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有一位同事叫小初,在印象裏他是個很膽小的人,做什麼事情都畏手畏腳的,似乎很擔心受到別人的責怪。後來在一次偶然的談話中才瞭解到,他之所以這樣小心翼翼,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有一位“嚴父”。
小初的父親是個非常嚴厲傳統的男人,只要小初有一點做得不好,父親就會很嚴肅地批評他。讀小學時,有一次小初在學校被其他同學欺負了,這個同學還動手他打了他。結果他的父親非但沒有安慰孩子,還斥責到:“你不去惹別人,別人怎麼會來打你?”小初害怕得一句話都不敢説,心裏不知道有多委屈,回到房間之後一直在哭。
父親太過嚴厲會造成哪些影響?
雖然平時母親在教育孩子上可能花的時間會更多,但父親在孩子心理發展上卻有着特殊的地位。父子父女的相處方式,會對孩子之後的人生有着很大的影響。如果過於爸爸的風格過於嚴厲的,或許會對孩子產生下面這些不良影響。
第一:孩子會變得懦弱膽小
之前相處過一位同事,在與別人交往的時候,他會特別害怕和男同事交流。後來瞭解到是因為他的父親從小就非常嚴厲,還動不動就打他,導致他遇事會莫名的害怕,覺得別人會很兇。父親教育孩子的時候過於嚴格,會讓孩子的心靈造成創傷,腦海裏會形成刻板的印象,就是畏懼男性,覺得所有的男性都會像父親一樣嚴厲。
第二:形成迴避型人格
父親過於嚴厲的管教,會讓孩子陷入焦慮。為了避免傷害,孩子就會本能地將內心封閉起來,以此來保護自己。長此以往,遇到激烈的衝突,他首先會想要如何逃避,而不是如何解決。從而變得沒有責任心,害怕承擔責任。
第三:形成聖母型人格
心理學家認為:擁有聖母型人格的人,他們因為害怕傷害到別人,喜歡(無原則)迎合別人的想法,刻意壓抑自己的感受。
當父親為了維持嚴父形象,總是表現得很嚴厲。有些孩子就會嘗試迎合父親,以此來讓父親滿意,減少捱罵。經年累月,他就會更容易形成聖母型人格,在與人交往的時候,不管別人提出多麼不合理的請求,他都會盡自己的所能滿足別人。而這樣只會讓他們變得越發沒有主見,甚至自我否定。
爸爸教育孩子需注意這三點
如果説媽媽給予的是一片成長的沃土,那麼爸爸就是向上的力量。對於孩子來説,和爸爸之間的相處模式,不僅決定着他們人格的行程,也事關親密關係的根源。因此在教育上,父親們要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多給孩子二級反饋
二級反饋是指我們在給別人進行反饋的時候,不僅要給出評價,還要説出具體的理由。
比如孩子在家裏主動幫忙做家務,父親在表揚孩子做得好的同時,還要告訴孩子做得好是因為他很自覺。不管是表揚孩子,還是批評孩子,父親都要説出理由來,讓孩子明白他做得好是因為什麼,做得不好又是因為什麼?這樣一來,有了爸爸的由衷認同,孩子才會更加自信。
第二:運用好黃金陪伴時間
在《忙碌爸爸也能做好爸爸》中提到一個概念:黃金時間,指的是高質量的陪伴。
高質量的陪伴需要父親放下身邊的所有事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身上,而不是陪在孩子的身邊做自己的事情。比如鏘寶的爸爸雖然經常出差在外,但是一回到家裏,就馬上進入“爸爸狀態”,放下手機帶孩子一起玩積木、做手工。
建議在陪伴孩子的時候,爸爸可以選擇一些“對戰”類的遊戲,這樣不但可以讓孩子感受到和爸爸平等相處的感覺,也可以在對抗中學習規則意識。
第三:做好榜樣,幫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價值觀是指人看待事物、辨別是非的一種思維方式,比如對待老人應該怎麼做?正確的價值觀需要孩子要繼承中國的傳統美德,比如尊老愛幼,見到長輩要主動打招呼。這些行為不是説教一兩次孩子就會,這需要長期的潛移默化地影響,作為父親要做好榜樣,自身要懂得尊老愛幼,做人誠實不亂撒謊,孩子在父親的影響下也會和父親做出相同的行為。
後記:作為父親,教育孩子要“剛柔兼濟”,既有嚴厲的一面,也有温柔的一面,不能只是一味地不講理的嚴厲,這是在“扼殺”孩子。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