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給孩子零花錢,取決於這3個條件,都滿足了,才可以放心給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不少問題,家長們最頭疼的莫過於教育問題了,畢竟這其中只要出了一丁點的差錯,都可能導致孩子走上錯誤的道路。
前不久,去我堂嫂家做客,聊天過程中,她突然説到孩子“偷錢”的事情。事情大概是這樣的:堂嫂有兩個孩子,一男一女,男的比較大,兩個人都上小學了。
堂嫂習慣把錢包放在牀頭的縫隙間,枕頭壓住,一般人都看不見,但是家裏人都知道放在這裏。
堂嫂這個人,沒什麼記性,通常不會去看錢包裏剩下多少零錢,之所以發現錢少了,是因為那一次正好賣菜的老闆找了破掉的10塊零錢給她。
後來她想起來正好欠鄰居10塊錢時,才想起來去拿錢,結果就發現錢包裏錢少了,老公説沒有動過錢包,她自然把懷疑對象轉到了孩子身上。
但是她又不敢直接與孩子對峙,於是找來更多的零錢放包包裏,還點了錢數,幾天之後,她再次發現錢少了13塊,也在孩子房間裏發現了零食。
當所有事情攤牌之後,兩個孩子也承認是他們拿的,還相互打了照顧,“有福同享”,這讓堂嫂意識到,如果不教育,孩子的錯誤會越犯越大。
其實,不少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出現不告知父母,就隨意拿父母錢的情況,在某種意義上,如果説的難聽一些,不問自取即可為“偷”。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紀,也會開始渴望“零用錢”,家長們也有必要給孩子一些零用錢,鍛鍊孩子的金錢管理能力與支配能力。
但需要提醒家長朋友的是,如果你家孩子也有上述情況,一定要給予教育,告訴孩子,“不問自取”這種行為不可取,要對孩子擺明態度。
就像“小時候偷針,長大偷牛”的故事,由於家長沒有明確對孩子表明偷針行為是不正確的,導致孩子最後走上犯罪道路。
因此,建議家長們先將這一點告知孩子,糾正孩子的錯誤,再考慮是否給孩子零用錢。
1、對金錢的認知是否充分
部分家長在給孩子零用錢時,並沒有告知孩子相對應的面值,以及大致能夠購買的商品,導致孩子在消費方面毫無節制。
全然是由於孩子對金錢沒有充分的認識,長期如此,很可能會引起孩子花錢大手筆,不知節約。
當父母省吃儉用時,孩子卻“揮金如土”,最後還反問父母“何不食糜肉也?”
因此,家長們在給孩子零花錢之前,一定要先充分了解孩子對金錢的認知。如果孩子並不清楚,或者是瞭解的不準確,先給孩子普及才是最重要的。
2、對金錢的管理能力
其實,孩子對於金錢的管理情況差別較大,有些孩子在收到家長們給予的零用錢之後,第一時間就是拿去買零食吃,買自己喜歡的東西。
但也有些孩子,在收到零用錢之後,則會選擇暫時存起來,等到需要的時候再拿出來用。
部分孩子選擇將零用錢存起來,以後再購買自己喜歡的東西,部分孩子則選擇用來孝順爸爸媽媽,也有些孩子則是選擇捐給其他有需要的人。總之,各式各樣的做法都有。
但這些都不是關鍵,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家長們需要了解的是孩子對於金錢的管理能力,如果孩子不論收到多少零用錢,都會在短時間內都將它消費完,那證明孩子暫時還不具備這一能力,還需要對孩子進行金錢管理教育課程,教孩子們合理控制自己的消費慾望。
3、對金錢的需求可控
部分孩子在接受父母零花錢之後,零花錢一旦用完了,但是還沒有到下一次發放零花錢的時間,就一直向父母討要。
這時,家長們可以與父母簽訂協議,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除非十分有必要,否則取消孩子的“零花錢”計劃,通過這種方法,也可以培養孩子對零花錢的支配能力。
讓孩子懂得,對於金錢的支配,應當有所控制,否則萬一出現急需,就只能乾着急了。同時,家長們也可以要求孩子對自己的零花錢消費情況記賬,養成理財的好習慣。
只有當孩子真正滿足上面3個條件時,家長們才可以給孩子發放零花錢。家長們也需要清楚的是,剛開始的一段時間,孩子可能做得不會那麼好,這時就需要家長們的耐心引導了。
要不要給孩子零花錢,取決於這3個條件,都滿足了,才可以放心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