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孩子的這幾個敏感期,都是成長的“飛躍點”

由 時愛蘭 發佈於 健康

圖片來源:網絡

最近一個朋友憂心忡忡地和我説,她兒子樂樂4歲了,鄰居家的孩子和他一樣大。

他們平時總在一起玩,可是鄰居家的孩子總是欺負樂樂。

比如,樂樂剛買的玩具他就要玩,不給他,他就大哭。

現在基本都是他讓樂樂幹什麼,樂樂就幹什麼,從來不拒絕。

我問:“那樂樂自己願意嗎?”

她説:“樂樂也不願意,那孩子叫他去他家玩,樂樂不想去,但也會去。

那孩子還經常在玩的時候出手打人,樂樂也不還手。

還有,那孩子想要玩什麼遊戲,樂樂本是不想玩的,但也勉強陪他玩。”

鄰居家的小孩不就是我們口中的熊孩子嗎?

可是樂樂為什麼還堅持和他玩呢?

據樂樂自己説:“我怕我不陪他玩,他生氣就不和我玩了。”

樂樂“忍辱負重”地和熊孩子一起玩,是樂樂性格懦弱嗎?

如果瞭解孩子的敏感期,你就會知道,並不是。

圖片來源:網絡

很多家長都覺得敏感期是0-3歲的孩子的事情,

什麼啃手啊,扔東西之類的。

其實,孩子的敏感期是階段性的,會持續很久,

一般專家給出的敏感期時間表都到6、7歲左右。

今兒,咱就一起梳理一下孩子的敏感期。

口腔敏感期(4~24個月)

孩子在學會用手探索世界之前,口腔會在一定時期內扮演一個探索工具的作用,這個時期,就是所謂的口腔敏感期。

一般來講,大多數孩子的口腔敏感期都會出現在4個月~2歲這一階段,

在這個時期裏,孩子喜歡把所有觸手可及的東西放進嘴巴里品嚐,以此感覺物體的味道、質地、性狀等等,並以此建構着對這個世界的認識,並獲得心理的滿足。

圖片來源:網絡

根據觀察,兒童敏感期被延誤後,有的敏感期因為孩子年齡已大而不再出現,但有的敏感期卻總要出現,如口腔敏感期。

如果家長不瞭解孩子的這一敏感期,常常會阻止孩子的“探索”行為,那孩子的這一敏感期就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即使到了三四歲,孩子還常常會偷偷地把物品放到嘴裏“嘗。

口腔敏感期沒有被滿足的孩子,這些孩子的身上都存在很多共同的缺點:

搶別人的食物、隨便拿別人的東西、注意力總是固定在食物上而不能集中精力學習。

所以,當孩子的口腔敏感期來臨時,家長一定不要阻止他們用口去“探索”的“工作”。“探索”可以讓孩子的探索心理得到最大程度的滿足,從而儘快使他們的口腔敏感期結束。

叛逆敏感期(1.5~3歲)

這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標誌着人類萌系幼崽向智人的轉變的第一步。

這個時候孩子自我意識爆發,好奇心強,每天都是哲學三問:

圖片來源:網絡

我是誰?

我能幹嘛?

為什麼我要聽你們的?

還有日常表現是這樣的:

讓往東偏往西,“不要不要”掛嘴邊;

自己的玩具不分享,別人的玩具硬要搶;

一意孤行,撒潑打滾...

孩子會嘗試用言語和行動挑戰大人的權威,來證明自己不是一個baby,並樂此不疲。

此階段大概會從1歲半持續到3歲,時間長短和爹媽怎麼應對相關,如果處理得不好,這種叛逆會深入骨髓影響到三歲甚至到小學。

可怕的兩歲叛逆期是寶寶成長的必經之路。

到了兩歲,寶寶開始有了意識,有了自己的主見,凡事不再喜歡聽從安排。

不過和小寶貝對着幹可不是什麼上策,想要把叛逆的小惡魔收拾得服服帖帖,還得靠智慧!

圖片來源:網絡

①這個年齡階段的寶貝已經意識到自己的權力,希望自己能夠當家做主。因此讓寶貝自己拿主意非常重要。

爸爸媽媽可以給寶貝們提供2-3個選擇,比如讓他來選擇今天吃什麼,穿什麼,黃色牙刷和粉色他更喜愛哪個?

這既給了寶寶當家作主的感覺,又避免了他隨心所欲地做決定。

② 對於無法更改、重來的事情,那就耐心地陪着他執拗地哭一陣。

潛移默化地告訴孩子在規矩中的變通。

語言敏感期:0-6歲

這是一個年齡跨度最長的敏感期,也是智力發展最重要的表現。

研究發現,語言功能區優先在大腦左半球發育,0~3歲是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也是兒童語言學習最重要的時期。

圖片來源:網絡

大範圍來説孩子在0--6歲都屬於語言敏感期,而0-3歲是敏感期中的黃金期。

語言敏感期的幾個階段:

語言的吸收期(0-2.5歲) :從咿呀學語到開始模仿,孩子對各種聲音感興趣,像海綿一樣吸收環境裏的各種語言。通過觀察成人的嘴形來獲得語言、語調和節奏;

語言的爆發期(2.5-4歲) :每時每刻都在不停的説,不斷地重複模仿大人的話;

自我語言期(3-4歲) :喜歡自言自語,自己講故事,愛説悄悄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

語言與思維脱節期(3-4歲) :語言的儲備跟不上他們思維的發展速度,容易有點小結巴;

詛咒語言的敏感期(4-5歲) :喜歡説髒話或者詛咒,通過這些語言來體驗語言帶來的力量。

語言敏感期,家長這樣做就對了:

圖片來源:網絡

① 多跟孩子説話,多講故事,多給語言刺激和鼓勵,累積自然會有質變。

② 避免總是簡單地重複孩子的話,要擴充他們説句子的能力。

③ 對説話晚的孩子不要過度討論、嫌棄,否則只會加重孩子負擔。

秩序敏感期(2~4歲)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最讓廣大父母心塞煩躁的,相信一定是孩子間歇性發作的無理取鬧、耍脾氣。

拿東西一定要他指定的人來拿,否則,哭!

