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輔食原來有這麼多“誤區”,你知道嗎?
對寶媽來説,走過最長的路,不是寶爸追求時的套路,而是疲憊又狼狽的哄睡之路、艱辛又費心的餵養之路……
寶寶滿6月齡後,“輔食副本”正式開啓。“吃”是頭等大事,輔食之路免不了坎坷障礙,一不小心就誤入各種坑。
下面這些餵養誤區,可別中招了!
❌“看把孩子饞的!早點加輔食吧~”
看大人吃飯,寶寶也跟着砸吧嘴,眼睛直勾勾盯着飯碗,口水流得好長……
這時,爺爺可能會拿個筷子沾點菜汁讓寶寶“嚐嚐”,奶奶則一邊幫娃擦口水一邊旁敲側擊地催促“那誰誰誰家的娃,早就吃輔食了,長得可壯了”,你看着伸出手使勁往餐桌夠的小饞貓,難免動搖:算了算了,趕緊加輔食吧。
Stop!
世界衞生組織(WHO) 建議健康足月出生的寶寶添加輔食的最佳時間為母乳餵養滿 6 個月;部分發育快的寶寶可以稍微提前引入輔食,但不能早於4個月(17周),最遲不要晚於26周。
- 小嬰兒的消化系統還不成熟,過早添加輔食,容易引發胃腸不適,也會增加感染、過敏等風險,長大後還容易肥胖。無論是米湯、果水,還是其他固體食物,4月齡前一律不能添加!
- 但寶媽也不要仗着“奶多任性”,遲遲不給寶寶添加輔食哦!因為嬰兒滿6月齡後,純母乳餵養已無法再提供足夠的能量,以及鐵、鋅、維生素A等關鍵營養素,必須在繼續母乳餵養的基礎上引入各種營養豐富的食物。如果寶寶太晚添加輔食,會增加一些重要營養素缺乏的風險,還可能造成餵養困難,增加食物過敏風險等。
❌“買什麼米粉?米湯、蛋黃,更有營養啊!”
“米湯有營養,又好消化,xxx小時候親媽沒奶水,就是喝米湯長大的!”
“蛋黃含鐵多,快給孩子吃吧,你可不知道這土雞蛋多難找!”
精選好米煮米湯,用老母雞下的土雞蛋蒸蛋黃,好像怎麼聽都比買來的嬰兒營養米粉更安全更放心?
NONONO~寶寶的第一口輔食,首選強化鐵的嬰兒米粉。
米湯其實基本都是水,營養少、能量密度低,還會佔寶寶的胃,影響其他營養的吸收。
蛋黃中的鐵屬於非血紅素鐵,吸收效果差。但雞蛋確實有營養,可以在寶寶接受了強化鐵米粉、肉泥等輔食之後再嘗試蛋黃哦!
❌“輔食太清淡了吧,加點鹽加點糖寶寶更愛吃~”
當你手忙腳亂,照着輔食書做好了輔食,虔心地為小祖宗奉上,不料他卻不怎麼賞臉,沒吃兩口,就把你的心血丟得到處都是。
你忍住怒火:你不吃老孃自己吃!嘗一口,哎呀,這麼寡淡,怪不得寶寶不吃,果然還是要加點鹽或糖吧?
別別別!1歲內寶寶的輔食,不用需要加鹽或糖,像醬油、醋、味精、番茄醬等其他調味料也不能加,保持原味即可。
- 過早添加鹽,容易讓寶寶養成“重口味”, 還會給寶寶腎臟帶來負擔,增加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 過早添加糖,容易讓寶寶偏愛甜食,增加齲齒、肥胖,甚至是糖尿病等風險。
記住:
1歲內寶寶的輔食不要添加糖、鹽,1-2歲幼兒的食物也應該遵循少糖、少鹽的原則。
❌“輔食要吃軟爛的,不然嚼不動,還不好消化!”
有些媽媽以為“輔食=泥糊類食物”,買米粉一次囤夠吃半年的量,自己動手不是果泥菜泥就是糊糊。
試試麪條?寶寶喉嚨小,咽不下吧?
嚐嚐肉絲?寶寶牙都沒出齊,嚼不動吧?
這想法可不行!輔食添加初期,更多是為了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精細動作和手眼協調能力。因此要循序漸進調整輔食的質地,來適應寶寶的咀嚼能力發展,由稀到稠、由細到粗,從小顆粒到大塊,從小片到大塊……
通常6-7月齡的寶寶可以吃泥糊狀的食物(如米糊、菜泥、果泥、魚泥),8-9月齡可逐漸過渡到軟固體食物(如碎菜、肉末);10-12月齡時,可以逐漸進食固體食物(硬度可以參考吃香蕉的感覺)了。
❌“都能吃粥吃菜了,還吃什麼奶啊?”
美食當前,寶寶的吃貨本性就一覽無遺了。媽媽一看,喲,寶貝很喜歡吃輔食啊,既然適應得這麼好,不然直接只吃輔食、斷了母乳算了?
千萬別!
要知道,輔食之所以叫“輔”食,就是因為它只是作為輔助存在啊。寶寶1歲前,喝奶才是正事!光吃輔食是無法滿足他的能量和營養需求的哦!
- 奶的首選當然是母乳。寶寶滿6月齡後,仍應繼續母乳餵養,並逐漸引入各種食物,母乳餵養可以持續到2歲甚至更久。如果不能母乳餵養或母乳不足,應尋找合適的配方奶“接力”,延續母愛。
- 6-12月齡寶寶的喝奶量和輔食如何安排?
其實,輔食承載的不僅僅是寶寶的營養需求,還有進餐習慣的養成、咀嚼吞嚥能力的鍛鍊、情感需求等。
只要寶寶吃得健康,吃得科學,吃得開心,咱當媽的,再辛苦,也甘之如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