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智慧的父母,會培養孩子成為內心強大的人,成為自己的太陽

由 公松臣 發佈於 健康

每一位父母應該小就注重培養孩子面對命運不公、生活挫折時頑強抗爭,堅持不放棄自己,力爭優秀,那麼孩子的一生成長將會受益。

這些從小被賦予的能力將幫助孩子對抗生活方方面面的困難,成為一個真正內心強大的人。

1.內心堅定,自強不息。

讓無數人揪心、記憶猶新的汶川大地震中,舞蹈老師廖智不僅失去了重要的家人,還失去了雙腿。那以後,廖智的生活一度陷入深深的絕望。時隔12年後,她重返舞台,用安裝了假肢的雙腿表演了一曲舞蹈《鼓舞》,被網友紛紛點贊。視頻中她毫無顧忌的展露自己的假肢,用一曲熱舞,感染了也鼓舞了無數困境中的人們。

廖智的故事無疑是現實版的“乘風破浪的姐姐”,遭受雙腿截肢和家人生死離別雙重打擊以後。廖智正是依靠,強大的內心,鼓勵自己面對生活,用自強不息的精神從生活的泥潭中勇敢的站了起來。

正是靠着足夠強大的信念支撐,才讓廖智在逆境中還能重新出發。

如果每一位父母都能及早的告訴孩子,在父母的保護之外,生活並非一帆風順,要學會面對困難,做一個內心堅定,能夠做一個自強不息的去對抗命運的人。那麼,內心強大、自強不息的孩子就能夠積極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問題,孩子就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擁有隨時再出發的勇氣。

2.沉着冷靜,遇事不慌。

還記得《三十而已》中的角色鍾曉芹,是一個擁有一線城市户口,過着父母寵愛,房車不愁,三十不惑輕鬆生活的女孩。

但她的扮演者演員毛曉彤的現實人生,卻充滿了坎坷,毛曉彤從小生活在單親家庭,因為父親曾將年幼的她拋棄,所以毛媽媽帶着毛曉彤獨自生活,正因為希望毛曉彤以後能夠堅強地面對人生,能過理想的生活,毛媽媽從小就對毛曉彤嚴格要求,教會她如何冷靜處理問題,如何對自己嚴格要求。

在毛曉彤十幾歲時,媽媽一氧化碳中毒暈倒,雖然她沒有幫手,但是她沒有無助大哭,而是冷靜地撥打救護電話,最終為媽媽爭取了搶救時間,化險為夷,逃過了生死關。

成年後的毛曉彤在訪談中總是感嘆,當時自己是有怪過媽媽的,但是現在非常感謝媽媽能把自己培養成一個沉着、冷靜、內心堅韌的人。正是這些內在的精神力成為了她生活一路向前的原動力,即使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傷害,她依然能夠堅定向前,活成了自己的一束光。

就像兒時的毛曉彤一樣,很多孩子並不能理解父母的嚴格要求,但一時的心軟,無疑會給孩子留下內心脆弱、無法客觀冷靜處理問題的隱患,所以父母對孩子要求要嚴格,要適當地要求孩子嘗試取獨立解決問題。這些習慣養成後,孩子的懶惰、遲疑、脆弱、畏難的情緒會保持在合理範圍,面對生活中的苦難挫折,最終學會冷靜處理。這樣內心堅韌的孩子最終才會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3.正視困難,獨立強大。

龍應台在寫給自己的兒子安德烈的書《目送》中留下了這樣一段話: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寫下這段話時,他已經從緊握孩子小手,坦然接受了孩子逐漸長大之後的抽離,所以即使不捨,他也明白,在還可以陪伴孩子的時候,已經給予孩子足夠多可以獨自強大的能力,所以要接受“不必追”。

作家龍應台,因其獨特的人生歷程,總是能有感而發的表達對人最深的關切。他曾經説過“人生真的要明白,在這世間,沒有什麼可以附着依託,一切都必須是自我承擔和接受。“於是在感悟與悲痛間寫下了散文集《目送》。

她的感悟同樣是萬千父母的真實復刻,父母與孩子的關係,註定有分離的一天,所以當父母還能在孩子身邊時,一定要注意培養他們獨立的精神力,要告訴孩子直面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各種好的壞的事情,擺脱依賴心理,儘早建立獨立且強大的內在精神力。

人生就像盒子裏的巧克力糖,明天是什麼樣子總是令人充滿想象,好的和壞的事情一樣無法預測。且現在社會的快速更新迭代,無時不刻在考驗着人們。父母能夠給予培養孩子的,更多是內在的精神力。孩子只有擁有一個頑強抗爭、獨立自主、沉着冷靜的強大內心,才能在生活中過關斬將,始終自我鼓舞,成為自己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