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性早熟和這些食物有關?
真正該當心的,是最後兩個危險因素!
催熟的水果會讓孩子性早熟!
反季節果蔬會引起孩子性早熟!
常喝豆漿會導致孩子性早熟!
兒童喝蜂蜜容易性早熟!
吃速生雞會導致孩子性早熟!
……
近年來有關“性早熟”的話題日益受到家長關注,朋友圈裏更是時時流傳着各種食物與性早熟的説法。性早熟真能“吃”出來嗎?上面這些蔬果、豆漿、雞肉真的會讓孩子性早熟嗎?
日前,在中華醫學會第二十五次全國兒科學術大會上,來自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的齊可民教授對此進行了深入淺出地講解,趕緊一起學習一下!
性早熟,多早算早?
在判斷孩子是否因為各種食物導致性早熟之前,問一句:你真的知道性早熟嗎?
性早熟是指男孩在9歲前,女孩在8歲前出現第二性徵發育,比如乳房發育、陰莖變長、睾丸增大、陰毛和腋毛生長、長喉結、長鬍須、聲音改變等。其發病率為1/5000~1/1000。
1
吃得太過營養,容易性早熟?
青春發育期是人軀體和性發育的重要階段,營養是影響青春發育啓動和維持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今,每個孩子都是家裏的寶貝,自然是什麼好吃、什麼看着營養就投餵什麼,於是“小胖墩”也多了。再一看周圍,好像性早熟的孩子也越來越多了。難道,吃得太好反倒害了孩子?
説對也不對,因為兒童的肥胖/超重與青春期啓動提前存在性別差異。國內外多項研究都發現,高BMI的女童可能月經初潮更早,提示BMI與女童的青春發動時相之間存在關聯。但是,男童肥胖與青春發動時相的關聯尚不明確,且存在爭議。
但不管怎麼説,太胖肯定是不好的。除了性早熟,肥胖的危害還需要多説嗎?
(好吧,如果你還想聽:過度肥胖不僅影響形體,還與高血壓、血脂異常、冠心病、缺血性腦卒中、糖尿病、乳腺癌、直腸癌、前列腺癌、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痛風、下肢浮腫、腰腿關節疼痛及骨質疏鬆等多種疾病密切相關。)
2
黃鱔又大又肥、肉雞長得快,都是用了激素,會導致性早熟?
冤枉啊!
動物性激素在食物(主要是肉類)、人乳、牛乳等中少量存在,但不會導致性早熟。
至於我們餐桌上看到肥美的黃鱔、雞肉,那是優良品種以及良好養殖技術的功勞,可不是因為餵了激素。
且不説我國嚴禁食用激素類藥物用於動物促生長(已批准的激素類藥物主要用於治療種畜繁殖和產科疾病);如果用了性激素,反而會使黃鱔、肉雞等的死亡率和畸形率增加、體色不正常(增加成本,又得不償失)。
3
豆漿中含有雌激素,常喝會導致性早熟?
黃酮類(包括大家熟知的、主要來源於大豆的“異黃酮”)、木質素類、香豆素類植物雌激素存在於大多數植物中,可以促進植物生長、發育、開花、結果和抗菌防病。但能促進植物生長,可不代表也能促進孩子生長,引發性早熟。
植物雌激素與人體雌激素結構相似,可以與我們體內的雌激素受體(estrogen receptor,ER)結合,發揮雌激素樣作用。但它同時具有激活和阻斷雙重效應——在體內雌激素水平較低的情況下發揮類雌激素樣的作用;在體內雌激素水平較高時的情況下發揮抗雌激素的作用。
而且,即使發揮作用,人家的力量也很弱。因為其結合激素受體的能力是我們人體雌激素的1/1000~1/10000。
如果還想看更嚴謹的研究論證,這裏也有:
一項研究顯示:2%的嬰兒在4個月內食用過大豆配方,而這些嬰兒月經初潮的平均年齡值為12.4歲,相對未食用過的12.8歲,略有提前。
但另一項研究中:嬰幼兒期的大豆配方餵養對嬰幼兒生長髮育及其成年後的健康和生殖無影響;與青春期發育提前無關。
而在兒童中的研究發現:兒童青少年月經初潮年齡與大豆製品攝入量的多少,沒有關係!
