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抱着玩具才能安睡,家長要去糾正TA嗎?
養娃那些年,媽媽們盤點過各種讓自己頭疼的育兒問題,而這些問題其中很多都和孩子的睡眠有關:有的孩子睡眠淺,稍微有點動靜就醒了,有的孩子一瞌睡就又哭又鬧不停歇,還有的孩子睡覺必須抱着毛絨玩具,否則就跟要了他親命似的,不依不饒鬧不停……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下,孩子睡覺必須抱毛絨玩具這事,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這個習慣不好,一定要儘早給孩子"掐掉";還有的家長擔心孩子總是依戀某個玩具是不是有"戀物癖",或者説安全感缺失。
由於懷疑孩子此類行為與心理問題有關,所以不少家長擔心得不要不要的,經常有媽媽因此上網求助。
其實,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沉迷於某個物品的情況並不少見。有的孩子偏好毛絨玩具,有的孩子卻喜歡毛毯、抱毯、枕頭,還有的孩子喜歡某件衣服或者某條小毛巾。
一些孩子可能就是睡覺時必須抱着某個玩偶,一些孩子是走到哪裏都會把玩偶帶到哪裏,真正是形影不離,一旦分開,就會哭鬧不止。
那麼,孩子的這種行為是不是某種心理疾病引起的呢?孩子這種對某個物體特別依戀的現象,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專業名稱,叫:過渡性客體現象。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孩子的行為特點會隨着他們年齡的增加而發生改變。比如孩子處於2-3月齡的嬰兒期時,他還沒辦法移動自己的身體,這時候孩子每天最樂此不疲的事就是吸吮自己的手指頭。
等過了4-6月齡後,孩子的行為能力逐漸發展,他開始抬起身體到處看、爬來爬去到處觸碰,他能接觸的事物不斷擴展。這時候他們不再侷限於只是吸吮自己的手指,他們開始偏好於一些感覺柔軟,又帶有熟悉氣味的物品。比如我們剛才列舉的毛絨玩具、抱毯、枕頭、毛巾等,而這些物品就是心理學上所説的 "過渡性客體"。
著名的心理學家温尼科特通過對6萬對母嬰的諮詢,以及大量臨牀經驗,他總結出:"這些過渡性客體在某一階段替代了母親的作用,是兒童心理發展的需要,對兒童發展是必須的,具有積極的作用。"
這個過渡性客體並不是任何人強加給孩子的,它是孩子自己去發現、去創造出來的,當孩子逐漸長大,他發現他和媽媽並不是一體,於是他通過自我發現和創造探尋得一過渡性客體,這個物品對於孩子來説象徵着媽媽的愛,也連接着媽媽的愛。這時候,孩子已經明白,媽媽不是自己的東西,我控制不了她。但過渡性客體不同,它是屬於我的,它可以實現在媽媽身上實現不了的願望,因此,孩子把對媽媽的愛一部分轉移到了它身上,過渡性客體在孩子心裏就佔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成為了兒童"幾乎無法切割的一部分"。
由於過渡性客體對兒童的重要性,理解孩子心理的媽媽不會輕易去清洗那條與孩子形影不離的毛巾、毯子,也不會隨意更換"陪睡"的毛絨玩具,因為改變了這些過渡性客體的外貌或者氣味,都會傷害孩子的內心發展過程。
讓家長們欣慰的是,只要家長不過度打擾孩子,他們對過渡性客體的依戀就是"過渡性"的,隨着他們的日漸成長,他們就會慢慢遺忘那些曾經與他們難分難捨的物品,並且毫不留戀。
但是,如果家長髮現了孩子依戀某物品,卻因為不理解而強行將這類物品從孩子身邊剝離,反而會延長孩子依戀過渡性客體的時期。過度打擾往往會讓一些孩子將這個時期延長,這也就是一些人即使已成年,也還會因為缺少過渡性客體而心慌焦慮的根本原因。
當然,也有的孩子因為童年時期遭遇了一些不幸,造成心理創傷、安全感缺失,他們也會一直依戀某物品,藉此尋求心理慰藉。
總之,心理健康,取決於個體的心理感受,我們不能因為自己的不理解就無端猜測或強制干預,尊重孩子的感受更重要。如果這個過渡性客體能給孩子帶來安全感,讓他感覺舒服、安心,那就讓這個物品陪伴在孩子身邊吧,讓孩子自己來決定那個和它們分離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