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凍哭了!極寒天是最危險的時刻!防寒保命10招送上
1月4日我國大部分地區迎來寒潮天氣!
1月5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寒,大寒小寒凍成一團!
1月6日中國天氣網發佈提醒,1月6日、1月7日,是此次寒潮天氣最冷時段,局地降温超10℃,我國北方多地氣温降到-20℃以下。
極寒天來了!
常言道:小寒勝大寒,最冷在“三九”。三九是從1月8日開始,到1月16日,是數九寒天之中的最寒冷的一個九天,而這個“三九”尤其冷!
1月6日至8日,一股較強冷空氣席捲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多地將出現大風降温天氣。1月5日早晨,中央氣象台發佈了2021年首個寒潮藍色預警。目前,寒潮預警仍在持續。
其實,4-5日,已經有一股較弱的冷 空氣進入西北地區東部、華北、黃淮、江淮等地,氣温普遍下降了4~6℃。10-12日,也有一股冷空氣補充南下影響我國,中東部地區氣温下降4~6℃。
本次寒潮不比2020年末寒潮弱,特別是華北,黃淮等地的低温更加極端,所以極端性的寒冷正在讓我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創下歷史新低,非常的罕見,同時在強冷空氣的影響之下,不少地區還有有強風吹來,長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區最強會出現陣風9級的大風,這可以説完全是相當於“熱帶風暴”的級別了,吹台風。而近海區域的大風更強,最強陣風達到了11級,
“這股冷空氣要尤為注意。”中國天氣網首席分析師胡嘯表示,由於時值二九三九交替時段,基礎氣温很低,較2020年底那次寒潮體感更冷。在冷空氣接連打壓下,中東部各地氣温又將再度轉為明顯偏低水平,20個省區市氣温或刷新今冬新低。
此次寒潮過程降温後,華北、黃淮等地的低温程度具有一定的極端性,多地氣温之低或為歷史同期少見。
1月已經有大半的時間讓我們處於寒冷冬季狀態,所以需要警惕了,這確實説明了如今我們面臨冷冬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並且從氣温持續的情況來看,是不斷的刷新氣温新低,這波寒潮會讓我國更多的城市刷新氣温的新低,所以棉衣用起來。
極寒天是最危險的時刻!
1、温度驟降,引發猝死
首都體育學院運動生理專家閆守扶教授2015年在接受北京日報採訪時表示,冬季是猝死的高發季節,因為冬季天氣驟冷、人體基礎狀況較低、血管彈性較差、血壓易於驟然升高、室內外温差過大等,都極容易引發心源性猝死。
2、温差較大,誘發心血管疾病
冬季,北方室內多有暖氣,如果過於温度過高,造成室內外温差過大,人們在進出時更易發生危險。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許之民2019年接受健康時報採訪時表示,氣温忽冷忽熱的刺激下,人體血管受到刺激收縮,血管阻力增大,導致心血管負擔加重,最容易誘發一些血管硬化患者發生心血管疾病。
3、空氣寒冷乾燥,引發呼吸道疾病
天氣寒冷乾燥,呼吸道疾病高發。2020年河南省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趙麗敏在醫院公眾號中表示,慢阻肺患者就診率明顯增加,尤以有長期吸煙史的老年男性為多見。
4、感冒高發,容易誘發心肌炎
氣温偏低,很容易引起感冒,得了感冒不可掉以輕心。醫生提醒,低温會使人免疫力下降,更易遭受病毒侵襲,引發心肌炎!
浙江省金華市中心醫院ICU二病區主任徐曉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引起感冒的許多病毒會引起心肌炎,這些病毒進入體內後,會激發人體免疫系統進行回應。但這種免疫是把“雙刃劍”,它在殺滅病毒的同時,也會因免疫變態反應及其免疫產物誤傷心肌細胞,從而引發心肌炎。
如果感冒只是鼻塞、流涕問題不大,一旦出現頭痛、胸悶、氣短、噁心、嘔吐、拉肚子等症狀,就要趕緊就醫了。
5、天冷地滑,容易骨折
數九寒天,骨科疾病發病率呈高發趨勢,主要集中在骨折、扭傷、頸腰痛和關節病等。
冬季多地出現大雪天氣,即使沒有下雪的地方,天冷路面也容易結冰,對於老年人來説,有可能就是出門遛彎的功夫,就摔倒了,出現意外。
6、日照減少,容易抑鬱
寒冷冬季也是抑鬱症高發的季節。冬季抑鬱症,又稱“季節性情緒失調症”。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蔣世福2015年在健康時報刊文指出,主要是因為人體生物鐘不能適應冬季晝短夜長、日照時間短的變化,導致生物節律紊亂和內分泌失調,造成情緒與精神狀態紊亂。⑥
防寒保命,牢記10招!
