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家的孩子到點就寫作業,學習認真得不得了。可自己家的孩子做事總是拖拖拉拉,不管是吼還是哄,孩子就是不肯動?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這是孩子缺乏內驅力的表現。
內驅力,就是孩子自己發自內心想做、想學的動力。擁有內驅力的孩子,在遭受挫折後依舊能保持前進的動力。
那麼,家長要怎麼做,才能培養孩子的內驅力呢?
要給孩子“製造”成功挫折太多會讓孩子變得消極,成功則能給孩子帶來“我相信我能做到”的勝任感。
《阿甘正傳》裏先天智障的小鎮男孩福瑞斯特·甘自強不息,最終“傻人有傻福”地得到上天眷顧,在多個領域創造奇蹟的勵志故事激勵了很多人。
從被排擠打罵到開始改變,阿甘的人生轉折點源於好友珍妮的那一句:“快跑”。
奔跑是阿甘能做到的事情,所以他開始行動了。
試想一下,如果珍妮説的是:“你要想辦法,你要聰明一點。”
這些事超出了阿甘的能力範圍,他根本做不到,也不會行動。
沒有行動,也就無法改寫人生。
一件事,如果難度太大,孩子怎麼做都沒辦法過關,他很快就會放棄。
所以想要激發孩子的內驅力,家長不妨降低任務的難度,給孩子“製造”成功。比如,孩子原本不愛閲讀,可以從每天閲讀5分鐘開始培養習慣,先讓他獲得一些我能做到的成就感,孩子的行動力會變得更強。
當孩子咿呀學語、蹣跚學步時,家長會為孩子的一點點小進步而歡呼喝彩。
父母興奮的眼神和積極的語言,鼓舞着孩子在一次又一次摔倒後重新站起來。得到正向反饋的孩子,會覺得自己很厲害,內心生髮出一種滿足感。
電影《墊底辣妹》講述了一個學渣逆襲的勵志故事。高二學生沙耶加原本學習堪憂,無法正常畢業,卻在補習班老師坪田的鼓勵下成長成才。
影片中,沙耶加就算考了0分,坪田老師依然笑意盈盈,讚美沙耶加回答問題時的清奇腦洞。老師持續的鼓勵,喚醒了沙耶加內在的力量,讓她從一個只有小學四年級水平、連東南西北都分不清的“墊底”學生,經過兩年的不斷奮鬥,最終考取了日本頂級的私立大學慶應大學。
所以,當家長髮現孩子學習落後時,不要去打擊孩子,而是要鼓勵孩子。比如孩子練字,與其指着沒寫好的字要求孩子改正,不如指出寫得好的字,跟孩子説:“這幾個字寫得真不錯啊!最近進步很大。”這時孩子就很開心,再跟孩子説哪幾個需要注意下,孩子也就比較容易接受。
孩子的自主感是一點一滴培養起來的。當孩子學會為自己做選擇的時候,他才會為自己負責,把事情做好。
童星林妙可9歲時就在奧運會開幕式上精彩亮相,卻在二十多歲時,經歷了幾次藝考失敗後,去往一所普通的學校上大學。
起點這麼高的林妙可,為何卻走向了平庸,這跟她的媽媽劉喆平控制慾太強有關。
為了孩子的演藝事業,媽媽不惜放棄大學教授的職業,帶着女兒到處試鏡。女兒成名之後,從穿着打扮到舉手投足,再到每一個合約、每一場活動,媽媽都要親自管控。
媽媽的全方位掌控,讓林妙可變成了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極差。
李玫瑾教授説,父母千萬不能替孩子做決定,孩子的人生需要自己做主。
父母要做的是,把學習的責任轉交給孩子,他可以決定學什麼,什麼時候學,要學到什麼程度。同時,在生活上,要多給孩子一些選擇權,經常給他創造一些機會,鼓勵他獨立自主地完成。
當孩子發現自己能做主時,就會感受到內心的滿足和歡喜。
目標像燈塔,指引着行動的方向。
想要喚醒孩子的內驅力,就需要幫孩子找到一個好的目標。
這個目標,是孩子可以看見的,可以感受到的,是發自內心想要得到的。
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伽利略出生在破落的貴族之家,父母需要為家庭生計奔波,父親期待伽利略像祖父一樣成為有名望的醫生,將他送進醫學院。
伽利略的老師、宮廷數學家瑪竇•利奇卻發現他對數學和物理學充滿興趣,並鼓勵他自學研究。
瑪竇•利奇的話在伽利略的心中種下了夢想的種子,他開始廢寢忘食鑽研各種數學和物理學問題。即使在被迫輟學打工和被宗教迫害的時候也沒有放棄,最終在物理學、天文學、數學、哲學等領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成為家喻户曉的“科學之父”。
孩子原本都是有目標的,有的人想當科學家,有的人想當宇航員,有的人想做大老闆,也有人只想幫助他人,服務社會。
父母要做的是,尊重孩子的夢想,留心孩子的熱愛,並在關鍵時刻提醒他,不要迷失了方向。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喚醒孩子的內在驅動力。採用正確的方法,去激發孩子內心的那股力量。在時間的複利效應下,孩子會成長為一個動力滿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