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孩子被打(打人)後怎麼辦?要拼雙方父母的智商和情商了!

由 公冶爾藍 發佈於 健康

小寶寶們之間的相處,最適合詮釋“塑料友誼”了——前一秒還玩得好好的,後一秒就大打出手了。

你推我一把,我撞你一下;你丟我一臉泥,我澆你一頭沙……

也許只是為了爭一塊積木、搶沙坑裏的一塊石頭、誰先滑下滑梯……

  • 若寶寶愛“動手”,老打人,怎麼破?

  • 若寶寶總是“被揍”的那個,你如何教他保護自己?

寶寶怎麼變得愛“動手”了?

一兩歲的寶寶不太能理解別人的感受,會以自我為中心,覺得全世界都是“我”的,看起來自私又霸道。但這是一個正常的發展階段。

然而,在“我的玩具是我的,你的玩具也是我的,通通都是我的”的這種心態下,寶寶會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或者保護自己的「地盤」,而攻擊「入侵者」。

除了打人,還有更“惡劣”的咬人,以及讓你聽了發瘋的像復讀機一樣的各種“不不不”。

另外,現階段的寶寶還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動作與力度,就算是探索、好奇或是有好感,也會“不知輕重”地就“動手”了。

寶寶愛“打人”,怎麼辦?

一看寶寶打人了,不少家長是直接衝過去把娃“拎”出來,或是大聲訓斥。但這只是能讓你們雙方的家長覺得安心一點罷了,並不能真正“改善”孩子的行為。

一兩歲的寶寶還無法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會傷害對方,而且他打人也只是因為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與意願,如果被粗暴喝止,他會覺得委屈與不解,甚至動搖安全感,嘴上可能順從你道了歉,心理其實依舊憤憤不平呢!

那應該怎麼做?建議你:

① 寶寶有打人的苗頭,就及時制止。

寶寶們一起玩耍時,寶媽也要時刻保持關注,可別他玩他的,你嘮你的。一旦發現寶寶有攻擊他人的傾向,就應立刻拉開,並告訴他“不能打人”。

② 引導寶寶用友好的方式繼續遊戲。

如爭搶玩具,建議寶寶們輪流玩或是交換玩具,或是用其他東西轉移他們的注意力,以化解矛盾。

③ 事後回顧與教育,及時肯定正確行為。

如回家路上,跟寶寶聊聊,“你的玩具被那個小朋友拿了,媽媽看你有點生氣,你差點想動手推他了,是嗎?但是後來你們聽了媽媽的話,交換了玩具,我看你們兩個都玩得好開心啊!寶寶這樣很棒哦,不要動手,好好説就可以解決問題啦!”

④ 如果寶寶打人了,先讓他平靜下來。

“你想玩他的小汽車,他不給,你很生氣對嗎?”

“但小汽車是他的,如果你想玩,我們可以和他商量,但是動手打他,他會很痛。”

⑤ 冷靜後,提醒孩子向對方道歉。

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也讓孩子學會表達友好。

“你剛剛打了他,他哭得好傷心,你去説對不起,跟他拉拉手好嗎?”

寶寶被打,要教他還手嗎?

有些寶寶可能在家很“霸道”,出門就“慫”了。被人打了,也不吭聲;有人搶玩具,也只好“乖乖獻上”,典型的“窩裏橫”。

媽媽聽了難免又急又氣,如果寶寶在外被“欺負”,怎麼辦呢?是惹不起就躲,把愛打人的小朋友“拉黑”,不跟他一起玩了?還是鼓勵孩子打回去,讓別人知道他“不好欺負”?

  • 躲着打人的孩子,這是種消極逃避問題的心態,那很多孩子都看着很霸道,寶寶豈不是隻能自己一個人默默在家裏玩了?
  • 教孩子打回去,以暴制暴,也並不妥當。一則,孩子尚小,而且體能懸殊,鼓勵他打回去,如果遇到更霸道的大孩子,最終還是會吃虧;二則,天天教孩子“打人”,萬一矯枉過正,娃從“被人打”變成“愛打人”,那就尷尬了;三則,有些寶寶性格就是比較温和的,你怎麼教他可能都學不會,只會徒增他心理壓力。

其實孩子不還手,並不是“懦弱”,只是突然面對這些情況,他還反應不過來,不知道要怎麼做。

給媽媽們一點建議:

① 觀察寶寶狀態。

如果衝突只是不小心、不經意引起的,行為輕微,比如只是輕輕被碰了一下,孩子們之間並沒有特別在意,繼續玩玩鬧鬧,就不要太玻璃心。

② 必要時介入。

如果衝突較比較劇烈,比如眼看一瓢沙子就要潑到寶寶頭上了,你就要及時出現,制止正在發生的行為,把寶寶帶離現場,免受傷害。

③ 及時安撫。

寶寶被欺負後,千萬別斥責他“軟弱”“慫”“怎麼不知道還手”,需要去理解他、安撫他,給他足夠的安全感。比如玩具被搶,你可以帶他一起去要回來。

④ 教孩子一些基本的自我保護方式。

比如用言語威懾。教寶寶,當玩具被搶時,可以説“不可以,這是我的!”如果他説話還不夠利索,那就大喊“不要”。

同時要教寶寶避險。如果被丟沙子之類的,要懂得及時躲避,必要時請求大人幫忙。如果寶寶向你求助,你要告訴他“爸爸媽媽會保護你的”,讓他感到安心。

總之,面對寶寶打架,大人需要保持理智與平常心,教孩子“保護好自己,不傷害他人”即可,別太“加戲”。

畢竟有時,小朋友們大打出手,一陣鬼哭狼嚎之後,大人們加戲太多以致互不相讓爭執不休時,而那邊廂,孩子們可能眼淚還沒幹呢,就又開心地玩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