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親孫子還這麼摳?”6旬老人回懟兒子兒媳,為人子女該反思

如今老人幫忙帶娃的情況愈發多見,老人們甘願拿出自己退休的時間,來幫子女們分擔養育負擔,這本該是子女們感恩戴德的事,可是當老人帶娃現象普遍化後,很多子女便有些拎不清了。

他們把老人的甘願奉獻當成是理所應當的,甚至還會時不時地抱怨老人“沒做到位”,攤上這樣把老人當免費保姆的子女,老人們的辛苦付出,最終也只能落得個費力不討好。

王大娘退休後,就一直在兒子家幫忙帶小孫子,街里街坊的都説王大娘有福氣,晚年了還可以去兒子家享福。可沒多久王大娘卻從兒子家搬了回來,面對大家的詢問,王大娘直言:“還是自己一個人住舒服自在。”

“對親孫子還這麼摳?”6旬老人回懟兒子兒媳,為人子女該反思

王大娘的兒子和兒媳都是白領,平日裏忙着工作也根本顧不上家,王大娘要照顧小孫子還得連帶着洗衣做飯,一整天忙下來王大娘並不輕鬆,但是想到可以為小輩分擔,王大娘也甘願付出。

可是沒想到時間長了,習慣了王大娘照顧的兒子兒媳,卻開始挑起了王大娘的毛病。“鄰居大娘給她小孫女買了一對金手鐲,人家可是真疼孫女啊!這金手鐲一看就很有紀念意義,咱家寶寶可就沒有那福氣!”

顯然兒媳這話是説給王大娘聽的,王大娘剛想解釋,這時候兒媳又接着説道,“咱媽倒是也給寶寶買禮物了,雖説是新衣服但是一看就是便宜貨!你們當老人的帶親孫子,還這麼摳搜的!”

“對親孫子還這麼摳?”6旬老人回懟兒子兒媳,為人子女該反思

一旁翹着二郎腿吃水果的兒子,也半開玩笑地接茬道:“媽,你真的得改改這個節省的毛病了,養老金也不是沒有,該花就得花呀!”聽到兒子兒媳這樣説,王大娘一下子覺得很委屈。

自打王大娘來到兒子家,兒子兒媳就沒有給過老人買菜錢,老人的那點養老金全都補貼給兒子兒媳的日常家用了,哪還有多餘的錢給孫子買金鐲子!看到晚輩這麼不理解自己,王大娘也繃不住了。

“你們知道現在豬肉多少錢一斤嗎?我自打來了你們家,你們就沒拿過買菜錢吧!除了要求頓頓都有肉菜外,你們從沒想過買菜的錢哪來的!我就那點養老金,每個月都得省着花才夠用!我不是你們倒貼錢的保姆!”

“對親孫子還這麼摳?”6旬老人回懟兒子兒媳,為人子女該反思

一口氣説完了自己的委屈後,王大娘便不顧兒子兒媳阻攔回了家:老人付出不求回報,但是如果子女心裏沒數的話,那就真的涼了老人的心。

1:年輕子女要有“擔當”

養育孩子的過程,其實是一個讓年輕的父母們,更懂擔當的過程,父母們既然給予了寶寶生命,那麼就應該承擔起養育、管教的責任。把自己身上的養育責任推給老人,這本就是一種“沒斷奶”的舉動,這不是理所當然更不該心安理得。

2:老人們沒有幫忙的義務

當中國式老人把對子女的偏愛表現得淋漓盡致時,有些子女便會被這種無視的愛弄暈了頭。自己不僅不懂感恩,還會拿老人的付出去和他人攀比,甚至於還會在攀比中心生不滿和抱怨,顯然,老人們並沒有幫忙的義務,願意幫忙帶娃這是老人給的情分。

“對親孫子還這麼摳?”6旬老人回懟兒子兒媳,為人子女該反思

3:不懂感恩只會讓親情變了味道

老人的付出不求回報,但是這並不是子女們壓榨老人的理由和資本,當子女們變得愈發“貪婪”而自私時,一味地索取只會讓本該濃濃的親情,也就真的變了味道,年輕的子女們不該透支骨肉親情的愛。

一、別把老人當保姆,多做家務很重要

老人忙碌了一天並不輕鬆,年輕的子女更加應該主動分擔,不管是一日三餐還是家務瑣事,做子女的都應該積極參與,儘可能地少讓老人操勞,如果工作日忙不開,那麼週末就應該讓老人也享享福。

二、把感恩放在“嘴上”,也放在“心裏”

在日常生活中,兩代人相處難免會有矛盾分歧的地方,這時候子女們要儘量地體諒老人,不是原則上的問題,儘量不要指責老人的不是,畢竟老人們的觀念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不要讓老人費了心思也惹了委屈。

“對親孫子還這麼摳?”6旬老人回懟兒子兒媳,為人子女該反思

三、老人已經很辛苦,別再想着“盤剝”他們

老人幫忙帶娃已經減輕了子女的負擔,如果子女們還惦念着老人的養老錢,這就有些太説不過去了,子女們也要有分寸感,不要自己的經濟壓力施加到老人身上。養孩子是父母的事,經濟上的壓力不該讓老人承擔。

老年人不求子女的恩惠,他們最大的希望是兒女能過上好日子。所以為人子女應該“懂事”一點,別拿孫輩來對老人道德綁架,也不要拿愛來對老人情感勒索。

留言板話題:大家對於老人帶娃還倒貼的現象,是如何看待的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30 字。

轉載請註明: “對親孫子還這麼摳?”6旬老人回懟兒子兒媳,為人子女該反思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