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老人忠告:別給女兒帶孩子,出力不討好!值得深思

由 問成風 發佈於 健康

如今的社會生活節奏飛快,年輕人大都忙於賺錢,因此也是越來越多的老人隨遷城裏,幫助年輕人帶孩子。不過帶孩子的初衷是好的,老人也確實是盡心盡力了。但是每一個人都有着自己的育兒觀,帶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因此總是難免和年輕人出現意見分歧的時候。而這時候,也往往是老人最難過的時候。

王大媽就是這樣一個進城裏幫女兒孩子的老人。女兒年初的時候順利產下一個女嬰,看着非常喜人。可是女兒的婆婆卻並不開心,總覺得沒有給他們家留後,產下大胖小子。因此在王大媽的女兒坐月子期間,她的婆婆就藉口説身體不舒服回老家了。

婆婆走後,王大媽的女兒就更加的不容易了。

老公經常在外出差,而且家庭並不富裕,並沒有多餘的閒錢可以請保姆。可自己又還在坐月子期間,身體不適,一個人照顧孩子很艱難。思來想去,女兒只好求助王大媽,讓她放下農村的家禽幾個月,來城裏照顧自己和外孫女。雖然王大媽前往城裏生活很不適應,也有點放不下老家養的那些雞鴨,不過為了女兒能輕鬆點,也沒有多説什麼。

就這樣,王大媽帶着一些衣物和農村自己種的菜就來到城裏照顧起女兒和外孫女來。時間過得飛快,寶寶很快就三個月大了,開始會爬會鬧。女兒身體也恢復了正常,本來王大媽是想回老家的,不過女兒又覺得自己還是要上班補貼家用,無奈王大媽只好留下來繼續照看小孩。

本來就這樣一直相安無事也不錯,但是隨着孩子的逐漸長大,平時的照看也是越來越辛苦。

有一次,王大媽帶着外孫女在沙發上休息,本來看着外孫女已經熟睡了,王大媽就想着自己也小憩一會。可未曾想,這一小憩就成了家庭矛盾爆發的根源。原來王大媽也在沙發上睡着後,外孫女卻自己醒了過來,醒來後也沒有哭鬧,就自己在沙發上爬來爬去,結果不慎從沙發上摔了下去,哇哇大哭起來。

正巧女兒中午下班回來,看到孩子她姥姥一直在安慰小孩,便詢問原因。聽到孩子不慎從沙發上摔下來後,女兒就覺得異常心疼,於是非常生氣的衝着媽媽吼道:“你怎麼帶孩子,怎麼能讓她睡在沙發上?你看看孩子的額頭腫了這麼大,要是有個好歹可怎麼辦,你怎麼連個孩子都看不住。”

被責罵的姥姥滿臉委屈的在旁邊沙發上默默忍受着,心裏是異常的難受。

而從這以後,姥姥心裏也是有了一個結,和別人聊天時候提起給女兒帶孩子的事情,都是帶着一種勸告的口吻了。和身邊熟悉的人聊起,姥姥甚至是直言勸她們別給女兒帶孩子,你都是自己出,可是一旦出了點什麼事情,被責怪的都是自己,完完全全就是出力不討好的事情。

事實上,發生在王大媽身上的事情並不是個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甚至可以説是很常見。據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跟隨子女遷居的老人總數高達1800萬,而我國總的流動人口才2.47億,也就是説單單老人隨遷這一塊佔比就高達7.2%,而且其中專門是為了照顧孫輩而遷移的老人比例也是高達43%。

再加上婆媳矛盾這一亙古不變的問題,如今姥姥帶孩子也是成為一種新的趨勢。

有越來越多的家庭將帶孩子的重任託付給了姥姥,姥姥心疼女兒和外孫,也是沒辦法,只好跟在年輕人後頭轉,給她們做牛做馬。但是一心一意的付出等來的卻不一定是闔家團圓的歡樂,而是不被理解、肆意責罵的孤獨。

有位60歲的姥姥就分享了她幫自己女兒帶孩子的經歷。説自己雖然對外孫很是喜愛,願意為了外孫付出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但是女兒和女婿卻常常讓她氣不打一處來。自己將每個月的養老金都拿出來補貼家用,而且照顧了小的還要照顧大的,常常是累得腰痠背痛。

可是女兒卻並不理解自己的付出,反而是責罵自己老是用“土方法”帶孩子,會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將來沒有什麼大出息。在生活中的大事小事都得聽女兒的,不管她説什麼都得受着,不然就又得吵架,平白讓外孫受苦。這位姥姥便常常感慨自己就是花錢來找罪受的,以前帶大女兒就很不容易,如今帶外孫仍是要受苦受難,説實話要不是自己生的女兒誰願意花錢買罪受啊!

其實對年輕人來講,不論是姥姥來幫自己帶孩子,還是奶奶來幫帶孩子,都是老人家對兒女的一種體諒。

覺得他們年輕不懂事,照顧孩子不能周全,而且現在的經濟社會壓力大,養家餬口很不容易。因此選擇離開生活了一輩子的老家前往兒女的新家帶孩子。

年輕人必須要明白的一點是,老人已經將自己給帶大了,完成了他們的使命。現在年過半百,本來是該安享晚年,坐享清福的的時候,但是因為心疼和體諒自己的孩子,選擇了再一次折磨自己。

在生活中,他們更多的像是承擔了一個保姆的角色。而且還是免費的,不用報酬的那種。除了要照顧好小孩子的生活起居外,還要負責給一大家子人做飯洗碗,洗衣拖地。而如果是稍有照顧得不周到的地方,可能還要面臨年輕人的斥責。總之是非常的辛苦與不容易的。

注: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衷心的希望每一個讓老人幫忙帶孩子的年輕人,都能更多的體諒一下孩子的姥姥或者奶奶。將心比心,哪怕是自己照顧孩子,也肯定會有疏忽的地方,更何況是已經年過半百的老人家呢?只有多加的寬容和理解,同時做好敬愛老人的榜樣,才能等到自己年邁後,不會被下一代所嫌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