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好習慣”養成對照表,捨不得用孩子才會耽誤他

兒童“好習慣”養成對照表,捨不得用孩子才會耽誤他
兒童“好習慣”養成對照表,捨不得用孩子才會耽誤他
兒童“好習慣”養成對照表,捨不得用孩子才會耽誤他

文 | 芊和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段視頻。

福建廈門一位網友拍攝了一段90後父母與“熊孩子”的較量。

兒童“好習慣”養成對照表,捨不得用孩子才會耽誤他

人來人往的商場裏,一個三四歲的小女孩兒躺在地上一邊打滾一邊大聲哭鬧,引得行人紛紛側目。

而媽媽卻淡定地在一邊看手機。

大庭廣眾之下,孩子在地上打滾,大聲哭鬧,我相信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這樣的難題。

但面對這種情況,每對父母的反饋也不太一樣。

有人哄孩子,以滿足和妥協結束哭鬧;

有人打孩子,以威懾和恐嚇制止孩子。

也有父母選擇置之不理,淡定圍觀。

其實,每個小孩子的無理行為都是對父母的一種試探,也是成長的關鍵時刻。

加拿大著名心理學家喬丹·彼得森説過:

“小孩子就像尋找牆面的盲人一樣,需要不斷地前進和嘗試,然後才能發現邊界在哪裏。”

身為父母,更需要在這些關鍵時刻抓住機會,引導孩子樹立規則和邊界意識。

好的習慣,也會在這樣的引導中養成。

兒童“好習慣”養成對照表,捨不得用孩子才會耽誤他

在好習慣中,孩子不僅能懂得邊界和敬畏,還能懂得自由和滿足。

這也是一個孩子真正走向卓越的基礎。

兒童“好習慣”養成對照表,捨不得用孩子才會耽誤他

最好的教育是讓孩子養成習慣

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家長:

每天早上不辭辛苦地叫孩子起牀,幫孩子穿衣,送孩子上學;

每天晚上不知疲倦地督促孩子學習、安排孩子洗漱、管理孩子的作息。

兒童“好習慣”養成對照表,捨不得用孩子才會耽誤他

他們事無鉅細地安排着孩子的生活、學習和社交,可孩子卻像他們手中的提線木偶,一旦放手就完全不能獨立。

究其原因,是這些父母不懂得讓孩子樹立規矩意識,用好習慣來代替父母的管教。

吳軍老師在《見識》一書中説:

“比缺錢更可怕的,是缺乏規矩。”

一個孩子的規則意識可以反映出他的教養和人品。

所以,在6歲之前,想要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首先要幫他樹立規則意識:

  • 規矩讓孩子在安全的範圍盡情探索

詹姆士·杜布森博士在《勇於管教》一書中曾把規矩和界限比喻成懸崖邊的欄杆:

同樣是站在懸崖邊,沒有欄杆時,我們會站得很遠不敢靠近;

而有欄杆時,我們卻敢站在崖邊向下俯瞰。

因為欄杆讓我們清楚地知道危險的界限。

杜布森博士説:

“知道界限的孩子會有安全感,相反,沒有界限的孩子沒有安全感。

因為他不知道安全的尺度在哪裏。”

為孩子立規矩,不是為了給他束縛,而是為了讓他在安全的範圍內更自由地探索世界。

知道了界限,反而獲得了自由。

  • 規矩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自律

聰明的父母會給孩子制定基本的行為規範和指導性的處事原則。

養成“習慣”後放手,嘮嘮叨叨和事事操勞便自然而然地減少了。

在某短視頻平台上,有個上小學二年級的女孩高嘉齊。

因為一手漂亮的硬筆書法,優美的舞蹈動作和滿牆獎狀,高嘉齊被30萬網友點贊,直呼她是“別人家的孩子”。

兒童“好習慣”養成對照表,捨不得用孩子才會耽誤他

這樣有規律的生活,她已經堅持了1279天,接近4年時間。

大家一定好奇這麼自律的孩子是如何養成的?

其實,這一切都源於媽媽在制定規則時,秉承着温柔且有原則的態度:

所謂温柔不僅是字面上的語氣、表情温和,而是從孩子的感受出發、用愛、理解來贏得孩子的合作。

要知道,孩子喜歡熟悉的生活程序。

温和且包容地執行重複性的、有規律的生活讓孩子就能意識到習慣的存在,且喜歡上這個感覺。

也就是説,讓孩子樹立規則意識,父母的方式和態度也很重要。

尊重孩子的內心,用理解來贏得她的合作,孩子則容易在潛移默化中讓養成自律。

兒童“好習慣”養成對照表,捨不得用孩子才會耽誤他

管用的規矩關鍵在於如何樹立

美國前總統夫人米歇爾·奧巴馬講述過自己小時候父母給她和哥哥制定規則,養成好習慣的經歷。

比如,下學後可以玩到幾點回家? 她的父母不會直接定一個時間,而是諮詢他們的意見:“你覺得幾點前回家比較合理?”

