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泠
相信很多追看電視劇《人世間》的人,都會在某個時刻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父母,想起父母一生的辛勞,想起他們對自己或慈或嚴的管教、或高或低的期望。劇中周志剛説,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家孩子活得光鮮,的確,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幾乎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願,就算沒有育龍之潭、養鳳之木,他們也會對孩子竭盡所能、悉心培養。
然而,人中龍鳳何其少也!芸芸眾生,有多少兒女能活成父母希望的樣子?當希望變成失望,期望值不斷降低時,有多少兒女能真正體諒父母的苦心?又有多少父母能真正理解孩子的感受?
在電視劇《人世間》中有這樣一段劇情:住在棚户區、做了一輩子建築工人的周志剛,從大西南風塵僕僕趕回大東北過春節。初一早飯後,他領着全家人去給街坊鄰居拜年,在小兒子周秉昆看來,從未有過這種舉動的父親分明是在顯擺,因為家中的一對兒女都考上了北京大學,而且大兒子的岳父岳母是高幹,女兒的丈夫是著名詩人。也正是父親的這個舉動,深深刺激了“什麼也不是”的秉昆,他認為儘管自己為這個家付出最多、吃苦最多,但父親瞧不上他、心裏沒他,他沒有活成讓父親滿意的樣子。委屈的秉昆由此與父親產生矛盾,隨後幾年都不曾給遠在大三線工作的父親寫過信。
親情易懂 父愛無痕
當看到劇中周志剛在秉昆買的大房子裏與老兒子動情夜談的一場戲時,林南鼻子一酸,眼淚奪眶而出。他説現實生活中鬧矛盾的父子説話就是這樣。屏幕中,多年積壓的委屈像決了堤的洪水,從周秉昆的胸中噴湧而出。林南説他特別理解秉昆的哭訴,因為那種憋屈、怨恨他都曾有過。
林南的祖輩是十里八鄉有名的望族,信奉“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的林家,一直重視對子孫後代的教育。生長於書香門第的林父從小心懷大志,只可惜趕上運動迭起的年代,因家庭成分不好,飽讀詩書、心高氣傲的他在大好年華里卻只能低眉俯首、老老實實、規規矩矩在村裏務農。
一晃幾十年過去,苦巴巴半輩子的他,把希望寄託在生逢好時代的子女身上。三個孩子中,林父最看重聰明好學的長子林南,他希望兒子將來能去大學教書,這是他年少時的理想。但高考失利的林南,被一所二本師範院校錄取,本科畢業後,他回到家鄉一所中學當了語文老師。
就是從那時開始,林南發現父親難得對他露出笑容,父子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越少。困惑的他去問母親,母親説你讀了四年大學又回到鄉下教書,父親覺着在鄉親們面前沒面子,心裏面窩囊。聽了母親的解釋,林南心裏很不是滋味,他認為父親有些過分,自己沒本事,虛榮心還挺強。
在父子關係不冷不熱的日子裏,林南和同校老師戀愛了,當他把這一情況告訴父母時,沒想到父親氣呼呼地問他:“你是打算一輩子紮根在這裏了?”“要不然呢?”林南不解地看着父親,“你把我生在這兒了,根兒本來就在這裏。”他心裏有火,話裏話外自然另有他意。“你這是怨自己命不好?生在我這個沒本事的爹家裏?”以林父的敏鋭自然聽出兒子的弦外之音,“是,我沒本事,可是我希望你有本事啊,你有本事怎麼大學畢業又回來了呢?”“我不回來能去哪?你希望我去哪?”“你可以考研究生,去省城當老師,當大學老師啊!”
看着父親與年齡不符的蒼老面龐,林南欲言又止,然後摔門而出。大三時,林南也有過考研的想法,但他最終放棄了。妹妹上大一,弟弟上高二,供養三個孩子上學,父母已經累得直不起腰。作為長子,他想早點工作,減輕家裏的負擔。也是為了能多照顧父母,他情願回家鄉工作。可他沒想到,父親對此並不領情。
在父親失望的目光中,林南依然選擇和所愛的人結婚。只是,本本分分的日子沒過幾年,工作上、生活中雜七雜八的事情讓他活得很不舒心。
終於,29歲那年,他考取師大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畢業後應聘到濟南一所高職院校當了老師。去濟南的頭天晚上,父親在當地最好的飯店設宴為他送行。
酒過三巡,父親突然老淚縱橫,拍着林南的肩膀説:“兒子,當年大學畢業你就考研究生,何至於讓我這幾年心裏這樣窩憋!”“你以為就你窩憋?”林南的眼圈也紅了,“這下你滿意了?有面兒了吧?兒子去省城工作了,當大學老師了。”也是酒勁到了,林南情緒有些失控,他一邊哭,一邊把這幾年心裏積攢的委屈一股腦兒倒了出來。
