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都在問的輔酶Q10,真的可以預防心肌炎嗎?
近期,具備營養心肌作用的輔酶Q10備受關注。據瞭解,淘寶上“輔酶Q10”關鍵詞搜索量暴漲2500%,春雨君也問了身邊的朋友。不少人已經在元旦前後為家中老人下單購買該產品,那輔酶Q10真的有營養心肌的左右嗎?
今天春雨君將從醫學的角度,揭秘輔酶Q10和新冠的關係:
新冠後真的需要營養心肌嗎?
這個問題,換一個角度來問就是——新冠後會引發心肌炎嗎?
據研究表明,新冠感染後會誘發心肌炎,但概率極低。每1000人中僅有2.4至4.1人發生急性心肌炎,這項數據出自22年4月發表在國際權威心血管病學雜誌Circulation,題為“Prevalence,Characteristics,and Outcomes of COVID-1–Associated Acute Myocarditis”(《與新冠病毒相關急性心肌炎的患病率、特徵和預後》)的論文。要知道大多數急性心肌炎發生在無肺炎的情況下,常伴有血流動力學不穩定。急性心肌炎是發生在因新冠住院患者中的一種罕見併發症。
輔酶Q10究竟有啥作用?
1978年,愛丁堡大學的米切爾博士對1957年被發現的一種名叫“輔酶Q10”的物質進行研究,確切證明了心肌和體力狀態有很大一部分與人體輔酶Q10有關。米切爾博士也因此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輔酶Q10(CoQ10)是一種天然存在於人體中的物質,在心臟、肝臟、腎臟和胰腺中的含量最高。在美國,輔酶Q10作為膳食補充劑出售。輔酶Q10廣泛存在於細胞膜中,尤其是線粒體膜中,主要分佈在代謝旺盛的心臟、腎臟、肝臟和肌肉等組織。輔酶Q10在人體全身的含量僅為500~1500mg,但是卻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輔酶Q10在心臟中的含量最高,所以通常認為與心臟健康的關聯是最密切的。臨牀研究發現,每4個心臟病患者中就有3個輔酶Q10水平偏低,補充輔酶Q10能顯著改善心力衰竭的症狀、有效降低心衰病人的死亡率和住院率。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JACC)發佈的專家共識指出輔酶Q10作為營養補充劑是改善他汀類藥物誘導的肌肉症狀的有效方法。因此輔酶Q10經常被用作“輔助治療”。
那如何理解“輔助治療”這四個字?
“輔助治療”指的是在規範治療的同時再聯合輔助的治療措施,起到錦上添花的效果。所以輔酶Q10首先不能單獨用於治療病毒性心肌炎,必須要聯合必要的治療藥物使用。換句話説,在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療上,有它更好,沒它也行。
其次,雖然輔酶Q10能夠改善心肌細胞氧供,但這與預防心肌炎發生也不能劃等號。
如何補充輔酶Q10呢?
首先,可以通過攝入富含輔酶Q10的食物進行合理的膳食補充。輔酶Q10含量較高的食物包括動物心臟、肝臟、動物肉、多脂魚、堅果等。以豬心為例,75克豬心最高可提供約21mg輔酶Q10,僅能滿足人體每日所需的4%。可見,日常飲食通常只能提供很小一部分的輔酶Q10。
表:常見食物中輔酶Q10的含量
哪些人羣可以適量補充輔酶Q10:
根據上述內容和研究分析,以下人羣可以適量補充輔酶Q10:
20+缺乏輔酶Q10的人羣;
30+人羣日常養護;
健身、熬夜的年輕人;
心臟不適人羣;
服用他汀類藥物人羣;
服用高血壓藥物、華法林人羣;
服用促氧化劑類藥物人羣;
長期失眠人羣;
老年人等。
市面常見的輔酶Q10補充劑劑量從100mg/天到400mg/天不等,在實際應用中,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健康需求選擇合適的補充劑量。總體而言,人體補充輔酶Q10是安全和可耐受的。通常認為輔酶Q10的安全攝入量是1200mg/天。在多項短期試驗中高達3000mg/天的補充劑量也沒有觀察到任何嚴重的不良反應。中國保健食品原料目錄推薦輔酶Q10的每日用量範圍為30-50mg,以此作為市場準入規範,不等同於超過該劑量就會造成危害。
更多3元起新冠線上諮詢
居家防護、藥品購買
圖源:微博截圖、圖蟲創意
參考文獻:
[1]https://www.nmpa.gov.cn/so/s?tab=all&qt=輔酶Q10.
[2]《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 2018》,《成人暴發性心肌炎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
[3]巴藝潔,楊苗,孫毅,等.輔酶Q10輔助治療心力衰竭有效性的Meta分析[J].中國循證醫學雜誌,2016,16(03):311-318.
[4]《關於發佈輔酶Q10等五種保健食品原料目錄的公告》,
http://gkml.samr.gov.cn/nsjg/tssps/202012/t20201201_324007.html.
[5]Arenas-Jal M, Suñé-Negre JM, García-Montoya E. Coenzyme Q10 supplementation: Efficacy, safety, and formulation challenges. Compr Rev Food Sci Food Saf. 2020;19(2):574-594. doi:10.1111/1541-4337.12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