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將至,用適當的“生命教育”引導孩子正確看待“生死”
清明節將至,每個家庭都會通過自己的方式緬懷和祭奠逝去的親人。當孩子問及“死亡”時,如何給孩子解釋?在親人去世之後,是告訴孩子真相還是用“美麗的謊言”安慰孩子?
在專家們看來,圍繞“死亡”的謊言和忌諱反而會將青少年帶入認知誤區,不同年齡的孩子需要適當的“生命教育”,方能引導他們對生命產生敬畏之心,正視生存的意義。
孩子們眼中的“生死”
“往常這個時候,該給它喂吃的了”,3月29日晚,在埋葬突然去世的寵物花枝鼠時,王女士8歲的兒子突然説道。
王女士平時喜歡養寵物和花花草草,以往所養的寵物去世時處理方式都比較簡單,孩子的反應也很淡然。這次,王女士決定給寵物鼠辦一個“葬禮”,也藉此機會讓孩子明白死亡到底意味着什麼。
孩子們對待“生死”的態度各不相同,家長們也有各自的苦惱。
與王女士擔心孩子對寵物的去世太過淡定正相反,困擾馬女士的問題是,如今兒子不僅擔心所有生命的逝去,連沒有生命的垃圾都心疼。
馬女士説,8歲的兒子性格有些多愁善感。有一次,孩子晚上睡不着,趴在自家養的小白兔旁邊哭了好久,仔細詢問之後才知道孩子哭的原因是“萬一有一天兔子死了怎麼辦?”
今年大年初一,馬女士買了活蝦,沒想到這些本來要上餐桌的食物被兒子搶了下來,甚至因為死了一隻小蝦哭了好久,還領着全家人一起給小蝦舉行“告別儀式”。
“他認為那些飄在空中的塑料袋,別人用過的沒有扔進垃圾桶的口罩,都很可憐。所以,他就都撿回來收藏,讓它們有個好歸宿。吃過的橘子皮和糖紙也都帶回來。”無奈之下,馬女士只能帶着孩子去看心理醫生,醫生認為,出現這些問題是因為孩子沒有弄清生死,認為是東西都有生命,因而會表現出分離焦慮。
對於兒子正上幼兒園大班的駱女士而言,她迫切想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讓孩子不再追問親人會不會死這件事。從去年開始,他經常會深情地對媽媽説“媽媽你不要死”,這讓駱女士有點哭笑不得,“我該如何跟孩子解釋,媽媽暫時還不會死,也不想死?”
兒童對死亡的認知會經歷三個階段
“人類共有的焦慮就是對死亡的焦慮,這也是人最基本的焦慮,否則就不會有那麼多含蓄地描述死亡的詞,比如‘離開了’‘駕鶴西遊’等,這是古今中外所共有的。不能説兒童在某一個時期對死亡敏感,而是在不同的階段對死亡的認知會有不同。”中國科學院大學心理健康中心主任肖斌解釋道。
不同年齡的孩子需要適當的“生命教育”。圖/ICphoto
肖斌表示,兒童對於死亡的認知會有三個不同階段。第一階段是3到5歲,這一階段兒童的自我意識已經在逐步發展,但還沒完善,他們會認為死亡就像睡着了或者去很遠的地方一樣。
“比如三歲去幼兒園,有些小朋友會表現出‘生離死別’的感覺,經常會看到幼兒園外,孩子哭得不行,送的媽媽也跟着哭。”肖斌説,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認為“死亡”是暫時的離開,不是完全消失,家長回來了、睡覺醒來了就又會“活過來”。
而到了5到9歲這個階段,孩子已經開始知道死亡會發生在人的身上,但他不認為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更關心的是別人的死亡,主要認知的死亡是指向別人。親人死了會去哪裏?死了會變成什麼?當意識到和自己親近關係的人會死,孩子們會感到恐懼和不安。這也就不難理解,這個階段的孩子為什麼會反覆追問親人會不會死這個問題。
9歲開始慢慢進入到青春期後,孩子到12歲便會逐漸意識到死亡是包括自己在內都不可避免的,它會發生在每個人身上,也會發生在自己身上。肖斌介紹,這時孩子不會認為死亡是外在施加的神秘力量,而是會將其看作不可避免的規律。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個體兒童而言,生病了他們會主動吃藥、主動接受治療,自己也會有意識避免有危險的環境、場景等。
因此,肖斌認為,生命教育中如何讓孩子理解“死亡”,很重要的教育階段是在5到12歲,甚至可以更早從幼兒園階段就開始啓蒙教育,讓孩子知道死亡是怎麼回事。“要強調死亡的永久性,是不可逆的,特別是年幼的孩子,動畫片或者影視作品可能會讓他們以為死亡是可逆的,甚至對於危險缺乏敬畏。”
不要用“編故事”解釋死亡
如何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講述生命與死亡?如何給孩子解釋親人、寵物過世?如何回答孩子們關心的“為什麼死?死後去哪了”這件事?