穿鞋子一定要先穿右腳的,否則,鬧!

玩具一定要放在固定的“家”裏,否則,吵!

尤其是一些執拗的熊孩子,只要一哭起來,根本不聽大家的話,威逼利誘四員猛將紛紛敗下陣來,那哭聲真是……!

圖片來源:網絡

但是,冷靜下來想想,孩子的這些“無理取鬧”真的“無理”嗎?

並非如此。其實這是孩子在維持自己的“秩序感”。

秩序敏感期的關鍵時間段,一般在2~4歲,但不是絕對的,根據每個孩子的生長髮育與心智發育速度來決定,這一時期幼兒對事物的秩序有強烈的需求,對物體的擺放空間或生活起居習慣等順序的適應性,又分為內部秩序感和外部秩序。

內部秩序,是指幼兒對自己身體的不同部分和相對位置的感知與理解,察覺自己手腳的位置不停的活動來探索自己身體的過程。

外部秩序感是指幼兒對外部世界存在的規律和關係的感知與理解,例如幼兒在玩遊戲的時候,看到活動室裏的玩具擺放的位置不對或者不整形,就會強烈要求恢復原樣,有時甚至大哭大鬧直到玩具歸位為主。

內部秩序和外部秩序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兩者有機的結合才能更好的促進幼兒的發展。

秩序敏感期,家長這樣做就對了:

圖片來源:網絡

① 我們儘量為孩子提供一個整潔有序的生活環境。比如將物品擺放的位置固定下來,尤其是衣服、鞋子、水杯等孩子經常接觸的東西每次都放在孩子熟悉的位置上。

② 既然孩子喜歡每天按照一定的順序做事情,我們就把這套日常程序固定下來,在特定的時間做特定的事情,建立規律的生活作息。

人際關係敏感期(4~6歲)

人際交往敏感期在孩子4歲到6歲。

表現是孩子們的交往從原來的拉扯、搶奪、肢體反應到現在的一對一交換玩具和分享,孩子們會尋找相同興趣的夥伴並開始相互依戀,從和許多小朋友玩到只和一兩個小朋友交往,孩子有了自己的獨立社交圈。

他們與夥伴相處有獨佔性,不希望夥伴與自己之外的其他人玩,當夥伴不順從自己意願的時候,還會出現排斥或者“絕交”的表現,當然所有的表現都是暫時的,很快孩子們又在一起了。

圖片來源:網絡

此時期的教育建議是引導孩子觀察學習夥伴的優點,學會感謝夥伴的幫助,同時也要主動幫助夥伴,這樣的人際關係才會穩固發展。

文章開頭的案例中,樂樂小朋友就處於人際關係敏感期。

他渴望朋友,並且百折不撓地去交朋友。

對於這個階段的小朋友很享受和朋友的互動,比如他們會交換彼此喜歡的玩具,會用零食做“誘餌”換來新的朋友。

總之,他們會身體力行地發掘交往的含義,並且積累、整合成自己的人際關係。

人際交往敏感期,家長這樣做就對了:

在這個敏感期,家長應該給孩子獨立的空間,讓孩子獨自解決他們之間的問題,父母最多也就是一個聆聽的角色。

圖片來源:網絡

孩子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是他們的權利和自由。

情感敏感期(4~6歲)

如果寶寶突然變得像小時候那樣對媽媽黏黏糊糊的,不想讓媽媽去上班,不想上幼兒園,就想跟媽媽在一起,去幼兒園的時候一遍遍要求媽媽答應早點來接,要是媽媽去晚了,就會傷感的、委屈的哭;

如果媽媽批評一句,就會想不能碰的情感瓷娃娃一樣,很傷心,會説‘媽媽不再愛我了’,甚至媽媽只是指出危險,比如不能爬窗台,寶寶也會哭,認為媽媽是在批評他,不喜歡他了,

這就是情感敏感期在搗鬼!

4~6歲的孩子情感世界就會被父母喚醒,他對情感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認知。

圖片來源:網絡

所以,他就特別喜歡跟媽媽和爸爸在一起,感受來自父母的愛與温暖,就會變得特別黏人,甚至把爸爸媽媽獨佔,不允許別人分走一點。這其實是孩子情感萌發的表現。

情感敏感期,家長這樣做就對了:

父母不應該否定孩子的情緒,要理解孩子,關愛孩子,這樣才能幫助孩子驅除內心或真實存在或根本不存在的委屈。

② 父母一定要理解孩子,儘可能地滿足他的心理需求。比如當孩子晚上睡了一會去找媽媽抱時,如果媽媽滿足她,孩子的心理需求也得到了滿足。

敏感期就是有這樣的魔力,讓孩子不受控制,十分執着,並且極具耐心地去完成他要做的事情。

圖片來源:網絡

所以瞭解孩子的敏感期,協助他有效地度過,會讓他成長得更快,更好。

敏感期是孩子一生僅有一次的特別生命力,別讓它悄悄溜走,但也別讓它被粗暴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