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父母的眼裏都是非常惹人疼愛的,尤其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有事沒事就喜歡逗逗自家孩子,就希望孩子看見自己能夠樂一樂,這樣當父母的心理也就滿足了。
而在這個過程中,很多父母都會叫寶寶的暱稱,“寶寶”、“寶兒”、“媽媽的大寶貝”等等來顯示自己對寶寶的喜愛,也希望寶寶也能夠給自己熱情的回應,但是卻總是出現“熱臉貼冷屁股”的情況
媽媽親熱呼喚寶寶,寶寶卻好似聽不見,怎麼回事?同時蕾蕾也算得上是一個新手媽媽,孩子才剛剛6個月,因為自己並不懂育兒知識,所以在照顧孩子的事情上,都是非常小心翼翼的,就這樣孩子也已經被照顧的很好,無論是孩子的身高、體重都非常的標準,但就有一點讓蕾蕾非常憂心。
那就是在平常喊孩子的名字時,他總像是沒聽見一樣,非要等家長喊了孩子好幾遍,孩子才能反映過來,這是在叫自己,這就讓蕾蕾的心裏犯嘀咕了,明明自己將孩子養的很好,為什麼看起來這麼“笨”,難道真的是孩子的智商有問題?
後來蕾蕾諮詢了一個擔任兒科專家的老同學,當老同學瞭解了孩子的情況的時候,才對蕾蕾解釋:“孩子的智商並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就是因為家人給孩子起了太多的暱稱,讓寶寶不能清晰的分辨,家長究竟是不是在叫自己,才會讓孩子出現遲鈍的現象。”
其實很多家長在照顧寶寶的時候都有這樣的習慣,隨心所欲的稱呼寶寶,對寶寶鳥大喜愛之情,但這樣使孩子無法建立“稱呼”和自己的聯繫,和寶寶的智商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亂喊寶寶的名字,對寶寶有什麼影響?1. 出現反應遲鈍的現象
就像上面那樣,家長隨意的喊孩子的名字,會讓孩子出現混亂的情況,分不清究竟什麼稱呼是在喊自己,當父母的稱呼越多,孩子越是混亂,這就會出現父母在呼喚孩子的時候,需要反映一陣子,才能明白父母這是在叫自己。
2. 影響寶寶學説話
寶寶在學習説話的時候,最主要的就是對詞彙的理解,就像是父母在呼喚自己的時候,自己有反映,父母也會自己回應,這樣寶寶才能明白當這個詞彙出現的時候,自己需要給予回應,這就是寶寶對稱呼最初的印象,可是當父母用不同的稱呼來呼喚孩子的時候,孩子就不能充分的理解父母口中詞彙的意思,影響孩子學習説話的進度。
父母叫孩子的名字時,需要注意這3種情況1. 別給寶寶起太多的暱稱
很多家長在稱呼孩子的時候會非常的隨意,這一次是“寶貝兒”、下一次就是“大寶兒”,讓孩子無法分辨哪一個稱呼是在稱呼自己,當父母對孩子的稱呼越多的時候,孩子的思維就越是混亂,所以在家人稱呼寶寶的時候,寶寶才會需要反映的時間,所以家人在對孩子最好有一個統一的稱呼,這樣有助於孩子和自己的稱呼產生聯繫。
2. 寶寶有回應時,父母也要給予反饋
父母在呼喚孩子的時候,其實並沒有什麼要緊的事情,有事沒事就想要叫叫孩子,似乎這樣孩子就能記住自己的名字,但是等寶寶回應後,家長卻沒有任何的反饋,就會讓寶寶理解為當父母説出這樣的詞彙的時候,自己是可以不做出反應的,導致後來父母在叫孩子的名字的時候,孩子也就不會有反應了,所以孩子回應父母的時候,家長要及時的做出反饋,這樣更有助於孩子對於詞彙的理解。
3. 不要打斷孩子的思路
在寶寶專心的做自己的事情的時候,家長最好不要呼喚孩子,這樣就會直接打擾到孩子的思路,否則就只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寶寶不會回應父母,另一種就是會讓寶寶分心讓情緒開始變得焦躁,對於家長口中的詞彙出現非常不滿的情緒,所以等孩子完成自己的事情的時候,家長呼喚寶寶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