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喝水方式得改!真的很傷身!最正確的飲水方式,這樣判斷~
多喝水真的有益健康嗎?
此前,“每天8杯水”的健康觀念深入人心,但也有很多朋友表示,8杯水的量實在太多,很難完成“任務”。其實——
水不必喝足“8杯”
事實上,早在2007年,全球四大頂級醫學期刊之一的《英國醫學期刊》就發表了一篇報告,指出對健康人來説,大量飲水並不會讓人的皮膚變好,不會讓人的思路清晰,也不會讓人覺得精力充沛。
可見,“每天喝足8杯水”並不適合每個人。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經過漫長的進化,人體的腎臟會連同神經系統和多種激素一起,時刻檢測並實時調整人體的體液、鹽分和其他物質的水平。
比如,當你進行了一場汗流浹背的球賽,或是跳了一節酣暢淋漓的健身操,血液中的水分會隨着汗液的排出而減少。
此時腎臟注意到機體血壓略有下降,便會使血液裏的含鹽量略微上升,再通過重吸收尿液中的一些水分回到血液來進行補償。
當尿液中的水分不夠重吸收時,才會反饋給大腦提醒人喝水,這時,人會出現口渴感覺。
因此,大多數健康人只要依據是否口渴來進行飲水,就可以充分滿足所需水分攝入。
而中醫同樣認為要“食飲有節”。
《黃帝內經》中有“飲食自倍,腸胃乃傷”的記載。
這句話的意思是飲食過量,就會損傷腸胃。
由於“每天8杯水”的説法過於粗糙籠統,一方面容易導致盲目飲水,加重腸胃負擔,損傷脾胃功能;另一方面則未考慮到飲水人羣的年齡、體質、健康狀態等,故而不符合中醫因人、因時、因地制宜的原則。
水應該怎麼喝?
那麼,究竟何為正確的飲水之道呢?
《黃帝內經》中用“飲食有節”四個字高度概括了飲水的養生法則。具體而言,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01節量
著名醫家孫思邈曾總結“不欲極渴而飲,飲不欲過多”。
指出飲水每次宜少,徐徐嚥下,切不可大口吞飲,每日總量亦不可過多,否則將“中滿不消,而脾胃大傷矣”。痰濕體質者尤宜注意。
02節律
《千金要方》明言“飲食以時”,一日三餐是飲食的重要攝入來源,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一日三餐時間,做到有規律的進水和進食。
早上5~7點是大腸經當令,此時空腹喝温水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
03節寒熱
過於生冷易敗脾胃之陽,過於熱燙則灼傷口咽、食道、胃腸道,均不可取。
健康飲水温度宜40℃左右,略高於口腔温度,便於脾胃運化吸收。
04節飲料
應少喝可樂、雪碧等碳酸飲料,慎飲咖啡、濃茶、酒等刺激性飲料,因上述飲料均有損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