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長大後會遺忘3歲前的事,如果你家娃還記得,家長就要警惕了
很多家長在育兒觀念上,存在着這樣一個誤區,他們認為,當着新生兒或者一兩歲的孩子發生的事,不會影響孩子的思想和情感,因為孩子在3歲之後會遺忘之前的記憶,但事實上孩子真的會完全忘記所有的記憶。
心理學家在研究中曾發現:2歲以前的孩子,在父母發生衝突激烈爭吵時,心裏會十分着急,並試圖去阻止父母。如果身邊發生十分惡劣的事件,會在心上留下一道印記,即使長大後記憶雖然會模糊,但潛意識裏還是會有印象,甚至影響到他們之後的性格發展。
心理學家在研究中曾發現:2歲以前的孩子,在父母發生衝突激烈爭吵時,心裏會十分着急,並試圖去阻止父母。如果身邊發生十分惡劣的事件,會在心上留下一道印記,即使長大後記憶雖然會模糊,但潛意識裏還是會有印象,甚至影響到他們之後的性格發展。
人大腦的儲存會隨着接觸的東西越來越多而發生變化,特別是時間越長,之前的記憶就會越模糊。另外大腦也會對事物進行識別判斷,一些放在大腦深處,且平時不容易想起來的事情就會被慢慢替換掉,填充進新的記憶。
有科學家表示,孩子長大後,會慢慢失去3歲以前的記憶。
3歲前的孩子自我意識淺薄,對事物都是懵懂無知的,他們不能夠很好的描述自己看到的事物,因此隨着他們長大,記憶就逐漸模糊,到最後消失在腦海。
而這部分消失的記憶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壞的,那麼這部分消失的記憶是真的消失了嗎?其實並非如此,這部分消失的記憶只是被擠壓到了大腦深處。同時這部分記憶很難被記起,如果孩子還有這段時間的記憶,説明此事對當時的孩子來説影響甚重,甚至讓他覺得刻骨銘心。
相比起愉快事物,孩子對不好的事物印象更深刻,且3歲以前的孩子對身體和情緒的感知更敏感,比如父母吵架引起的心理恐懼,或者孩子身體上受到的重大傷害。
總之,3歲前的孩子基本上沒有多少記憶,但身體和心理上的傷痛會深深的影響着他們,這種傷害雖然平時沒有顯現,但在不經意間總會被孩子想起。
因此,如果你的孩子還有3歲前的記憶,那麼父母就要警惕了,自查一下自己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是否無意傷害到了孩子。
1. 多陪陪孩子,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0-3歲是孩子安全感形成的重要階段,也是關鍵時期,如果父母在這個階段能給予孩子充足的安全感,那麼孩子長大後就不會向外界尋求安全感,也就能夠擁有很好的獨立自主意識和承受力。性格上也就足夠自信,不自卑自憐。
父母首先要給予孩子足夠的陪伴,再按階段讓孩子嘗試分離、探索冒險和獨立自主,直至最後成功建立安全感。
2. 對孩子的要求做出回應
孩子在3歲前,也是成長髮育的黃金階段,隨着孩子自我意識的啓蒙,經常會做出很多奇奇怪怪的要求。對此,很多父母覺得不應該嬌慣孩子,不然孩子容易變壞。
事實上,有跟蹤調查發現,孩子在幼兒時期受到的縱容,並沒有使得孩子養成壞習慣,他們在長大後反而變得更加獨立自主,也更能夠理解寬待他人。相反的是,對於孩子的要求敷衍甚至置之不理的父母,他們的孩子長大後常常自卑不安,有的孩子性格甚至孤僻古板或者衝動暴躁。
所以父母需要正確對待小孩子的要求,經常與孩子互動説話,不僅可以鍛鍊孩子的語言學習能力,還能培養孩子的好性格。
3. 接納孩子的情緒,理解他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説誰家孩子情商低,有的父母可能認為孩子情商低是天生的,其實不然。孩子長大後的情商與幼兒時期的情緒表達有很大的關係,如果要培養孩子的情商,那麼認知情緒,接納情緒是必須進行的步驟。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需要儘可能的表達自己的情緒,不要反覆的壓制孩子的情緒,否則身心容易受到傷害。這種情況在3歲前的孩子身上尤其明顯,所以當孩子哭的很傷心時,父母首先要接納他的情緒,給他一個安慰的抱抱。
4. 創造良好温度的家庭環境
家庭環境可以説對孩子的影響甚重,關係着他的一生。父母關係不和諧,家庭關係不穩定都會讓孩子感到不安和害怕,這種不安指的是心理上的,而心理上的傷痛比身體上的更難治癒。
3歲前的小寶寶雖然不能理解父母的行為,但他們情感特別靈敏,家庭氛圍一旦發生變化,他往往是第一個感受到的。所以父母不要覺得新生兒或者小寶寶沒有完善的思想,就在孩子吵架或者直接責罵孩子。
孩子能記得3歲的記憶,説明大腦發育良好,但作為父母的我們,並不希望他們記得嬰幼兒時期的記憶,這樣才代表他們真正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