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北京晚報微博】;
近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急診科連續收治中暑病人,其中兩名患者達到中暑最嚴重階段——熱射病。經過全力搶救,一名患者已經甦醒,另一名則仍未脱離危險。
三伏天是一年中氣温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時段。“入伏”後,全國多地進入持續高温模式。 近幾日,北京市大部分地區最高氣温達35攝氏度左右,市氣象台8月5日繼續發佈高温黃色預警信號,提示相對濕度較大,體感悶熱,注意防範。
病例1:環衞工人抽倒在醫院門口
56歲的王師傅是一名環衞工人,負責展覽路街道的環境衞生。這周他的工作時間集中在5時到11時、14時至16時。
3日8時許,正騎着小黃車的王師傅來到人民醫院北門附近時慢慢停下來,幾分鐘後出現站立不穩,並突然向左側倒下,“掛”在防護欄上全身抽搐起來。
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董桂英恰巧路過,急步跑去檢查患者生命體徵。“當時他的呼吸、心跳都有,意識喪失,皮膚温度非常高,我用手去觸摸他,是一種灼燒的感覺。”借多年的救治經驗,董桂英第一時間判斷——他中暑了。醫生立即撥打搶救室電話,同時解開他的衣釦,用手中的冰鎮礦泉水放在頸部大動脈上降温。
接到電話,急診科搶救區護士長王秋帶着值班醫生和3名護士,立即趕往出事地點。幾人合力將“大個頭”昏迷不醒的王師傅抬上平車,奔向急診。此時,王師傅的體温顯示42攝氏度,呼吸快,心跳達每分鐘130次。
快速降温是與熱射病搶時間至關重要的治療措施,若能在半小時內讓患者核心温度降至40攝氏度以下,同時補液糾正電解質,可以儘量避免對大腦神經的損害,大大提升患者的存活率和預後效果。該患者在處理一個小時後,體温即降至39.攝氏度,隨後體温繼續下降。
經過8個小時急救,王師傅清醒了,體温降至37.5℃。48小時後,他恢復如常,出院回家了。對在醫院門口暈倒前後的過程,他“失憶”了。他的同事和家人都感到慶幸,“幸好在醫院附近發病,得以第一時間發現和救治。如果病情耽誤了,想想都後怕。”
病例2:七旬老人足不出屋也發病
4日0時許,一輛急救車疾馳至人民醫院,一位74歲老人被推進急診。
此時老人已毫無意識,雙側瞳孔對光反射遲鈍,按壓眼眶毫無反應(壓眶反射),體温40.5攝氏度,少汗,血壓高,脈搏每分鐘170次,雙側小腿以下皮膚出現花斑,手腳冰涼。
老人患高血壓、高血脂多年,即使炎夏也從來不用空調,日常還會在短袖外加個夾層馬甲。這次出現異常情況已有三天,原本生活能夠自理老人出現了乏力、倦怠、焦慮煩躁、不愛説話、不想吃飯、愛睡覺等表現。兩天前出現尿便失禁、叫不醒的情況,老伴兒才發現不對。
進一步檢查發現,老人出現橫紋肌溶解、肝臟損害、凝血功能異常等臟器功能衰竭。“經過一晚的救治,雖然體温有所下降,但患者中暑時間過長,已經出現全身多臟器功能衰竭。”急診科副主任醫師餘劍波説,患者已轉至重症監護病房,並採取血液淨化等手段繼續救治。經過一天一夜的搶救,目前老人甦醒了,但病情仍舊危重。
專家提醒:熱射病不是室外“專利”
人民醫院的專家介紹,熱射病通常容易發生在夏季高温並伴有高濕的天氣。因為在高温情況下,人體主要依靠出汗和水分蒸發散熱,而高濕狀態下,熱量不能及時散出。
常年在户外幹體力活的王師傅屬於勞力型熱射病。專家提示:對於體力勞動者,要關注天氣預報,遇到高温高濕天氣,應儘量避免長時間呆在户外。環衞等特殊工種在做好户外防護的同時要及時補水,一旦出現發熱、頭暈、噁心、呼吸心跳加快等不適症狀時,要暫停工作,到陰涼處休息。如症狀不見好轉並加重,要及時就醫,或撥打120急救電話。
公眾常有誤區,認為在室內不會發生熱射病。其實有一類非勞力型熱射病,常見於年幼、孕婦、老年體弱者。這類人羣因中樞體温調節功能不完善或減退,致使散熱功能障礙,皮膚往往乾熱無汗。高温天兒裏,室內悶熱、通風不足,僅憑電扇難以到達降温效果,加之老人多伴有數種基礎病。因此,在臨牀上,老年人中暑的並不少見。
專家建議:
炎熱高濕天氣可適當開空調,温度設定在26攝氏度上下,同時可調至除濕功能增加舒適度,並避開老人卧室,不要直吹。
(北京日報客户端 記者孫樂琪 通訊員 鍾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