兒童“好習慣”養成對照表,捨不得用孩子才會耽誤他

大家一起商量決定後,媽媽不會每天盯着孩子。

而是用尊重和信任讓米歇爾和哥哥開心又自覺地執行這個規定。

米歇爾説:

“媽媽的每一個行動背後都有一種沉着的自信在支撐,那就是把我們培養成為未來的大人。”

很多父母懂得養成好習慣的重要性,可是給孩子制定規矩後,卻很難執行下去。

原因是他們沒有做對以下兩點:

1、時間要恰到好處:

著名的《顏氏家訓》裏有一句話“教兒嬰孩”,是説管教孩子要從小開始。

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更是如此。

很多專家認為,2—6歲是讓孩子形成好習慣的黃金時期。

因為2歲前,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行為控制力較低。

兒童“好習慣”養成對照表,捨不得用孩子才會耽誤他

家長制定的規矩他不一定懂,有時懂了也很難做到。

2歲以後,孩子進入自主探索時期,有了自己獨立自主的意識,也初步具備了判斷能力,家長就可以嘗試給孩子制定規矩,幫孩子養成習慣了。

李玫瑾教授説過:

“孩子6歲以下,父母的話是黃金,孩子12歲以後,父母的話就是垃圾。”

6歲前,孩子對父母是高度認同的;

6歲後,孩子的很多習慣已經養成,這時候再想糾正以前的不良行為,難度很大。

所以,千萬不要在該給孩子養成好習慣的時候卻放任不管。

2、理解是基礎

“不亂扔玩具”,相信很多父母都努力想讓孩子養成這個習慣。

然而能真正做到的孩子卻寥寥無幾。

在一次綜藝節目中,霍思燕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

亂丟玩具的嗯哼不小心踩到尖鋭物品,受傷大哭。

生氣之餘,更是粗暴地把玩具扔了好遠。

兒童“好習慣”養成對照表,捨不得用孩子才會耽誤他

遇到同樣的問題,可能很多家長已經火冒三丈,命令孩子把玩具撿起來。

而霍思燕的做法是首先安撫疼痛大哭的嗯哼並撿回玩具。

兒童“好習慣”養成對照表,捨不得用孩子才會耽誤他

在告訴嗯哼不要亂扔的同時,她耐心地解釋道:

“扔掉了不小心可能又會被踩到,媽媽會踩到,別人也會踩到。你如果不收好,媽媽也會跟你一樣感受到疼痛,記住了嗎?”

兒童“好習慣”養成對照表,捨不得用孩子才會耽誤他

嗯哼聽後認真地點了點頭。

其實,為了讓孩子養成習慣,很多父母採取簡單粗暴的方式:

“不許大聲叫”“不能敲桌子”!

他們覺得自己制定的規則,孩子必須遵守,沒什麼好説的。

兒童“好習慣”養成對照表,捨不得用孩子才會耽誤他

但是其實很多家長不知道,用權威和命令的方式要求孩子,反而會適得其反。

尊重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幫助他安排自己的時間,架構自己的生活,反而會讓他們自發地體驗到好習慣的重要性。

兒童“好習慣”養成對照表,捨不得用孩子才會耽誤他

遵守規矩需要孩子和父母共同努力

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張照片。

爸爸站在安全線內,規規矩矩地等地鐵。

兒童“好習慣”養成對照表,捨不得用孩子才會耽誤他

女兒學着爸爸的樣子,跟在後面認認真真排隊。

美國作家鮑德温説過:“ 孩子永遠不會乖乖聽大人的話,但他們一定會模仿大人。”

所以,要想孩子養成好習慣,不僅需要父母的言傳,更要父母身教:

要求孩子講文明,首先自己不能爆粗口;

要求孩子早睡早起,首先自己不能熬夜賴牀;

要求孩子認真學習,首先自己不能總玩手機…… 只有父母帶頭去做,孩子才能跟着父母學習。

我們常説,為人父母是一場修行。

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父母不僅僅要督促孩子遵守規定,更需要和孩子共同努力。

  • 遵守規定要一致

首先是在任何時間地點都應該一致。

在6歲前,幫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要督促孩子持之以恆地遵守規定。

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輕易打破。

有些父母在家裏對孩子放縱嬌慣,到了外面卻要求孩子聽話懂事;

有些父母早上心情好對孩子要求嚴格,晚上心情差就對孩子放鬆管教。

兒童“好習慣”養成對照表,捨不得用孩子才會耽誤他

可想而知,這樣的父母想讓孩子養成好習慣是多麼不現實。

其次,在要求孩子遵守規定時,家庭成員要保持態度一致。

不能媽媽剛説完不能吃零食,爸爸轉身就買回家一堆薯片和飲料。

在遇到意見不同的情況,家長也不要當着孩子面爭論,可以在背後解決,避免造成孩子的困惑。

  • 管教之中要有“愛”

聽過一個故事。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做校長時,看到一個男生用石頭砸同學,制止男生後叫他去校長室。

男生來到辦公室等陶先生,本來以為會被狠狠教訓。

沒想到,陶先生了解到他是因為別人欺負女生才打人後,卻給了他四顆糖做獎勵。

第一顆獎勵他的準時;

第二顆獎勵他及時住手,尊重老師;

第三顆獎勵他的正義;

話沒説完,男生就哭了:

“校長,我錯了,不管怎麼説,我用磚頭打人不對。”

陶先生拿出第四顆糖:

“你已認錯,我們的談話也結束了。”

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塞爾瑪·弗雷伯格曾説:

“一個不被管教的孩子是一個感覺自己不被愛的孩子。

而沒有愛,也難以讓父母管教好孩子。

兒童“好習慣”養成對照表,捨不得用孩子才會耽誤他

真正的愛是在管教中的愛,真正的管教是體現愛的管教。

陶先生用愛的方式讓這位同學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值得我們每一個父母學習。

願每一個父母都能在愛的包容中實現習慣教育,讓每一個孩子在好習慣中走向美好的未來。

—— End ——

兒童“好習慣”養成對照表,捨不得用孩子才會耽誤他

作者:芊和,一個4歲男孩兒的媽媽,熱情的生活家,冷靜的思考者,和你一起分享生活,感悟美好。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兒童“好習慣”養成對照表,捨不得用孩子才會耽誤他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212 字。

轉載請註明: 兒童“好習慣”養成對照表,捨不得用孩子才會耽誤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