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説來,小寶寶粉粉糯糯,肉嘟嘟的小臉蛋,可可愛愛一看就討人喜歡。特別是自家的孩子,怎麼看也看不夠,恨不得吧唧一口親上去。
不過也有家長反應自己的孩子喜歡打人、咬人的事情,這個現象還不少,快上小學的寶寶也有,不到一歲的寶寶也有。
不管這個人是親是熟,喜歡或者不喜歡,人家甚至惹都沒惹到他,寶寶突然伸出手,對人就是重重一拍。
不管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上來就是一口,咬到還不撒開,不分地點場合,來者不拒。
這讓家長們很困惑,同時也很生氣,不過家裏的老人還是表示,寶寶年紀小,不用太在意,不要對小孩子過於嚴厲。
寶爸寶媽們於是就擔憂起來,這樣放任自流,如果養成習慣怎麼辦?
媽媽不給買玩具,男孩倒地咬親媽,路人不停勸:“是媽媽錯了”有網友將這樣一段視頻上傳到網上,視頻中的男孩,倒地咬住自己的媽媽不鬆口,一面嚎啕大哭着。
只是因為媽媽沒有給他買玩具,引起了他的不滿。而這位媽媽並沒有跟寶寶發火,還不住的跟自己的孩子道歉説:“是媽媽錯了,不怪寶寶,乖乖”
一般來説,家長遇到被自己小孩打或者咬的事情,處理方式無非就是大聲呵斥,再就是哄。這位母親顯然選擇了後者,但是,越哄寶寶鬧得越兇。
路人碰見這一幕,真心看不下去了。寶寶下了“狠口”,看着都疼。紛紛來勸説,一邊拉,一邊勸:“是媽媽錯了”。勸了好一陣,這個寶貝才肯放過自己的媽媽。
從視頻中媽媽所説的話:“剛剛打你,不怪寶寶”,可以得知一個信息,那就是媽媽之前是動手打過孩子的。然而似乎這種做法把事情弄得更加嚴重了。
網傳該男孩同一小區鄰居表示過,小男孩不止一次兩次這樣對待自己的媽媽了。
平時全家人都很慣着他,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這些祖輩人對孩子更是到了溺愛的地步,所以處理這種問題的方式一般就是哄。
有的時候,會聽到樓下孩子嗚哇亂叫的聲音,開窗一看,就是“咬媽媽”這位小朋友。
寶寶愛打人、咬人,根本也沒人教過,問題到底出在哪了?其實寶寶“攻擊行為”,比如説“打人”和“咬人”這件事,並不是特例,而是常態。這種事情常發在寶寶整個幼兒期,5個月的小寶寶有這現象,6歲快上學的大寶寶也有這種現象。
很多家長跟視頻中的媽媽一樣,覺得自己的孩子太小,管教太嚴似乎不大合適,就一直這麼“慣着”。
也有的家長秉承着“子不教父子過”的傳統理念,對孩子就是一通吼,視頻中的媽媽也曾使用過這個方法。
但是,事實表明,“慣”和“打”這兩種方式都行不通。“慣孩子”的處理方式 ,讓事情愈演愈烈,而直接批評孩子的後果就是寶寶對家長的反應“越挫越勇”,有的寶寶還樂在其中。
家長見到孩子的“攻擊行為”不必過分擔憂。孩子這個行為,其實並不是出於“壞心”,更不是出於“暴力”。不同年齡的孩子,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不一樣。
▼1歲左右的寶寶,探索世界的方式,就是自己的嘴巴和手。
對於1歲左右的寶寶來説,像是“拍”或是“咬”,這種在大人眼裏的攻擊行為,在寶寶的眼中,卻是跟拍玩具差不多的感受。
大人覺得,寶寶的“拍”或者“咬”是在“攻擊”別人,但事實並非如此,這是1歲孩子在心智成長過程中的正常表現。
寶寶的語言表達還有待成熟,自己的一些需求或者心情,並不知道怎麼去表達,他們同樣會用這種行為表達自己的情緒和心情。
▼2歲以上的寶寶,自我意識逐步建立,對自己的東西比較看重。
寶寶想要保護自己的物品,他們感覺到驚嚇,排擠,或者攻擊的時候,也會出現“打人”的現象,這其實是寶寶的一種自我防禦。
這個階段的寶寶其實很敏感,能夠捕捉到周圍環境的變化,或者感知到父母的情緒。
這給寶寶造成了一種壓力,於是寶寶就用“打人”這種方式釋放壓力。同時也是寶寶的心智發展到一定階段的自然體現。
▼6歲左右的寶寶,一般是寵壞了。
6歲左右的孩子通常可以用語言表達自己想要的東西了,但是脾氣比較暴躁,一言不合或者願望沒有達成,就像視頻裏的孩子那樣撒潑打滾,甚至還咬人。
一般是因為孩子在頻繁出現這一現象的時候,家長沒有做正確的引導,可以説是“慣出來的”。
還有就是小孩通常比較喜歡模仿,尤其是喜歡模仿大人處理問題的樣子。
如果家裏有大人解決問題的方式比較“暴力”,那麼孩子也會有樣學樣的,以“打人”“咬人”這種方式處理自己遇到的問題。
解決寶寶“打人”“咬人”這事,是技術活,不建議以暴制暴,更不建議放任自流為什麼處理孩子“打人”“咬人”這種行為,“哄”或者“嚇”都不好?
