呢!要是哪一天父母忘了,寶寶也會提醒你遵守規則的!
今日話題:
你從什麼時候開始給寶寶將睡前故事的?你印象中最深刻的睡前故事是什麼?歡迎和我們一起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