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鮮少出門的寶寶為何更“怕生”了?

由 希學英 發佈於 健康

不少家長髮現,因疫情鮮少出門的寶寶對陌生環境更加謹慎和驚恐,除了熟悉的照護者,對陌生人的懼怕愈加明顯,這是為什麼?

其實,怕生是兒童社交情緒發育的一個正常階段,通常在7-10月齡時尤其明顯,這種反應可能持續幾個月或者更長時間,直到寶寶18-24個月。和運動、語言等能力發展一樣,社交情緒的發展也遵循一定規律,建立積極的情緒有助於發展兒童的智力,促進兒童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識和親社會行為。

出生-2月齡左右:

情緒行為主要與自身生理需求有關,比如餓了會用啼哭來表達,這個階段的嬰兒尚未形成對他人的特定偏好;

3-6月齡左右:

嬰兒能感受到他人的情緒,區別對待成人的反應,對主要照顧者產生偏愛,但尚未對陌生人產生焦慮與懼怕;

7-24月齡左右:

寶寶對主要照顧者的依戀情緒逐步建立,會對家長的離開表示不安和傷心(分離焦慮),也會對陌生人的出現表示緊張和恐懼(陌生焦慮);

2歲以後:

隨着認知和各能區的發展,寶寶會意識到家長的離開只是暫時的,因此能忍受短暫的分離,並逐漸發展出夥伴關係。

儘管陌生焦慮是嬰幼兒正常發育的一部分,仍有一些措施可以幫助寶寶減少不適感,家長的反應對促進寶寶的社交情緒發育至關重要。

要點1:給予寶寶在陌生環境下的舒適和安全感

出門可以帶上寶寶熟悉、喜歡的日常用品,如玩具、毯子等。不要忽視寶寶的怕生行為,或強行要求他們面對陌生人,這會加重寶寶的恐懼。

到達新環境或結識新朋友時,陪伴在寶寶身邊,握住寶寶的手或讓其坐在膝蓋上。

如果寶寶對陌生環境或人物很不適應,家長在正面安撫的同時,可以通過玩耍來分散注意力,也可以先將寶寶帶離,待平靜後再試一次。家長首先要保持冷靜和愉悦,因為寶寶能通過大人的情緒獲得自信和安全感。

要點2:慢慢來

家長的耐心最為重要,在寶寶準備好之前,不要強行將其帶去一個陌生環境或結交新朋友。讓陌生的成年人在接觸寶寶(如擁抱)前要等待一段時間。

對於年齡稍大的孩子,向他解釋目前的情況,比如“我們今天來醫院檢查,醫生是值得信任的人。”

要點3:多多接觸新朋友

寶寶與外人接觸並發現他們其實“很安全”的機會越多,越容易擺脱恐懼。家長可以熱情地和陌生人打招呼,語調快樂、姿勢放鬆、時刻保持微笑和目光交流,通過積極的肢體語言向寶寶證明自己不“怕”新朋友。

家長可以告訴新朋友,自己的孩子正在學習和適應與陌生人相處,不需要一直強調寶寶“怕生”和“膽子小”。

對於年齡稍大的孩子,可以約定一些應付陌生人的策略,例如“如果感到害怕就讓我們一起靜靜地深呼吸”,這些固定的流程可以幫助寶寶在陌生環境中更好地自我調節,也會在面對陌生人時感到更加自信。

大多數寶寶對陌生人和陌生環境的恐懼會隨着年齡的增長逐漸消失,如果家長髮現寶寶的情緒不符合上述月齡所描述的大致情形,到了兩歲也沒有得到明顯改善,或寶寶表現出的恐懼情緒非常強烈,建議家長及時前往專業醫療機構尋求幫助。


  作者:戴霄天(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婦幼保健部醫生

  編輯:李晨琰

責任編輯:唐聞佳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