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我們身體有一條經絡,人的健康與衰老都跟它有關!默默給你講清楚

由 巫馬言 發佈於 健康

有一天感到自己的面部口周、咽喉有氣是連到小腹深處的,不知道這是什麼經絡,不同於肺經的那種和鼻子、咽喉的連接,也不同於任脈是在表面一點的正面。於是去查了查,發現是衝脈。

我們很少會提到衝脈,因為它不是十二正經,它在經絡裏屬於“奇經八脈”。它是個很神奇的經絡,深深地影響着人一生的健康與衰老。

如果你能養好自己的衝脈,健康養生都事半功倍,它影響我們的身體很深,卻經常被忽視呢。

南懷瑾説衝脈:萬物負陰抱陽,衝氣以為和

南懷瑾先生説奇經八脈不是六陰六陽,不是相對的,是獨立的,所以叫做“奇”經,是“奇偶”的“奇”。比如天上有一隻鳥在飛,單獨飛,叫做“奇”。

他在《老子他説》裏提到了衝脈,衝脈的作用負陰而抱陽,調節陰陽平衡。

萬物的生命, “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負是背上揹着,抱是前面懷中抱着。一個東西都分為陰陽兩股力量,人也好,細胞也好,動物也好,植物也好,礦物也好, 天地間任何一個東西,都是陰陽兩股力量,“負陰而抱陽”。“道生一”,它又分了陰陽兩股力量的作用。

“一生二”,另外還有一個東西,光是陰陽兩股力量,沒有一股中間力量去調和是不行的;這個調和的力量叫做“衝氣”,衝也就是所謂的中和,也就是“衝氣”,老子是用“衝氣”表達。

所以,密宗、道家講人修持做功夫説到中脈,也叫“衝脈”。“衝氣以為和”,就是有一個調和陰陽的作用,生命的功能,就是這麼一個現象。許多學佛修道、打坐做功夫的人,懂了這個道理,自己就明白了,不需要去問人。

自己用功時,這兩天很清靜,過兩天又不清靜,説不定更煩;但煩過了,再用功一段時間,又會很清靜,就是反覆在那裏做週期性的旋轉。這個旋轉的現象,佛家叫做輪迴,也就是那樣轉圈圈。修行的人要想把握住,既不散亂,又不昏沉,既不痛苦,也無歡樂,就要知道如何“衝氣以為和”,怎麼樣達到中和。所以生命的奧妙、修持的方法,也都在這個地方;心理的調整,做功夫上路,也是在這個地方。

這是一個非常奧妙的關鍵。宇宙的法則,就在這裏,把這個道理搞通了,所謂學佛修道,以及人事,就都能夠把握在手裏了。……老子告訴我們一個原則,要把握住“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萬物”,所以,生生不已。但是如果達不到陰陽二氣之和,則不能生生不已。萬物的本身就有陰陽,不需要向外求,只要把握到“衝氣以為和”,就可以把自己的生命掌握在自己的手裏。

調養這個衝脈啊,首先有個“意”,明白衝氣以為和的“理”,也許看了南懷瑾先生説的話也不太明白,沒關係,種個種子在心裏,遇到事的時候,可能就理解了,運用了。

我們的身體其實是無形的神,領導無形的氣,然後領導有形的血液和肌肉骨骼等等。意識上先建立“衝氣以為和”的理,有助於我們從高層次開始調理衝脈,調理我們的身體。

《黃帝內經》説衝脈:人的性能力是靠衝脈

《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有云:

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

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

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

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

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

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

七七,任脈虛,太沖脈哀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這裏面的太沖脈即衝脈,衝脈氣血充足經,衝脈氣血衰少,地道不通,就停經了。

衝脈起於胞中,與生殖機能關係密切,因為衝脈盛,月經才能正常排泄,故又稱血海。衝脈能調節十二經氣血,故稱為十二經脈之海。

包含會陰(也在任脈)、氣衝(也在足陽明經)、橫骨、大赫、氣穴、四滿、中注(也在足少陰經)、陰交(也在任脈)、肓俞、商曲、石關、陰都、通谷、幽門,共14穴。

衝脈有這幾個功能:

1.調節十二經氣血。

衝脈上至於頭,下至於足,貫串全身,為總領諸經氣血的要衝。當經絡臟腑氣血有餘時,衝脈能加以涵蓄和貯存;經絡臟腑氣血不足時,衝脈能給予灌注和補充,以維持人體各組織器官正常生理活動的需要。故有“十二經脈之海”、“五臟六腑之海”和“血海”之稱。

2.主性功能。

衝脈起於胞宮,又稱“血室”、“血海”。衝脈有調節月經的作用。太沖脈盛,才能來月經,有孩子。男子先天衝脈未充,或後天衝脈受傷,均可導致生殖功能衰退。

3.調節氣機升降。

衝脈在循行中並於足少陰,隸屬於陽明,又通於厥陰,及於太陽。衝脈有調節某些臟腑(主要是肝、腎和胃)氣機升降的功能。

如果一個人氣血充足,氣機順暢,大姨媽好,激素水平會很穩定,衰老也會慢一些的。衝脈它能影響很多經絡的氣血,所以調養衝脈,就調養了人的氣血、氣機和性能力。

如果平時月經不調、經閉的人,更要養護衝脈。

衝脈常見的情況有:

