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這個小動作忒“煩人”,卻是大腦發育的良好表現,要正確引導
寶寶經常喜歡扔東西,家長別盲目阻止,正確引導可促進智力發育。家長們總是期待着寶寶的到來,幻想着自己的孩子可以懂事可愛,是全天下最乖的“小天使”。然而隨着寶寶年紀的增長,家長才會發現帶娃原來如此辛苦。時常哭鬧不講道理也就算了,隨時隨地亂扔東西簡直讓家長們苦惱頻生。跟在寶寶身後撿都撿不過來,累壞了家長們的“老腰”。
小劉是一個新手媽媽,她在懷孕時就對肚裏的寶寶充滿了期待,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做一個温柔開明的媽媽,給寶寶最好的照顧。然而孩子出生後,小劉才知道原來帶娃這麼麻煩。剛滿週歲的寶寶彷彿在和媽媽對抗,每天笑嘻嘻的把手邊的物品扔到地上。
小劉開始還耐心地撿回來,再三叮囑不可以扔東西。而寶寶卻彷彿全然沒有聽懂,一臉無辜的看着媽媽,等着小劉一轉身,“啪”的一聲,又扔了水杯。這讓小劉的火氣不禁冒了上來,一時情緒失控的對寶寶吼了起來。可寶寶不甘示弱,看着憤怒大叫的媽媽,也跟着大聲哭了起來。最後還是小劉投降了,無奈的抱起寶寶哄着。
其實很多家長都會面臨寶寶愛扔東西的狀況,這種行為看似“煩人”,卻對寶寶的成長很有幫助。這是寶寶認識世界的方式,如果家長引導得當,可以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讓寶寶變得更聰明。
寶寶扔東西其實是孩子學習和探索的過程1、加強認識世界。
隨着寶寶的成長髮育,內心的獨立意識開始覺醒,對於身邊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和興趣。而嬰幼兒不會説話,也不會看書,他們瞭解世界的方式正是通過觸碰和投擲。扔東西的行為,其實是寶寶在探索這個世界,在和世界加強聯繫。
2、增長運動技能。
成年人覺得扔東西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可是對於嬰幼兒來説卻很困難。不僅僅需要手眼配合協調,也需要手指可以有力的抓握物品,而投擲也離不開上臂的力量。孩子常常扔東西,也是在增長運動技能,通過重複的投擲行為進行鍛鍊。
3、嘗試表達情緒。
大家都知道,嬰幼兒不懂得用語言表達自己,通常是通過哭鬧來表現,而扔東西也同樣是寶寶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此時大概有兩種可能,其一是寶寶在發泄不滿的情緒,其二是故意吸引家長的關注。寶寶進行情緒表達,其實也是成長的一種體現,説明孩子正在成長,心理上出現更多需求。
所以,家長面對寶寶扔東西的行為,不但不能斥責,否則將會讓孩子變得膽小,不敢再繼續進行對外界的探索行為,容易傷害孩子的求知慾。家長應該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孩子更好的鍛鍊技能,促進大腦發育,在扔東西的過程中成為一個聰明伶俐的孩子。
寶寶扔東西,家長該如何引導?1、主動滿足。
當發現寶寶對扔東西感興趣時,家長要用包容理智的態度去接納寶寶的行為,理解寶寶的表達方式。化被動為主動,不再單純的為孩子撿拾,而是主動挑選一些小物品和寶寶一起玩“你扔我撿”的遊戲。滿足孩子想要投擲物品的願望,在親子互動中培養孩子的能力,促進發育。
2、一起收納。
當寶寶扔完東西之後,家長可以帶着孩子一起進行收納,引導孩子參與到整理之中。培養孩子的責任感,也讓孩子明白扔丟之後必須撿回。當然,家長需要注意,嬰幼兒年紀太小,共同收納也只是讓孩子做些幫着遞東西等簡單動作,不要讓寶寶過於勞累。
3、注意安全。
孩子沒有分辨能力,隨意扔掉手邊的東西,卻不知道是否會發生危險。而寶寶的安全重於一切,家長髮現寶寶喜歡扔東西之後,應該細心的將家中危險易碎的物品收納起來,放在孩子觸碰不到的地方。比如玻璃製品、化學物品、昂貴物品等等,避免孩子在投擲過程中出現意外,傷害到自己。
相關研究表明,寶寶的大腦在嬰幼兒時期可以發育完善到成年人的75%。所以家長應該在嬰幼兒時期注意孩子的大腦發育,對於孩子的不當行為,不要急於斥責,以免給孩子帶來不良影響。而是應該接納孩子的不足,理智看待孩子的表現,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讓孩子在成長中不斷完善自我,變得越來越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