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説睡眠和飲食、運動是構成人們健康生活的三大基石,但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入睡困難、睡眠時間短、眠淺多夢甚至徹夜難眠等失眠症狀正困擾着許多人,如何健康睡眠成了大家日常關心的問題,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臨牀基礎醫學研究所門診部主任、教授趙靜從中醫角度解讀了健康睡眠的密碼。
失眠的病機病因
趙靜教授介紹説,在中醫學中,失眠一症,通常以營衞失和、陰陽失調為最主要的病理機制,即機體內在的氣血不足、臟腑功能失調造成失眠。同時在中醫臨牀醫學中,還有如情志失調、病後體虛以及飲食不節等病機病因引起的失眠。
情志失調指人情緒過激或者是持續不減導致臟腑精氣、陰陽功能的失常,氣血運行失調,大喜、大驚、大悲、大思、大怒、大恐等致使過喜傷心、過悲傷肺、過思傷脾、過怒傷肝、過恐傷腎等,繼而誘發失眠。例如在臨牀中,常見更年期女性因情志疏泄失衡、氣機不暢而發失眠之症。再如,不少人表示“陽康”後出現應激性失眠,調查顯示,新冠疫情期間存在抑鬱情緒的人羣佔比高達27.9%,存在焦慮情緒的人羣比例為31.6%,對於中醫來説,此皆由氣機疏泄失常,臟腑功能失調,氣血不和,陰陽失調,最終引起失眠症狀。
趙靜教授介紹,“一類人是本身患有心臟病、肺部疾病、高血壓等疾病,他們常常會出現心慌、胸悶、氣短,同時由於躺下後心功能下降,這些症狀均會影響睡眠質量,最終導致失眠。另一類人則是自身體質存在‘陰虛火旺’的問題,陰陽失調導致失眠的出現,若是再有慢性疾病、情志波動等,失眠困擾也更容易出現。”
介紹引起失眠的病因病機時,趙靜教授還提到“胃不和則卧不安”,胃不和是指腸胃出現不適,胃部沒有及時排空,假如晚上吃得太多,氣就會受到中焦阻隔,陽氣不能上輸於腦,便容易出現胃不和則卧不安的現象。
中醫如何防治失眠
在對於失眠的防治上,趙靜介紹道,其多為人體陰陽失調所致,因而在治療上,醫生在整體觀念的思想指導下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辨證論治,在補虛瀉實,調整機體內在氣血陰陽的基礎上,加以安神定志的中藥,若是心理性失眠、頑固性失眠也會藉助有效的心理疏導或採取中西醫結合的方式進行治療。同時除藥物治療外,趙靜也介紹了一些非藥物療法。
針對心理狀況的改善,人們可以藉助八段錦、易筋經、太極拳等運動療法,通過身體運動配合呼吸而達到調整舒緩情緒、穩定內心的效果,從而進一步改善睡眠,提高睡眠質量。或是藉助五臟對應五音的音樂療法,跟隨音樂節律調整呼吸,閉目養神,提高睡眠質量。
針對健康狀況的療法,常見的有食療、香薰或是通過針灸、艾灸、推拿等方式疏通經絡、補益氣血、平衡人體氣血陰陽,在日常的穴位按摩中,人們也可多借助安眠、四神聰、神門及三陰交等穴位的按摩改善失眠問題。
(劉希萍、李雲寧、黨迎迎對本文亦有貢獻)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