1.衝脈氣逆氣逆

表現為氣從小腹上衝,或嘔吐,噁心,或腹內拘急疼痛,胸脘攻痛。

2.衝脈虛衰

表現為月經量少色淡,甚或經閉,不孕,或初潮經遲,或絕經過早,小腹疼痛,頭暈目眩,心悸失眠,男子陰器傷損或發育不良,鬍鬚、陰毛稀少,不能生育,舌淡,脈細弱。

3.衝脈氣結

表現為經行不暢,量少或延期,或乳房脹痛,乳汁量少,或小腹積塊,遊走不定。

調養衝脈主要在於三個方面,疏通衝脈、補益氣血、通暖胞宮。

如何調養衝脈:通+補+暖

1.通:氣機通暢

衝脈氣機通暢有個非常簡單的辦法,就是空拳拍打,從胸口往下拍就可以了。每天堅持拍15分鐘,堅持兩週,身體就有明顯的改善。

最好的就是這種不花錢的方法,大道至簡,空拳拍,身體放鬆,胳膊放鬆拍上去,別用力,但是是那種放鬆的力。這個方法效果可能沒那麼快,但你堅持兩週,後面效果就快了。

拍打方法很簡單,一邊看電視一邊拍都行

1.手半扣狀,交替拍打雙腋窩,由輕至重,左右拍打兩下算一次,拍打81下。

2.手半扣狀交替拍打肘窩,由輕至重,左右拍打兩下算一次,拍打81下。

3.手半扣狀拍打雙髀(大腿根),由輕至重,拍打81下。

4.半坐在椅子上,手半扣狀交替拍打雙膕窩(膝蓋後面的窩兒),由輕至重,拍打81下。

每天拍一拍,身體會很舒服。

很多時候,夠不到或是想要力度更強一些,建議用拍打板,會感到拍打的地方很快發熱。身體通暢了,排毒就只要順勢而為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比如拍打肘窩,就可以這樣:

2.補:氣血雙補

最近三伏天,很多朋友都有進補。有的用艾灸,有的用南師肚臍貼,有的用懷姜膏,有的用百陳湯。但有些人不補身體,身體很虛,冷,但一用熱點的,甚至温膽湯足浴粉,泡腳都會上火。

這類身體虛,虛不受補,上熱下寒的人,比較適合温和進補,滋陰進補,這裏有一個很潤的茶,這個補了不上火,適合這段時間的預防和調理——甘潤茶,適合最近用。

配方是出自中醫專家馬輝之手。馬輝是誰?在上海非常厲害哦,患者如海,掛號都得排幾個月!它可以幫助身體鎖水——覆盆子

中醫裏腎氣是能固攝陰液的,而覆盆子就能加強這個功能。現在身體腠理比較疏鬆,很容易流失水分,就很需要覆盆子把津液、血被固攝在體內。補的時候保證身體能固攝住,留在體內才有最佳的效果。

裏面還有桑葚、枸杞、黃精滋養肝腎,桑葚偏於補益腎精,枸杞偏於補肝血,黃精補益元氣。

三者搭配既可以補益肝腎之精血,也可以補益元氣,養好肝腎,滿足身體對陰血的需求。

同時搭配山藥、桂圓,補益脾腎之氣,輔助覆盆子增強補氣固攝的效果,也能補血,增強身體吸收營養的能力,吃的東西被吸收的多,才能起到更大的效果。

最後一味決明子清肝明目,清一下因為風燥帶來的火熱之邪。整個茶方補益陰液精血為主,搭配益氣固精以及清熱的效果。性質平和,陰虛血少的人都很合適。

讓補的精血津液不會流失,身體不受涼就能很好的滋潤,是夏天完美的潤燥茶。

讓陰血充足,清除虛火,出汗少的同時皮膚也會更加乾淨光亮,少色斑。

3.暖:從會陰開始暖到胞宮

這個方法也是古已有之,好處是不用自己出力就能暖起來。從會陰暖到胞宮,温通衝脈。屁股會更好看,下身暖起來也不容易胖。

《本草綱目》記載:“艾以葉入藥,性温、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於針灸。”

艾草純陽,是説它有純正的陽氣。能讓我們的身體快速的暖起來,注入天地的陽氣,驅除體內的寒濕。

清朝名醫吳尚先老先生在《理瀹駢文》中説到:“若內服藥不能達到或恐傷胃氣者,以坐為優矣。”

這是説如果喝藥沒效果,或者害怕傷胃的人,用艾葉曬乾,揉碎,做成艾絨,用紗布包製成坐墊坐着比較好。

明朝醫藥家李時珍編著的《本草綱目》稱:「臍腹畏冷者,以熟艾入布袋兜其臍腹,妙不可言。」

這段話可以説是艾絨肚兜的最佳註解了。像常年待在空調房、愛喝冷飲、愛熬夜的人,包括很多喜歡穿露臍裝,內衣單薄的女性,都容易被寒氣入侵,損傷陽氣,導致「臍腹畏冷」。

而陽氣是生命的能量之源,一旦損傷了陽氣,就會造成消化不良、容易感冒等病症,就非常適合用艾絨肚兜來温煦陽氣,排寒保腹。

李時珍在《本草從新》記載:「艾葉苦辛,生温,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陽。」這款肚兜精選南陽道地原產的陳艾制絨,能幫大人抵抗寒氣、行氣活血,又能調治嬰兒腹痛、泄瀉、預防感冒、增強消化功能。

陽氣滿滿的艾絨,通過上皮組織吸收作用於腹部的血管、經絡、穴位而起到暖肚、護肚臍和臟腑保健的作用,故有「香在兜中藏,疾病何處安」的説法。

而材質和工藝也不馬虎,選用親膚棉布材質手工精製,且艾絨內膽特地做了分格固定,讓艾絨更貼膚、更均勻,可拆洗的設計也很貼心,用起來非常方便。

衝脈是特別重要的一條經絡,它的位置也在任脈和督脈中間,衝氣以為和。調理好衝脈,你會從身體到心都更好的體會“和”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