林父默默地聽着兒子的哭訴,他理解了孩子的苦衷,但是兒子卻曲解了他的執念。林南自然無法體會到在大講成分論的歲月裏,被人歧視、受人侮辱的父親是如何一天天、一點點將滿腹詩書和鴻鵠之志漚成了心酸、哀怨和悲涼;當曾經的理想有機會在兒子身上實現時,父親又是怎樣急切、興奮地將那些心酸、哀怨和悲涼發酵成甜絲絲、火辣辣的酒釀,讓其浸漬五臟六腑,然後幽深地從丹田頂出一口噴到兒子身上。
寸草有心 春暉難報
正是因為有過被“逼學”的不快經歷,做了父親的林南發誓不讓兒子重蹈自己的覆轍。他抱定不逼迫、不勉強的原則,從不為兒子的學習成績焦慮,他對孩子的希望就是身心健康、品行沒有問題,其他一切順其自然。
然而,隨着兒子慢慢長大,林南逐漸意識到自己這種“佛系”教育方式並非完全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和未來發展,因為他發現兒子對學習幾乎沒有上進心。
在中國式家教中,林南的“佛系”教育方式只是個例。通常,即便再卑微的父母也免不了有讓孩子“活得比爹媽強”的願望,至於希望孩子“鵬程萬里”“前程似錦”的夢想,哪個父母沒有過呢?也正是因為懷揣這個“萬一實現”的夢想,但凡有能力、有機會培養孩子,哪怕方式方法不對,父母們也都會勇往直前、無怨無悔。
韓超的父親是一名建築工人。從小到大在教育韓超的過程中,種田的母親説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好好學習,將來上大學,不然也得像我和你爸一樣出大力”;當瓦工的父親則説,“超子將來學建築設計,畫圖紙就行,不用出大力”。在父母千辛萬苦的培養下、有意無意説教的影響下,在他們既嚴厲又殷切的目光中,韓超考上建築大學,學了建築學專業,畢業後做起了建築設計。
從上大學的那天起,韓超就有一個願望:把父母接到濟南,住進樓房。畢業10年,婚房貸款還未還清的他,又租了一套一居室給父母住。然而,滿心歡喜回家接雙親的韓超碰了釘子——父母讓他把房子退了,他們不住。父親生氣地説:“你怎麼想的?自己的房貸還沒還清,又給我們租房子。哪根筋搭錯了?”母親説:“超啊,你買婚房我和你爸連個首付都沒給你湊齊,俺倆心裏就夠難受了。你不抱怨是你懂事,可俺們也不能再給你添負擔吧?”母親是帶着難為情的笑説這話的,但韓超卻聽得淚眼模糊。
“爸、媽,你們……自私了哈,”韓超的語氣有些凝重,“從小你們就希望我上大學,我上了;爸希望我學建築設計,我也學了。你們的願望我都幫你們實現了,而我的願望你們卻不管了。”“你有啥願望啊?”母親關切地看着兒子。“從上大學的第一天起,我就有了一個願望——把你們接到濟南,住進樓房。”韓超説得很堅定。“兒子啊……”
父親有些感動,“你的心思爸明白了,可是租房子得需要錢啊,你哪來這些錢?”“爸,你放心,我年輕力壯,我可以多接些活兒,還可以再兼職做點別的,房貸、房租都不是問題。”韓超臉上露出了笑容。“可是……超啊,那樣你就太累了。”媽媽心疼地摸着兒子的手。
“媽,再累有你和我爸累嗎?你看你的腰都累成啥樣了?三天兩頭一犯病就不敢動。我爸快六十的人了,還在工地上苦哈哈地幹……你們這樣讓我整天惦記,還怎麼能好好工作?”
如願將父母接到濟南的韓超,又兼職做了順豐物流的快遞員。晚上搞設計,白天以送快遞當運動,工作、健身兩不誤;閒不住的父親在附近的建築工地找了份工作。韓超隔三差五去父母那裏吃頓飯,給母親按摩按摩腰。韓超説這就是幸福的樣子。
一天早晨,送快遞的韓超在一所小學門外看到一場景:一個八九歲的女孩雙手拽着媽媽的電動車邊哭邊喊着:“我不要上學,媽媽,我不喜歡上學”,只見媽媽用力掰開孩子的手將其向外一推,並絲毫不為倒在地上孩子的哭喊所動,轉身上車快速離開。“這個當媽的真狠心!”“是親媽吧,這樣對孩子?”一些送孩子的家長在後面議論紛紛。
韓超卻有自己的看法。孩子已在校門口的安全區,不遠處有執勤的老師,她不會有啥危險;旁觀者又怎麼知道那個掉頭離開的母親眼裏沒有淚水?如果不是孩子太過分,媽媽又太想管教孩子,怎麼會毅然決然這樣做?他記得上小學三年級時,有一次他逃課跟着鄰居家的孩子去了鎮上的遊戲廳,媽媽知道後把他摁在椅子上一頓暴揍,打得他三天沒法坐。後來媽媽幫他抹藥,他看到媽媽的眼圈是紅的。上大學後,他曾對媽媽説很感激當年那頓暴揍,否則他有可能像鄰居家的孩子一樣連高中都考不上。
有人説拼了一輩子,其實最後拼的是孩子,孩子好了父母臉上有光,腰桿可以挺得筆直;否則,就算父母本事再大、成就再高,孩子不爭氣,父母照樣糟心。這種情況或許會有,但是除非孩子出了大錯,否則,爭氣與不爭氣的標準誰又能統一呢,它常常會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就連父母希望兒女活出的樣子也並非一成不變。
所以,無論對孩子有怎樣的希望,也不管這種希望能否變成現實,都不必太在意世俗的眼光。人生起落間,每一顆種子都會向陽而生,每一次努力的生長都通往春天。正如電視劇《人世間》主題曲所唱:平凡的我們,撐起屋檐之下一方煙火,不管人世間多少滄桑變化……我們像種子一樣,一生向陽,在這片土壤,隨萬物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