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媽媽讓兩歲兒子去外婆家借醬油,結果兒子犯迷糊,拎回來一隻雞!

由 撒宏才 發佈於 健康

本文轉自【央視財經】;

為遏制投機炒房,各地動作頻頻。近日,安徽合肥公佈房地產新政八條,其中,最受輿論關注的,應該是針對學區房的“限購”政策。規定同一套住房,6年內只享有學區內1個小學學位,3年內只享有學區內一個初中學位。

除了合肥,近日,北京、上海等地也相繼對學區房出手,直指學區房過熱現象。

安徽合肥:學制年限“綁定”學區房學生指標

除三個熱點區域,合肥還將17個熱點學區的學區房,納入“限購”範圍。按當地規定,市區範圍內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暫停其在這17個學區範圍內,購買二手房。

4月8日,合肥和其它四個城市,也被住建部約談。其中一條約談內容就是:及時採取針對性措施,精準調控,堅決遏制投機炒房。

安徽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局長 許道和 :這些學區房的確定主要是根據我們對房地產市場交易監測的情況來確定的,出現了一些異常交易的情況,交易的量在擴大,我們把它列為限購學區房來控制。

媒體分析稱,合肥將限購政策直指“學區房”,從而將本地房地產調控政策,又推進了一步。事實上,被“牛娃”“牛校”這些詞刺痛,所謂學區房的“供需衝突”,更多的存在於一線城市。

去年年末以來,在北京西城區、海淀區,就出現了部分學區房價格跳漲甚至連夜加價現象,從而引發不少家長焦慮。4月2日,北京市住建委,就對海淀區、西城區等價格快速上漲區域,進行了專項執法檢查。

在上月,

上海也宣佈從2022年開始,要改革中考招生辦法 ,其中最大的變化是:優質高中六成左右的學位,須統一分配,部分分配到區、部分分配到初中。也就是説,以前想上優質高中,要參與全市競爭;現在,如果一個孩子在全市成績排名並不理想,但是,他所在學校排名靠前,就可以獲得“分配到自己學校”的名額。受此影響,上海不少“學區房”的價格就出現了明顯變化。

經營貸違規入樓市:房價非理性上漲是“黑手”

去年以來北上廣深等熱點城市房價出現部分非理性上漲,市場普遍認為,部分經營貸、消費貸等流向樓市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而這也是目前三部門聯合發文,防止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的重要原因。什麼是經營貸?原本是用來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經營貸資金,是如何流入樓市的呢?

經營用途貸款 是指銀行向借款人發放的用於合法經營活動所需資金週轉的一種貸款,包括個人經營性貸款、企業流動資金貸款等,主要目的是滿足企業和個體經營者臨時性、週轉性資金需求,政策出台的本意是引導銀行的信貸資金更多流向中小微企業。

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 董希淼 :2020年疫情發生後,為支持中小微企業恢復生產,針對中小微企業和中小微企業主的經營用途貸款額度充足、利率優惠,尤其是部分面向小微企業的貸款,最低利率僅為3.5%左右,與個人住房貸款5%到6%的利率形成較大的價差,也誘使部分購房者轉向申請經營用途貸款來購買房產。

經營用途貸款進入房地產市場比較典型的做法是:購房者找墊資方墊資,先全款購買房產;然後註冊公司,以房產作為抵押,申請經營用途貸款;經營用途貸款放款後,將墊資部分歸還墊資方。專家表示,在這個鏈條上,部分房產中介、貸款中介誘導、協助購房者包裝材料、申請貸款,與銀行從業者串通合謀,是背後的推動力量之一。

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 董希淼 :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已經產生多方面問題。一定程度上擾亂房地產調控大局,容易引發局部房地產市場過熱,也影響公眾對房地產市場預期。本應流向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資源被擠佔,影響宏觀政策實施的效果,加劇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

不僅如此,專家表示,對居民個人來説,用經營用途貸款購買住房,也推高了居民的槓桿率和負債率,一旦房地產市場或政策發生較大變化,還可能導致債務危機。

上海:已發現123筆貸款涉嫌違規進入樓市

從三部門聯合發佈通知,要求防止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到現在,近兩週時間過去了,各地金融機構自查排查的調查結果如何?

7日晚,上海銀保監局發佈消息:自3月1日開始,上海銀保監局選取轄內16家銀行開展了經營貸、消費貸違規流入房市專項稽核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截至目前,上海本次監管稽核調查已發現123筆、3.39億元經營貸和消費貸涉嫌被挪用於房地產市場,同時還發現部分銀行首套房認定不準確、數據填報不規範以及外部“助貸”機構違規問題突出等情況。

作為房地產的熱點城市,杭州近期也加大了對房地產領域的違規現象的整治。記者從浙江省銀保監局瞭解到,針對房地產領域的一系列違規現象,浙江已經對轄區內重點機構進行了排查、約談以及處罰。

浙江省銀保監局二級巡視員 張有榮 :去年四季度以來,我們在檢查過程當中發現的銀行涉及的違規問題,到目前為止我們總共已經開出了19張罰單,金額也是超過了1500多萬元。這個處罰涉及到17家機構,同時還涉及到對17家機構當中的違規的當事人實施了雙罰的處理。

記者注意到,對於各地已經發現的問題,監管部門也毫不手軟。近期多家銀行因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等案由受到處罰,其中不乏超百萬級罰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