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如何讓孩子自覺愛上學習 推薦6個方法

由 東方崇學 發佈於 健康

  【六一兒童網導讀】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這是很多家長都會遇到的問題。當孩子不愛學習或成績不好的時候,家長千萬不要拿孩子和別人家孩子比較,這樣踩掉孩子的自信心,會讓他對學習更反感。讓孩子愛上學習,家長其實應該有更專業的做法。

  1、每次學習時間不宜過長

  當前家長對孩子的期望普遍過高,他們希望孩子學習、學習、再學習,只要孩子端坐在書桌前,不管其效率如何,父母就感到欣慰,因而總是催促孩子 “坐好--開始學習”。這種做法很危險。無視孩子的心理特點,任意延長學習時間的做法會使孩子把學習和遊戲對立起來,厭惡學習,對學習沒有興趣,還會養成磨蹭、注意力不集中的壞習慣。因此,家長切莫目興短淺,捨本逐末,不能忘記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是頭等大事。日本學者認為小學階段學習興趣是頭等大事。日本學者認為小學階段學習時間“年級*10分鐘”為宜,孩子做完功課就可以玩。

  2、試着讓孩子創造問題

  孩子是學習的當事人,被迫學習,被迫考試,學習處於被動狀態,時間久了,孩子對學習生厭是可以理解的。家長指導孩子學習時,可以換一種方法,不是經常讓孩子去解答問題,而是採取讓孩子創造問題的學習方法。這不僅會改變孩子的學習態度,而且會激發討厭學習孩子的學習興趣。

  3、保護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決定孩子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是否能真正的獨立。怎樣保護孩子的自信心呢?

  千萬別拿自己的孩子跟別的孩子做比較。有些家長,喜歡拿自己孩子的缺點和別人孩子的優點做比較。我們常可以聽到許多家長這樣説:你瞧,人家誰誰,怎樣怎樣好,你,怎麼怎麼做得不夠,不如人家。如果經常這樣講,孩子的內心會覺得,是不是自己真得就比不上別人?真的就做不好?因為孩子畢竟小,對事物對人,是缺乏判斷力的。而大人這種言論,勢必會影響他對自己判斷。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都有自己的長處,所以,孩子之間,是沒有可比性的。

  4、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俗語説“三歲看老”。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會孩子受益一生。常聽許多家長報怨孩子生活中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學習上也是常常丟三拉四,一塌糊塗。家長只會報怨孩子,其實説到底,其責任並不在孩子,而在家長身上。孩子小的時候,從吃飯,到穿衣,往往家長包辦了孩子的一切。稍大一些,當孩子有興趣自己做這些事的時候,許多家長往往因為種種原因剝奪了孩子自己做事的權力。(比如吃飯,嫌孩子吃得太慢或者容易弄撒,穿衣太慢時間緊張。 )至於收拾書包收拾房間這樣的小事,有些家長也是全權包辦。常此以往,習慣就會慢慢形成。導致孩子大了應該自己處理的時候,還不能夠完全自立。

  5、讓孩子做老師

  父母可以與孩子一起學習,讓孩子做老師去教父母,試着交換一下教和被教的地位,孩子站在教方的立場,會提高其學習的慾望,同時,為了使雙方明白,自己必須深入地學習並抓住學習內容的要點,這對於其自身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6、和孩子討論他的將來,可激發他讀書的意願

  每個孩子,都會有對自己的未來的憧憬。做父母的,不妨讓孩子充分發表他們對將來的希望,不管是多麼不切實際的想法。父母和孩子一起討論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需要具備哪些知識,讓孩子瞭解,為了自己的將來,目前辛苦讀書是必要的,從而激發孩子學習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