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吃素降低患癌風險?這種説法,對素食主義者或存在危險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在人羣之中流傳了這樣一個説法----説是抗癌能力的高低與飲食習慣有關,一些經常食用油膩肉類的人羣,會比經常食用素食的人羣有更高的患癌率。
這句話聽起來似乎有一定的道理,就連曾經的《自然》一刊中也曾明確地提道---
“動物癌症死亡的風險主要與飲食習慣有關。”
那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經常食用素食,是否可以減少患癌的幾率?
素食動物患癌症風險較低?國外研究證實了這種説法
事實上,為了印證這個説法,國外早有科研團隊進行了相關的實驗。
蒙比利埃大學科研團隊起初為了能夠印證這個説法的正確性,採取了191種不同動物的疾病數據進行研究,最終的研究結果表明素食動物患癌症的風險確實比肉食動物較低。
而經常食用素食對癌症的康復也有着一定的幫助。
難道吃素真的能抗癌嗎?
這樣的實驗結果一出,難道意味着吃素真的就能降低患癌風險嗎?那些愛吃肉的小夥伴們豈不是終生吃素,永不葷腥?
非也!
吃素有潛在的抗癌效應,但這取決於多種因素,並不能保證完全預防或治療癌症。
吃素的確可以增加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和抗氧化劑的攝入。這些營養物質有助於維持身體健康,支持免疫系統和細胞修復。
此外,許多植物含有天然的抗癌物質,如類黃酮、多酚類和異硫氰化物等,這些化學物質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腫瘤和抗血栓形成等作用,可能有助於預防某些癌症。
吃素飲食通常相對較低的脂肪攝入,特別是飽和脂肪和轉化脂肪酸的攝入量可能降低某些癌症的風險。
但問題是,吃素並不是唯一的抗癌策略,其他生活方式和環境因素也會影響癌症的發生風險。此外,各種癌症具有不同的發生機制,對於某些特定類型的癌症,吃素飲食可能並不是最有效的預防手段。
最重要的是,個體的飲食選擇應該是科學和均衡的。
應保證充足的營養攝入,包括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和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對於是否選擇吃素還是葷素搭配飲食,應該根據個人的健康狀況、營養需求和文化背景,進行合理的選擇。
如何科學進行吃素?
雖然説素食動物患癌症風險相較於肉食動物會比較低一些,但並不是説一味地食用素食就可以很好地維持人體的生理狀態。
在日常生活之中食用素食也要講究科學,以下就是常見的科學飲食注意事項。
1、 避免單一食用素食
在生活中人體所需要的營養元素非常多,若是單一的食用某樣素食,或者是過度依賴一部分素食,就只有可能會造成營養不良的情況,因此在飲食方面大家需要注意科學飲食,避免單一食用素食。
2、 過量食用素食
雖然素食可以提供豐富的營養物質,但過量食用某些素食食物也可能導致問題,
植物性蛋白質的生物價值通常較低,即相對於動物性蛋白質來説,植物性蛋白質中所含的必需氨基酸比例相對較低。如果過量食用低生物價值的植物性蛋白質,可能會導致蛋白質攝入不足、氨基酸缺乏等問題。
此外,植物性食物中含有的非血紅素鐵和非溶劑性鋅的吸收率較低。因此,如果過量依賴於植物性食物,可能會導致鐵和鋅的攝入不足,從而影響到血紅蛋白合成、免疫功能和其他生理過程。
某些素食者可能會出現鈣攝入不足的情況。雖然植物性食物中也包含鈣,但相對於動物性食物來説,其中的含量較低且吸收率較差。如果不合理地食用植物性食物,可能導致鈣攝入不足,從而可能增加骨質疏鬆症和骨折的風險。
素食者特別容易出現維生素B12缺乏,因為維生素B12主要存在於動物性食物中。維生素B12是體內細胞的重要營養物質,對紅細胞的代謝和神經系統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缺乏維生素B12可能會導致貧血、神經系統功能異常等問題。
因此,吃素時需要特別注意食物組合和均衡攝入各類營養物質。
對於選擇素食的人羣,建議在指導下平衡攝取各類營養,或者諮詢營養師或醫生的建議,以確保獲得所需的營養素並維持身體的健康。
最重要的是,無論是吃素還是葷素搭配,都應該注意均衡飲食,避免營養不良,同時積極採取其他健康生活方式,如戒煙、適度鍛鍊、保持健康體重,以及接受定期的癌症篩查和預防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