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要遠離這四種食物!小心越吃濕氣越重……
濕氣不除,後患無窮!眾所周知,夏季時濕邪作祟的高峯期,因此,我們應該格外注意防範。
濕氣,要全面預防
由於濕氣重的原因有內外之分,相應地濕氣也有內濕與外濕。
外濕多由氣候潮濕,坐卧濕地而致病。
對於外濕,我們可以通過改變生活方式來避免,比如:雨天關好門窗、少出門;棉被、衣帽晾乾再用;不去樹林或水邊等濕氣濃重的地方遊玩;對於室內濕度較大的南方,可及時開啓除濕機或空調除濕。
內濕的產生可能是因為脾胃運化能力下降,也可能是從口吃進去的太多。
其實,想要減輕內濕,通過戒口的方式,儘量少攝取或者避開攝取一些容易生濕生痰的食物就可以有很好的效果。
這些食物,越吃濕越重!
含糖多的食物
中醫講甘入脾,雖能補脾益氣,但同時也會助濕。
甘甜的食物、含糖量高、含澱粉類多的食物對於有濕氣的人來説,不適合多吃。
生冷食物
中醫講“寒涼傷脾”,傷脾後,脾的運化功能減弱,也容易促進濕氣生成。
除了冰啤酒、冷飲等,涼拌生吃的蔬菜也會生濕,體質差者應格外注意。
涼茶性涼,多喝容易導致脾胃虛寒,從而加重濕氣,即便是一些祛濕涼茶也在所難免。
尤其是若在喝涼茶後如果出現沒胃口、拉肚子等不適,往往意味着脾胃受損,應馬上停止飲用。
油膩食物
煎炸、燒烤食物雖然好吃,但比較油膩、不好消化,吃多了容易加重脾胃的負擔、促進濕熱之邪的生成。
辛辣食物
過食辛辣會生內熱,而熱邪常和濕邪一起“狼狽為奸”,人就容易生病。
祛濕方,請收藏
淮山芡實薏米湯
材料:淮山20克、芡實15克、炒薏米30克、北芪15克、豬排骨150克。
製法:先用水浸泡淮山,去掉硫黃之味。薏米用鍋炒至微黃,排骨洗淨斬件,芡實、北芪用清水洗淨。將全部材料放進湯煲內,煲一個半小時,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醒胃、祛濕抗疲勞,尤適宜脾虛濕重、精神不振、大便爛溏者。便秘者不適宜。
薏米赤小豆湯
材料:薏米30~50克、赤小豆30~50克。
製法:薏米、赤小豆用清水洗淨,放進湯煲內,煲一個小時,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利濕,尤適宜濕久化熱、口苦、尿黃、舌苔黃膩者。
小米薏米芪蓮粥
材料:小米30克、薏米30克、大棗10克、蓮子10克、黃芪15克。
製法:將全部材料洗淨,放進煲內,煲一個小時,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除濕、益氣。以上所列食材為中年人用量,老年人應適當減量。
藿香荷花茶
材料:厚朴花10克、荷葉20克、藿香10克。
做法:將上述材料放入砂鍋,加水煮20分鐘,隔渣取汁,作日常茶飲。
功效:能醒脾胃、芳化濕濁,適用於上焦困濕者,常見有口淡、胸悶、頭重濕困、舌苔白膩等症狀。
蓮子扁豆祛濕方
材料:蓮子(帶心)10克、扁豆10克、豬瘦肉150-200克、陳皮1.5克。
製法:所有材料一起煮湯,煮一小時左右,加少許鹽,即可飲用。
功效:健脾祛濕、清心火,適用於出現食慾不振、煩躁易怒、大便不暢、舌苔白厚的兒童飲用。
資料:養生中國、古典中醫、BTV養生堂
編輯:楊軍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