總之,大豆製品是否引起性早熟,在嬰兒期尚有爭議,不推薦食用;但在兒童青少年期,可以肯定地説:不會引起性早熟,放心喝豆漿吧!
4
聽説蜂蜜有引起性早熟的風險,怎麼破?
近年來,蜂蜜、蜂王漿等產品越發成為大家喜愛的“好東西”,與此同時,相關的“激素論”也流傳開了。
先來看看這些“好東西”裏面都有些什麼:
蜂蜜:糖類、蛋白質和氨基酸、礦物質、維生素(B族為主)、有機酸、酶類、植物雌激素(微量)。
蜂王漿:蛋白質和氨基酸、脂肪、糖類、礦物質、維生素(B族為主)、核苷酸、類固醇激素(17-羥固酮、17-酮固醇、腎上腺素和皮質激素、雌二醇)(微量)。
花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族為主)、礦物質、核苷酸、酶類、木質素、黃酮化合物。
蜂膠:黃酮類化合物(71種)、芳香酸和芳香酸酯類化合物(59種),以及氨基酸、萜烯類、常量和微量元素。
可以看得出,除了蜂王漿,其它蜂類產品中的“激素”,其實都是植物雌激素——植物雌激素與性早熟,請看上一問。
食用蜂蜜真正的隱患是含糖量太高!同時蜂蜜中含有肉毒桿菌,1歲以下的寶寶胃腸道功能尚未發育成熟,攝入蜂蜜可能引起中毒。
而蜂王漿中的性激素——平均1g蜂王漿中可檢測到雌二醇4.17ng、孕酮1.17ng、睾酮1.08ng,遠低於我國性激素檢測標準100.00ng的檢測下限,距離發揮人生理活性的劑量更是遙遠。
事實上,同為動物性食品,我們每天接觸的豬牛羊肉、蛋、奶的性激素含量遠遠高於蜂王漿中的含量,是蜂王漿性激素含量的數十至數百倍,我們不也每天放心、安全地吃着嘛!
不過話説回來,雖説蜂王漿中的性激素洗脱了嫌疑,但近年來研究又發現蜂王漿中的有機酸及活性蛋白具有一定的性激素樣作用,可以活化雌激素受體,增強雌激素作用。再加上其本身成分複雜,因此並不建議14歲以下的兒童及青少年食用蜂王漿哦。
5
反季節蔬果、催熟的蔬果會引起性早熟?
通常人們對“植物激素”的功能定義就是“催熟”,最典型的是頂花帶刺的黃瓜、催熟的熱帶水果、膨大劑催大的草莓、西瓜和反季節蔬菜等。但嚴格來講,產生這些效果的應該叫植物生長調節劑。
植物生長調節劑,是人工合成的外源性植物激素,目的是提高產量、改善品種、促進早熟、延長保鮮期等。其分類除了催熟劑,還有保鮮劑、矮化劑、生根劑、脱葉劑、抗旱劑等等。
但它們一般僅對植物生長成熟起調節作用,對高等動物(包括人)的毒性較低,使用時比較安全。同時使用時劑量微少,殘留量低,對農產品和環境影響也小。
家長們真正需要擔心並避免的是食物被污染加入的成分——內分泌干擾物。
環境內分泌干擾物具有獨特的直接或間接作用於機體的生物特性,對兒童正常的生長髮育產生促進作用或延遲作用,表現為性發育提前或延遲,為性早熟發病的重要病因之一。
當前被廣泛研究的包括農業中的有機氯殘留和塑料加工業中的雙酚A、鄰苯二甲酸酯。
6
農藥殘留超標會導致性早熟。
除了社會經濟、營養、心理等因素外,有機氯農藥的暴露是性早熟發生的重要原因。
來自瑞典、丹麥、比利時等國的研究發現,被收養或移民來自發展中國家兒童的性早熟發生率是本土兒童的50~80倍,血液DDT(雙對氯苯基三氯乙烷)、DDE(二氯二苯二氯乙烯,DDT的降解產物)濃度是本土兒童的10倍以上。
而農藥污染物廣泛存在自然界中,目前DDT及DDE在發展中國家仍有使用,DDE分解代謝慢,即使在一些國家被禁用後,由於過去大量釋放農田,至今在土壤、水及植物中的含量仍然較高。而當前兒童性早熟的發病與之有密切關係。
