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貓喵喵喵
前段時間看到一則新聞,常州一對夫妻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吵起來,雙方還動了手,最後丈夫把妻子打進了醫院。
當天晚上,媽媽在輔導孩子寫作業。輔導的過程中,有些着急,語氣不太好,孩子也急哭了。
孩子爸爸聽見後,立即衝進來大罵,二人情急之下動了手。
最後孩子爸爸一腳踢破了妻子的脾臟,造成重傷二級。
孩子爸爸説:“當時我覺得妻子對小孩太兇了才動手的!”
一個家庭裏,如果是爸爸負責教育孩子的,那麼媽媽請全力支持爸爸,不要當着孩子面打臉爸爸。
如果是媽媽負責教育孩子的,那麼爸爸請做好一個合格的輔助者。
假如爸爸是輔助者,就別再説媽媽為什麼這麼兇了!
一、不是媽媽河東吼,都是孩子亂點“火 ”
知乎上有個問題:怎麼看待母親歇斯底里發脾氣?
有網友回覆:當感到事情超出控制,會讓媽媽感到痛苦和絕望。她就像個無助的孩子,釋放着情緒、祈求着幫助。
在家當過3個月全職媽媽的田田説:“如果上班和帶娃,可以任選其一的話,我選上班!上班再累也有結束的時候,帶娃是24小時隨時待命還可能要命!”
是啊,真正有了孩子才會明白,那些育兒路上的酸與辣,遠遠超過甜:孩子睡前説好水煮蛋,睡醒改吃荷包蛋;中秋節都過完了,吵着鬧着非要去超市買粽子;反正就是在你時間越緊急、越辦不到得時候,孩子的脾氣和毛病就越多,防不勝防。
記得一次,我帶孩子去公園,孩子説要上廁所,帶去公廁説要回家,帶他回家又要返回公廁。反覆哭鬧的後果是,在冬天路邊尿濕褲子,氣得我在路人面前做了一次潑婦。
當路人紛紛投出質疑的眼光,我只想找個地洞鑽下去。
在面對工作和生活的雙重壓力之下,試問哪位媽媽不想做一個安靜優雅的女子,釋放自己一天的疲倦和脆弱。
但是孩子卻成為她這份美好的心願中最大的“變數”,他們有旺盛的精力和捉摸不透的想法,總是隨心所欲地挑戰媽媽的火氣。
不是媽媽沒耐心,身心太累毀神經
《我家有明星》有期請來了甜歌皇后李玲玉。
她描述自家孩子:穿衣靠磨、吃飯靠數、穿鞋較真,鞋帶沒對齊不能系,長短不一要重新系。每天家裏都能看見,上蹦下跳的媽媽和慢慢悠悠的孩子,心好累!
多有畫面感的一幕,不但在場的媽媽們產生了共鳴,也讓屏幕外的媽媽們深有同感:時間都上哪兒去了?都在急躁催促中溜走了!
同事跟我説,她沒辦法不圍着孩子轉,經常出門不是忘記帶這個、就是忘記帶那個,書包裏一堆東西,就是需要的東西不在裏面。
就連同學聚會,她都不敢去,因為要看着孩子吃飯、寫作業以及睡覺。
但回家看着孩子1個算術題,都可以發呆半個小時。想到自己為了孩子,犧牲了自己的自由時間,頓時火從心來,沒辦法忍受!
