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既然加了引號,肯定不是本意,這裏説的是媽媽對孩子“壞”一些,狠心一些,嚴厲一些,會有助於孩子的成長,這句話從這個角度講,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孩子到底應該怎麼樣教育?這或許沒有金科玉律,窮人家的孩子教育好了依然可以有出息,一出生就比別人擁有的多的孩子如果教育不好也會一事無成,在整個教育的過程中,媽媽的角色非常重要,媽媽的思想、觀念,對孩子的教育往往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有一個理論叫做“做60分媽媽”,意思就是説如果媽媽對子女的照顧盡心盡力,任何事情都事必躬親的話,這樣可以打到滿分100分,那麼如果想要讓孩子將來有出息,那麼媽媽只要做到及格分60分就好,沒有必要球追求100分,這是什麼意思呢?
在這個世間,媽媽大部分都是愛子心切,既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吃苦,少受罪,同時有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可以有出息,但是在整個教育的過程中,真正的愛和溺愛之間的接線就很難界定清楚。
鄰居家的孩子今年23了,本科剛剛畢業,研究生考試落榜了,她就是個典型的被寵壞了,被溺愛的例子。她母親工作性質的原因,從她以出生開始就遇着比較多的時間來照顧孩子,對於這個孩子可謂是形影不離,她母親從來不打她,走到哪裏帶到哪裏,時間久了,這孩子對母親形成了極其嚴重的依賴心理。
如今已經23歲了,依然處於叛逆期,整天和她媽媽吵架,不知道該如何尊重父母,也沒吃過苦,受過罪。在自習室複習考研期間,中午去爺爺奶奶家吃飯,爺爺奶奶在家裏都不敢大聲説話,生怕一點不好得罪的這個孫女,讓這個孫女生氣了,以後就不來吃飯了。
關鍵的問題在於,23歲的年齡不懂事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生活不能自理,以前讀大學的時候,她媽媽都是一週或者兩週去一次學校,幫她收拾收拾衞生,把她的髒衣服拿回來洗。
周圍的人都説她太溺愛孩子了,她也很無奈,説知道的太晚了,以前以為什麼都幫助女兒打理好,女兒可以更有時間,沒想到卻沒有讓女兒得到鍛鍊,以至於現在23歲了也還什麼都不懂,像個孩子一樣。
我們經常説,父母教育孩子,要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而媽媽在很多情況下都是唱的白臉,就是那種比較嚴厲的角色,實際上,媽媽的性格特點或許也決定了在大部分的家庭裏,媽媽都是“白臉”角色,孩子一般都很害怕媽媽,也很聽媽媽的話。
唱“白臉”就和上面溺愛的例子截然相反了,有一個離異的母親,獨自帶着女兒,這位母親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女兒身上了,但是她並沒有選擇溺愛,而是用一種近乎“硬”的方式來磨鍊她的女兒,讓她的女兒變得自強自立。
上小學的時候,她女兒可以自己來回坐公交,老師挑選班幹部,沒有選她,她就自己跑到教室裏找老師自薦,在學習上更是不含糊,問及女兒乖巧懂事的經驗,她説自己有時候感覺做的有些過分,自己做的有些壞。
她説,她對女兒從來都是非常的嚴格,女兒也非常的害怕她,做什麼事情往往要看她的臉色,她説她真的一直都是“白臉”的角色,有時候感覺這樣做對她女兒有些狠心,也有些不公平。
有時候也想幫女兒打理一下她的生活,但是她認為,必須要從小就磨鍊自己的女兒,提高她適應社會的能力,這樣才會在未來的成長中培養更加健全的人格,才能在自己的道路上走的更加順利。
媽媽對孩子“壞”一些,個人認為並沒有什麼不好,就是要做到放手才能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我們家樓下有一家早點鋪子,每天夫妻兩口賣早點忙的不亦樂乎,而他們的孩子可以説是“放手成長”的典型。
由於每天都要忙生意,所以很少有機會去照顧她的孩子,她的孩子基本上是處於“散養”的狀態,孩子的成長過問的並不多,從小他們的孩子就自己洗衣服,自己收拾房間,偶爾還能做一些簡單的飯菜,放假的時候總要到早點鋪子裏幫忙。
從小的鍛鍊,讓他們的孩子變得非常的獨立,非常的有思想,關鍵是學習成績還非常的好,本科畢業之後又考取了名牌大學的研究生,樓下早點鋪子兩口子,整天説,有這樣的一個孩子,真的是感到非常的欣慰。
作為母親,也不一定要溺愛孩子,也沒有必要事必躬親,學着做一個“壞”媽媽,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到不要事事都圍着母親轉,讓孩子自己明白自己有哪些責任和義務。
其實我們可以觀察一下身邊的這些孩子們,如果媽媽對孩子比較嚴格,培養孩子獨立自理能力,那麼孩子和同齡人相比,遇到事情的時候會更加的冷靜,遇到事情更加有主見,勇於嘗試,有着一種不服輸的精神。
但是如果媽媽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捨得放孩子去做,事事代勞,任何時候都嘮叨“慢點”“小心點”“我來幫你做吧”等等,那麼孩子到底何時才能成長?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喪失安全感,更沒有膽量和心氣去探索這個世界。
對於媽媽來説,如果是過渡保護、全權代勞,甚至是霸道干涉,孩子可能會變得膽怯、缺乏自信、沒有主見,可能會變得更加叛逆。
媽媽學着對自己的孩子“壞一點”,不要剝奪孩子獨自探知這個世界的機會,放手讓他們自己去闖,是不是户更好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