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副會長徐凡表示,基於不同年齡孩子的理解力不同,家長採取的方法也應有所不同。
比如,3到5歲的孩子對死亡的認識有一定的模糊性,他們認為死亡是短暫的、可以逆轉的。那麼首先應該幫助孩子認識客觀情況,比如“去世的人已經不會再回來了,但是他的愛一直陪伴着你,要客觀而温暖地承認這件事,而不是編故事。”徐凡表示,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家長也可以給孩子分享成人的感受。
對於5到9歲的孩子,徐凡建議,如果他們對死亡已經有了很好的理解,則要引導孩子面對現實。更大的孩子,則可以引導孩子們思考如何理解並繼承逝者留下的精神財富,如何活在當下、珍愛生命。
哈佛大學教育學院兒童發展心理學碩士、北京青青藤教育集團教學總監劉芳説,她也曾聽到不少幼兒家長反映,孩子總是追着家長問“你會不會死?”她建議,家長可以這樣回答孩子,“我還很年輕,會陪你好長時間才會離開。”而對於“死後去哪裏”的問題,家長可以告訴孩子,“我也不知道,我聽説的是怎樣的”。
肖斌也強調,在對孩子解釋“死亡”時,切忌“編故事”。比如,有的家庭在寵物或者親人去世後,會給孩子解釋是“去很遠的地方旅行去了”,想通過時間緩解孩子的情緒,但這件事遠沒有完結。
“這種‘沒有畫上句號’的行為反而對一個人來説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很難好好地跟這件事説再見。”肖斌舉例,有的家長把死亡比作睡覺,會讓孩子混淆死亡和睡覺,會造成其對於睡眠和黑暗的恐懼。還有人把“死亡後去哪裏”的問題描述為“去更美好的世界,那裏沒有傷痛”,看似感覺孩子不再有哀傷,但反而會造成誘惑。“比如有的小朋友受到挫折後會在筆記本上寫‘我受不了這種痛苦了,我要到一個沒有痛苦的世界去’。”
打破文化壁壘,讓孩子換個角度看“生死”
“雖然中國文化中忌諱談論‘死’這件事,但在遇到清明節、中元節等與死亡相關的節日時,教育者可以藉此契機,根據孩子的經驗,給他們講生與死這件事,也是很好的生命教育。”清明節前,劉芳所在的幼兒園在活動中融入生命教育相關內容。
劉芳經常到北京的多個幼兒園調研。她發現,在目前的教育中,沒有專門的課程講解“死亡”這件事,但幼兒園會在關鍵的時間節點對幼兒進行與生命有關的啓蒙。
在今年的相關活動中,劉芳所在的幼兒園採取的是文化比較的形式。中班老師給孩子們介紹了中國“清明節”的祭祀方式,又帶着孩子們一起觀看《尋夢環遊記》這部影片,瞭解墨西哥的“亡靈節”的習俗。孩子們會比較發現兩種文化在祭祀方式上的不同,“比如中國祭祀時會身着黑衣、默哀、燒紙,而墨西哥則是全家人去裝飾墓地,帶上逝者生前最愛吃的東西,在那裏拿着吉他唱歌。”
劉芳認為,打破文化壁壘,換一個角度讓孩子看待死亡這件事,會讓孩子對生命意義有新的認識,“教育孩子不要因為任何事情傷害自己,善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在中小學階段,學校對生命教育也越來越重視。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去年11月,教育部便發佈了關於印發《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的通知,其中提到,將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全面融入中小學課程教材。
領悟生存的意義也是積極的生命教育
對於家長們而言,在不迴避的情況下,也可以用更積極的方式讓青少年理解死亡。
肖斌認為,以前人們生活的環境讓個體和周圍人羣的聯繫非常緊密,可以看到長輩或者熟悉的人生老病死的過程,而現代社會,孩子往往沒有機會建立這種緊密連接,很難從小便能理解生命的規律。
他的建議是,家長可以帶着孩子到大自然去,“觀察生命”不失為一種做法。比如花開花落,比如動物有幼年,也有衰老、跑不動的時候,幫助孩子們理解生命規律的必然性,更積極看待生命的價值,減少恐懼心理。
“觀察生命”可以幫助孩子們理解生命規律的必然性。圖/ICphoto
其次,在清明節祭祀時,可以讓青少年參與緬懷先輩、英雄人物等活動,引導孩子思考生命的價值,這有助於降低個體在處理生與死之間的焦慮感。“生命雖然會結束,但逝去的人依然會與生者有一定的情感連接。”肖斌解釋道。
劉芳建議,針對低年齡的孩子,家長還可以通過一些繪本、影視作品,為孩子解答類似的問題,比如繪本《我爺爺變成了幽靈》《一片葉子落下來》《活一百萬次的貓》,電影《尋夢環遊記》等,都在用不同的敍述方式去幫助孩子們理解生命,甚至撫慰心靈。
徐凡認為,以持續一貫的態度讓孩子領悟生存的意義和使命,也是積極的生命教育。她建議,從小讓孩子學會承擔一定的家庭責任,“比如把提醒老人吃藥的責任,把檢查家裏是否鎖門的責任交給孩子,他們會完成得很好。”
通過承擔責任而不是蒼白地講道理,孩子會逐漸體會到自身的價值,找到生活的支點。“一個時時刻刻關心別人的孩子,怎麼會輕易地斷送自己的生命呢?”徐凡説道。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