這是因為這兩種方式會讓小寶寶誤以為,通過“打人”這種方式,可以獲得更多的互動,他自己的這種行為很“討人喜歡”,從而更加喜愛這種方式。
甚至會覺得,在接觸其他小朋友的時候,他依舊想以這種方式“討人喜愛”。然而,這種方式自然不是“討人喜愛”,要及時的糾正。
而大一些的寶寶,則會覺得這招“管用”。他不如意的時候使用這招,大人們都會“怕他”,乃至會服軟。
於是他就會一遇到問題,就用“管用”的這個方法解決,在他的意識裏,“對”和“錯”的概念還不夠清晰,顯然這種行為被他認為是“對的”。
而遇到“打人”“咬人”這種行為,家長可以試試這些方法如果“打人”“咬人”現象,發生在不到2歲的寶寶身上,可以試試轉移其注意力的方法。
比如説,有的寶寶特別喜歡伸手“打”人。這個時候不要打寶寶,打寶寶不會有任何作用,即便是打疼了,寶寶哭了,但是過會他就忘了。或許覺得這是家長再跟自己玩遊戲。
讓寶寶改掉這個毛病,不要以暴制暴,讓寶寶找到比“打人”更有趣的事,比如讓寶爸推倒積木,再跟寶寶幫着蓋起來等。
讓寶寶轉移注意力,用新的樂趣,取代舊的樂趣。轉移注意力並加以正確引導,讓寶寶覺得“打人”是非常無趣的事。
孩子在2歲之前,自我意識還處於萌芽階段,還不知道如何表現自我,很多時候,都會出現“打人”這種表現。
如果家長可以通過遊戲的方式,或者藉助一些兒童繪本,讓寶寶瞭解到自己的情緒是正常表現,也是可以被理解的,但是需要告訴家長,“打人”這種方式並不適合,更沒有趣。
如果2歲以上的寶寶喜歡“打人”“咬人”,試着對他表示理解。
這個時期的寶寶“打人”出於防禦心理,或者是要保護他的物品。家長要耐心的觀察和詢問,不要對寶寶發脾氣,冷靜的推測和分析其行為背後的原因。
這個時期的寶寶,雖然語言表達力還不怎麼成熟,但是,他還是可以聽懂一些大人們説的話,感受到一些,大人們的情緒和態度。
抱一抱寶寶,表示理解他的心情,例如,對寶寶説“我瞭解你不想讓其他小朋友碰你的玩具。”
“我知道你還想多玩一會兒,但是時間太晚了”等。當寶寶瞭解到這些,自然也就不愛“打人”了。
如果6歲左右的寶寶還是喜歡“打人”“咬人”,定一些規矩,讓他分辨“對”與“錯”。
就像前文提到的那位咬媽媽的孩子,雖然媽媽自説是打過寶寶了,但是從寶寶的反應來看,這還是被慣的。
雖然媽媽“打”過他了,但是,自己鬧得再兇一點,只要自己夠橫,媽媽最後還是會“服軟”,對自己道歉説:“媽媽錯了”。
這很容易讓寶寶覺得自己的這種行為是“正確”的。教育寶寶不在於打罵或者溺愛,定一些規矩,如果違反,就要適當的“懲罰”,讓孩子明辨“對”與“錯”。
當然,這種“懲罰”並非打罵,比如説可以禁止他看喜歡的動畫片等。
糖果媽媽心裏話:
不要用成人世界的眼光看待孩子的表現,小寶寶還不知輕重,很多情況下,還是在模仿大人。
大寶寶則是對“是非”概念比較模糊,需要家長正確引導。正視寶寶“打人”這件事,教育寶寶不要過於嚴厲,更不要嬉皮笑臉,摸清背後的原因,對症下藥,正確引導才會解決問題。
【今日話題】
對於寶寶打人這種行為,你是怎麼處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