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聽|“這孩子打小就聰明,就是不努力”
打小我就覺得自己挺聰明的,記憶力好,學東西快。
背書,總是第一個背完回家;學唱歌,別人還沒找準調,我已經可以整首唱了;就連參加演講比賽,老師也會給我做特殊安排:別人可以照着稿念,我作為壓軸必須脱稿背誦。
從小到大,我聽到老師們對我最多的評價就是:這孩子聰明是聰明,就是不肯努力。
那時,我並不明白老師們感嘆背後的惋惜,只是把這種評價當成一種榮譽:我足夠聰明,不就應該比別人少努點力嗎?
潛意識裏,我認為特別努力是一件不太光彩的事情,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意味着天分不足,所以即使我成績沒那麼好,在努力的同學面前還是有種莫名的優越感。
踏入社會後,生活的難題如期而至。
好不容易找到一份技術含量不高的工作,心裏當然是覺得屈就的,總覺得像我這樣的聰明人,應該有更大的舞台。
為了改變這種困境,我嘗試着向我的特長領域進攻,請假去參加歌唱比賽,結果海選就被刷下來了。
那次參賽的人特別多。排隊在我身後的是一位音樂學院的學生,我們聊了一會兒,彼此都覺得對方有點不可思議。
她聽説我沒有經過專業培訓,很驚訝地説:“沒學過就敢來參加這種全國級的比賽?”
而當我得知她學過6年聲樂後,更是顛覆了認知:“唱歌還需要系統地學嗎?”
我們一前一後去評委那邊清唱試音,輪到她唱的時候,我第一次感受到什麼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那種被專業碾壓的感覺,至今讓我記憶猶新。
我被淘汰得心服口服。這樣的結果也讓我正視了一個事實:我就是一個普通人,並沒有什麼天生自帶的本領。即使曾有過那麼一點點天分,在別人日積月累的努力下也是微不足道的。
記憶力再好,不認真讀書,也不會有從天而降的好成績;學東西再快,不刻意練習,依然什麼本事都沒有。
我家小孩説話晚,兩歲多才開口講完整的句子,但是,剛學會説話不久,就開始假性口吃。
這種狀態持續了差不多兩年時間,到他上幼兒園中班的時候才有所改善,只是緊張的時候還會結巴,有時候,一個字卡在嗓子眼半天出不來。
他也發現了自己的不同,有一天終於憋不住了,問我:“媽媽,為什麼別的小朋友説話不會卡,我説話老是會卡呢?”
我不知道怎麼回答,便告訴他,以後會好的,從不會説話到會説話,再到流利地説話,是慢慢練起來的,這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成長過程,只是有些人快,有些人慢而已。
沒想到,我一句無心的安慰,卻在關鍵時刻給了他無比堅定的信念。
他上幼兒園中班時,老師在班上挑了三位同學參加全校的英文演講,其中就有他一個。
短短的幾句自我介紹,對於不識字的小朋友來説挑戰難度並不低,更何況,他一緊張就會犯結巴,很難讓人不擔心。
可他卻勇敢地告訴我説,一定要認真練,練到流利為止。
他自己定了每天練習70遍的目標。每天起牀背幾遍再去學校,放學回來,從吃完晚飯到睡覺這段時間都在練習。
小朋友對數字還不太敏感,讓我幫着計數。看着他練得口乾舌燥的樣子,我很心疼,每次時間差不多了就哄他説:今天練習夠了,已經70遍了。
我們前後練習了半個月,最開始在不熟悉的地方會卡住,背熟了之後,卡頓的次數變得越來越少,一句話説完下一句就會下意識地接上來。
那次比賽他得了三等獎。我看過比賽的視頻,發揮得一般,算不上他最好的水平,但他自己很滿意。
他捧着小獎品回來時,問我:“媽媽,是不是所有事情都這樣,只要我很努力,就會變得很厲害?”
那一刻我眼淚差點掉下來。
我花二三十年才悟出的道理,在他這裏,一場不佔優勢的比賽就讓他明白了,這是件多麼幸運的事啊!
聰明,有時候只是一種錯覺。
小時候,背書的時候被誇聰明,唱歌的時候被誇聰明,並不意味着我真的智力超羣,只不過是我對這些領域更敏感罷了。
尺有所長,寸有所短,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東西,你可以把它理解為自己的天賦,但千萬不要因此而覺得自己比別人聰明。
如果你足夠努力,天賦或許能助你一臂之力;如果你從不努力,那麼天賦就是用來浪費的。
事實上,一個班裏的第一名和最後一名智力懸殊相差並不大,差距多發生在學習態度上。職場上也是如此,一個公司裏,最聰明的人未必業績會好,但最認真的人業績一定不會差。
在小圈子裏,人與人之間一點點差距就會被無限放大。如果把視線放長遠一點,橫觀整個環境,縱觀整場人生,再來看某一刻的領先或落後,就會發現它沒有那麼重要。
就像馬拉松一樣,差距是在幾十公里的持續奔跑中拉開的,你不能因為前10米的起跑快了一些,就認為自己一定會贏。
如果你覺得自己在某個領域裏領悟得比別人更快,千萬不要因此而沾沾自喜。人生這條賽道,你還要跑很遠很遠,不可能憑着一點聰明一路領先。
如果你發現自己做事總比別人慢半拍,也別急着否定自己,因為,在努力面前,聰明不值一提。
來源:共青團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