因此,我們的家長,在給孩子選擇食物時就更要關注“安全”這一方面了。
7
增塑劑(雙酚A、鄰苯二甲酸酯)會導致性早熟。
雙酚A(BPA):4,4’-二羥基二苯丙烷,是聚碳酸酯、環氧樹脂等多種高分子材料的原料,被廣泛用於生產化工產品和食品相關產品,如塑料製品、食品包裝材料及容器。
研究顯示BPA與性早熟存在聯繫,特別是中樞性性早熟和2月~4歲的單純性乳房發育關係密切。
自2011年6月1日起,我國已禁止生產、銷售聚碳酸酯嬰幼兒奶瓶和其它含BPA的嬰幼兒奶瓶。用於生產其它食品包裝材料、容器和塗料的BPA,其遷移量應當符合相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限定量。
鄰苯二甲酸酯(PAEs):是一類重要的有機化合物質,主要用作塑料的增塑劑,增大產品的可塑性和提高產品的強度,也可用作農藥載體,或是驅蟲劑、化妝品、香味品、潤滑劑和去泡劑的生產原料。
對2019年前的39項研究分析發現,高劑量鄰苯二甲酸酯的暴露與性早熟或發育延遲有關(可使乳房、陰毛、月經初潮和睾丸發育提前或延遲)。
那麼我們的家長要如何避免這些含增塑劑的塑料製品呢?看好成分表,為孩子選擇安全的塑料製品是很重要一方面。
當前我國的塑料製品根據材質,主要分為1~7種(塑料瓶底部的數字分別代表不同的材質):
1號(聚乙烯對本二甲酸酯,PET):常用作礦泉水瓶、飲料瓶材料,不可裝熱水和加熱,循環使用不超過10個月。
2號(高密度聚乙烯,HDPE):常用作藥瓶、洗護用品容器材料,不可盛裝食品,不可循環使用。
3號(聚氯乙烯,PVC):常用作雨衣、建材、非食品用容器等材料,不可裝食品,加熱會有毒氣產生,不可循環使用。
4號(低密度聚乙烯,LDPE):常用作保鮮膜、塑料膜材料,不可加熱。
5號(聚丙烯,PP):常用作水桶、食品用容器材料,可微波爐加熱,可循環使用。[ 目前奶瓶使用的主要就是PP、PPSU(聚亞苯基碸樹脂)材質,不含BPA。]
6號(聚苯乙烯,PS):常用作建材、玩具、碗裝泡麪盒、快餐盒等材料,不可微波爐加熱,不可盛裝橙汁等酸性飲料。
7號:包含種類繁多,具體情況還需參考進一步説明,其中聚碳酸酯(PC)常用作水壺,但不可加熱。
參考文獻:
1.梁雁,應豔琴,羅小平.兒童性早熟診斷和治療中應該重視的問題[J].中華兒科雜誌,2011,049(006):401-404.
2.陳伊凡,胡福良.蜂王漿的性激素樣作用[J].中國蜂業,2015,66(06):46-49.
3.楊利.環境內分泌干擾物與兒童性早熟[J].實用兒科臨牀雜誌,2012,27(20):1551-1553.
4.胡曉宇, 張克榮, 孫俊紅,等. 中國環境中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合物污染的研究[J]. 中國衞生檢驗雜誌, 2003, 013(001):9-14.
本文首發:醫學界兒科頻道
報道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 齊可民教授
本文整理:醫學界NCCPS 2020報道組-火鍋
責任編輯:李小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