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成長的這3個黃金期,家長要格外注意
動畫片《人猿泰山》講述了一對夫婦遭遇海難,漂流到一片原始森林,不幸被花豹襲擊,雙雙斃命。他們幾個月大的小嬰兒幸運地被失去幼崽的母猩猩收養,還給他取了個名字——泰山。
在電影裏泰山既學會了猩猩的語言,又能用人類的語言交流。經過不斷地成長,成為了強壯的叢林之王,保護了森林的安全,最後還抱得美人歸。
電影是看得人很過癮,但是現實中如果真的有一個人是被動物養大的,他會像電影裏面的泰山一樣成為人生贏家嗎?
無法馴化的“野孩子”在十九世紀的法國,人們就發現了這樣一個野人男孩。他被發現的時候,已經十二歲了。這個野孩子在嬰兒的時候被父母遺棄,被猴子養大。從外表上看,他的動作和習性都像是一隻野生的猴子。
人們給他取名維克特。維克特身高只有一米三,既不會説話,也聽不懂人們在説些什麼,而且還害怕和人交流。他不習慣吃煮熟的食物,經常撕爛人們給他穿的衣服,既不強壯,也不聰明,是一個身體、智力和社交能力發育遲緩的孩子。
為了讓這個野孩子恢復到人類的習性,一位權威的心理學家對他進行了馴化教育。
經過五年的時間,維克特還是沒有學會説話,而且他對所有的社會生活絲毫不感興趣,天天就想着回到森林裏去做回一隻猴子。
心理學家只能放棄努力,結束了對他的訓練。為什麼心理學家這麼努力也沒有辦法讓維克特成為一名正常的孩子呢?後來的研究者發現,維克特錯過了語言發展的關鍵期。
不能錯過的“關鍵期”關鍵期又叫敏感期,一旦錯過了能力發展的關鍵期,有些能力就永遠學不會了。這些能力包括語言能力、運動能力、社會能力、控制情緒的能力、愛的能力等等。
舉個例子,如果孩子在童年的某個時刻受到了某種身體或者精神上的虐待,他有可能失去感受愛和愛別人的能力,甚至有可能發展為一種反社會的人格傾向。
如果你在童年的關鍵時期給予孩子正面而良性的教育,不但會讓他們更聰明,而且會讓他們更有利他精神。那麼到底有哪些關鍵期呢?這些關鍵期我們究竟應該做些什麼呢?
語言關鍵期首先最重要的一個關鍵期,叫做語言關鍵期,整個範圍是0到6歲。第一個小的關鍵階段是0到2歲。某一天,你發現你的孩子開始注意大人説話的嘴型,並且發出牙牙學語的聲音,他的語言關鍵期就開始了。
這個時候,孩子學習語言的速度會非常的快,他對他聽到的詞都非常的敏感,而且喜歡不斷重複你的話。如果你的孩子兩歲左右,還遲遲不開口説話的話,你應該帶孩子到醫院去檢查一下是否有先天性語言障礙。
母親和孩子笑着打的肖像
在整個零到兩歲的時候,爸爸媽媽應該經常和孩子主動的説話、講故事,用簡單的問句來促進孩子的回答。在孩子需要拿什麼東西的時候,鼓勵他説出來,然後再滿足他,而不是孩子小手一指,東西就到手了。
運動關鍵期第二個關鍵期是運動關鍵期。孩子在兩歲左右已經開始會走路了,正好是運動能力飛速發展的時期,爸爸媽媽應該充分地讓孩子參與到各種的運動和遊戲當中。
2歲以後的孩子開始進入到小肌肉羣的快速發展時期,這個時候對孩子進行手眼協調的訓練,會讓他在長大以後,訓練過的某項能力和那些沒有參加過訓練的人相比有碾壓式的優勢。
比如要培養一個優秀的鋼琴家,必須讓孩子在3歲左右就開始練習鋼琴,最晚也不能超過六歲,這就叫童子功。這是在長大後,無論花再多的功夫也無法彌補的一種能力。鋼琴家郎朗、李雲迪都是在三歲左右開始進行專業的練習。
社會規範關鍵期第三個關鍵期是社會規範關鍵期。這個時間的範圍是兩歲半到六歲。兩歲半以後,孩子逐漸脱離了以自我為中心,開始出現想交朋友的心理。這個時候是給孩子培養必要的生活規範和日常禮儀的最好的時間。
所以對孩子的教育不是愛他們就夠了,必須具備更多養育他們的關鍵小訣竅。當你知道了這些關鍵性的知識以後,你的養育就會比別人輕鬆,而且效果更好。
來源丨@喜馬拉雅《託德老師講兒童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