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廣東省中醫藥局_養生保健】
蟬蜕又名蟬衣,味甘、性寒,具有疏散風熱、利咽開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風止痙的作用。
本品略呈橢圓形且彎曲。表面呈黃棕色,半透明,有光澤。頭部有絲狀觸角1對,多已斷落,複眼突出。額部先端突出,口吻發達,上唇寬短,下唇伸長成管狀。胸部背面呈十字形裂開,裂口向內捲曲,脊背兩旁具小翅2對;腹面有足3對,被黃棕色細毛。腹部鈍圓,共9節。體輕,中空,易碎。氣微,味淡。
蟬蜕以色澤黃亮、乾燥、體輕、完整、無雜質者為佳。
藥典之言
本品為蟬科昆蟲黑蚱的若蟲羽化時脱落的皮殼。夏、秋二季收集,除去泥沙,曬乾。
【炮製】 除去雜質,洗淨,乾燥。
【性狀】 本品形如藥材。氣微,味淡。
【性味與歸經】 甘,寒。歸肺、肝經。
【功能與主治】 疏散風熱,利咽,透疹,明目退翳,解痙。用於風熱感冒,咽痛音啞,麻疹不透,風疹瘙癢,目赤翳障,驚風抽搐,破傷風。
【用法與用量】 3~6g。
【注意事項】孕婦慎用。
【貯藏】 置乾燥處,防壓。
藥用蟬蜕
《本草衍義》説蟬蜕:“治目昏翳。又水煎殼汁,治小兒出瘡疹不快。”《藥性論》:“治小兒渾身壯熱驚癇,兼能止渴。”
蟬蜕有疏散風熱的作用,用治外感風熱及温病初期之發熱、頭痛,常與薄荷、生石膏等泄熱之品同用。通過宣散風熱,蟬蜕又能利咽療啞,善治風熱鬱肺之發熱咽痛、聲音嘶啞等症,常與胖大海、桔梗、牛蒡子等清熱利咽之品配伍。蟬蜕又可用於麻疹初期透發不暢、風疹瘙癢,通過疏散風熱而透疹,常與葛根、牛蒡子、紫草等清熱解毒透疹之物同用,治風熱疹毒鬱閉肌表所致的麻疹不透。本品祛風泄熱,又能止癢,治風疹瘙癢兼熱者尤宜,常與白蒺黎、荊芥、牛蒡子、防風等同用。
蟬蜕能息風止痙、涼肝定驚,既能祛外風,又能息內風而定驚解痙,對破傷風出現四肢抽搐,可配全蠍等同用;對驚風、小兒夜啼出現驚癇不安,可配鈎藤等同用。
另外蟬蜕對風熱引起的目赤、翳障,及麻疹後目生翳膜,有明目退翳作用,可配菊花、谷精草、白蒺藜等同用。
各家之言
《本草備要》:蟬乃土木餘氣所化,飲風露而不食。其氣清虛而味甘寒,故除風熱;其體輕浮,故發痘疹;其性善蜕,故退目翳,催生下胞;其蜕為殼,故治皮膚瘡瘍癮疹(與薄荷等分,為末,酒調服);其聲清響,故治中風失音;又晝鳴夜息,故止小兒夜啼,蟬類甚多,惟大而色黑者入藥,洗去泥土、翅、足,漿水煮,曬乾用(攻毒生用)。
《本草崇原》:主治小兒驚癇,婦人生子不下。燒灰水服,治久痢。蜕者,褪脱之義。故眼膜翳障,痘不起,皮膚隱疹,一切風熱之證,取而用之。學人知蟬性之本原,則知蟬蜕之治療矣。
《本草撮要》:功專發散,除風熱,發痘疹,退目翳,中風失音,催生下胎。
《本草易讀》:除風熱,發痘疹,退目翳,治啞病。解小兒肺熱驚癇,噤風天吊,夜啼膚癢頭眩,久痢消渴。
《得配本草》:除風熱,發痘疹,下胞胎,通乳汁,殺疳蟲,治癮疹。
《雷公炮製藥性解》:主催生下胎衣,通乳汁,止夜啼驚癇,逐邪熱,殺疳蠱,亦能止渴。
《藥籠小品》:其體輕清,故除風熱,解肌發痘疹,退翳,治中風失音。
《藥性切用》:發痘疹,下胞胎,出聲音。
《玉楸藥解》:蟬蜕輕浮發散,專治皮毛,退翳膜,消腫毒。
藥膳與實際應用
蟬蜕驗方——止啼飲
適用:脾胃虛寒腹痛所致小兒夜啼。
做法:生山藥20g,茯神10g,紫蘇梗10g,蟬蜕5g,水煎代茶飲。
解析:此方具有非常好的健脾和中的功效,針對脾胃虛寒腹痛所導致的小兒夜啼有較好的療效。山藥是我們大家非常熟悉的藥食兩用的食材,山藥味甘性平,有益氣養陰、固腎益精的作用,可以補脾、補肺、補腎。茯神性平味甘淡,聽名字大概就知道它應該具有寧心安神的作用。紫蘇是辛温發散的藥,具有一定的發散之性,但是紫蘇葉的發散性最強,而梗的作用更偏於理氣寬中,也就是説進入了我們的中焦脾胃部分,同時紫蘇梗還具有一定的止痛和安胎的功效。蟬蜕具有非常好的散風除熱、利咽透疹、明目退翳的功效。把山藥、茯神和紫蘇梗這三味藥放在一起,整體的藥性會偏温一點,或者説偏平一些,可以直接針對脾胃虛寒而導致的腹痛。然後再放一味蟬蜕,是因為蟬蜕的藥性稍寒,這是對前面三味藥整體藥性的稍稍反佐,同時蟬蜕本身具有非常好的息風止痙的作用,可以直接針對小兒夜啼,也幾乎是治療小兒夜啼的一味專藥了。
提示:給小兒喝的時候,還可以加點白糖或冰糖調下口味。
注意:蟬蜕多服泄元氣;能催生下胎(孕婦禁用);主痘瘡發癢,若氣虛發癢,又當禁服。■
【來源:內容綜合自北京中醫藥大學、養生正道微信公眾號】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