網絡上,有心理專家對成天為孩子忙碌的媽媽説:“我承認你是愛孩子的,你為了孩子付出了時間和精力。但是從另一面來説,你這樣的操心會消耗你對孩子的耐心。”
這樣身心疲憊的後果,是媽媽情緒波動大,沒有緩解渠道,只能靠吼叫釋放自己的負面情緒。
三、愛孩子的媽媽,更應該先愛自己
昨天帶孩子去遊樂場裏,一對姐弟引起了我的注意。
相較其他孩子到處亂跑,媽媽跟在後面滿頭是汗的模樣。這對姐弟更像是帶媽媽來遊樂園玩。他們慢慢走着,弟弟偶爾想走開,也會被姐姐不動聲色地拉回來。
我誇這位媽媽會教育,姐姐能幹,弟弟聽話。
姐姐得意地説:“媽媽告訴我,她現在是經期。女性經期的時候,情緒會變得很不穩定,而且容易疲勞。所以拜託我和弟弟多照顧下她,不然她就會脾氣暴躁,大吼大叫。”
我不敢置信地看着孩子媽媽:“孩子才多大?説這些?合適嗎?”
媽媽回答:“當然合適啊,很多媽媽就吃虧在有難處不説,凡事都要自己扛。自己都不愛惜自己,誰還會愛惜你呢?不如早點示弱,輕鬆快樂!”
我被她的話逗笑了。
原來,媽媽示弱真的富有無限魔力,能給予孩子探索的空間,還給自己時間。
恰如一位哲學家説:孩子的獨立期要比父母想象來得早,如果父母不能注意到這點,孩子就會裝作無法獨立。
身為媽媽,我們都把目光放在了自己身上,擔心自己哪裏沒做好,哪裏做的不夠。跟自己較勁、施壓,卻沒發現是自己坑了自己。
四、媽媽能付出時間,也能拿回時間
寫出《正面管教》的作者,曾被女兒稱為“騙子”。女兒指責她只會寫書教育其他家長如何教育孩子,自己還不是脾氣上來,就會吼叫。
看來就是育兒專家,也有情緒失控的時候。
一項調查指出,媽媽們在3個時間點比較容易衝動,如果我們能處理好,吼叫也就迎刃而解了。
1、突發事件,趕快暫停
《當怒火傷害了你的孩子》中指出:憤怒之前,有兩個排頭兵,壓力和觸發怒火的想法。
就像孩子不聽媽媽的話,摔了一跤。
媽媽就會想:“每次都這樣,説了又不聽,弄一身傷回去又要害我被數落,家裏的人都只會説,除了我沒一個願意帶——”忍不住就把一件小事升級成大事。
在這個關鍵的時候,媽媽要學會暫停,就像電流過載,電源會主動跳閘一樣。當怒火還在可控範圍內,及時靠轉移注意力、深呼吸、離開現場等辦法,讓自己暫停下來。
不能任由情緒不斷強化,導致做出失去理智的後悔事情。
2、不以愛的名義,透支自己的時間
被稱為“中國最棒家長”的譚輝,寫過一段不近人情的話:別的家長會毫無保留地把時間奉獻給孩子,我卻珍惜自己去了不會再來的時間,防止孩子習慣性地透支我的生命!
舉個例子,他要求孩子自己背書包上學。孩子的奶奶心疼:“這麼小的孩子,這麼順手的一件事,奶奶幫助一下沒關係的。”
他卻不這麼認為,他覺得孩子的書包就像士兵的槍、醫生的手術刀,是孩子身為學生的象徵。家長今天能幫孩子背書包,明天就能幫孩子寫作業,那孩子呢?他還知道自己的責任嗎?
深以為然。
要讓孩子去除依賴性,學會獨立,媽媽們要大膽放手,給予孩子足夠的信任與鼓勵,這樣才是對孩子更深沉的愛。
3、不做超人,有話直説
在日本,有位媽媽先後把4個孩子送入東京大學醫學部。
在被來聽她講座的媽媽詢問:“身體不舒服時應該怎麼辦?”她不假思索地説“請馬上卧牀休息。”
家長都大吃一驚。覺得像她這樣的人,即使生病也會強撐着給孩子輔導功課。
可是她們忘記了,媽媽也是普通人,一樣會生病、勞累。
胡適説:“在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母親。”
所以媽媽,請從給孩子的愛和時間中,分出一點給自己。
因為只有媽媽心情愉悦,孩子才能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