1、一個適宜温度:18~25℃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劉健2018年接受健康時報採訪時表示,家中最好備一個温度計,將室温維持在18℃以上,25℃以下。
未採取集中供暖的地區,在家裏可以使用空調、電暖氣、電暖風等設備,並根據情況適當增加衣物、棉被等。
2、一頂保暖裝備:帽子
小寒大寒,滴水成冰,要注意頭部和腳部保暖。
在寒冷時,如果只是穿得很暖而不戴帽子,體熱會迅速從頭部散去。冬天在室外即使戴一頂很單薄的帽子,也有助於防寒。
3、一杯熱茶:生薑紅棗茶
俗話説:“冬有生薑,不怕風霜。”冬天吃薑,正合適。中醫養生和民俗療法專家陳驚蟄在2014年健康時報刊文表示,姜味辛辣,可在體內產生熱氣,祛除冬季寒氣,所以受凍的人可以喝薑湯來驅寒,預防感冒等。
吃薑要注意,一是冬季吃薑要去皮,二是不要在晚上吃薑。
生薑紅棗茶的做法:將生薑洗淨去皮,切片;紅棗洗淨,去核;將生薑、紅棗放入杯中,衝入開水,蓋上蓋燜10分鐘,放温後就可以飲用了。⑧
4、一碗暖粥:南瓜山藥粥
南瓜、山藥都是温性食物,常喝能補益身體,抵禦寒氣對人體的侵襲。而且,南瓜甘甜、山藥汁黏稠,加上米一起熬成粥,吃起來也非常香甜可口。
5、一種食物:大豆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李園園在2014年健康時報刊文指出,天氣驟冷,免疫力容易下降。稍有不慎,感冒病菌就會趁機侵襲。“飲食方”裏第一個強調的就是蛋白質的攝入。蛋白質是抗體的物質基礎,而抗體可以幫助人體與外界“異物”作鬥爭,維持正常免疫力。
6、一個習慣:早睡晚起
養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早睡晚起,每天多睡一小時。
早睡可以養人體的陽氣,晚起可以養身體的陰氣,使身體內的陰陽平衡,滋養臟腑,增加身體的強壯程度。
7、一個驅寒習慣:花椒水泡腳
在冬季,身體虛弱的人容易手腳冰涼,更應該在睡前用熱水泡泡腳。而在洗腳水中加入花椒水,能更好地緩解手腳冰涼的症狀。
抓一把花椒,放到適量水中煎一下,待藥效充分融入水中時倒入盆中先燻雙腳,等水温能下腳時用來泡腳。
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衞建立2012年在健康時報刊文指出,花椒性辛温,能除五臟六腑之寒,且能通血脈、調關節。還可在水裏加上艾葉,祛寒效果更好。
泡腳過程中可不斷加入熱的花椒水,水以蓋過腳踝為好,泡上半小時,以全身微微冒汗為宜,因為出汗是祛寒最好的方法。
8、一個養生動作:曬太陽
常説“冬曬太陽,勝喝參湯”。曬太陽是很好的生陽方法,不僅可以驅走寒氣,還能預防骨質疏鬆,減少抑鬱。曬太陽時,建議掌心張開朝向太陽,配合散步或深呼吸,時長控制在半小時到一小時。
9、一個暖身穴:陽池穴
西安市中醫院推拿科主任醫師安軍明2016年在健康時報刊文指出,陽池,意味着囤聚太陽的熱量。陽池穴支配全身血液循環及荷爾蒙分泌的重要穴位,刺激這一穴位,可暢通血液循環,温和身體。手腳發冷的女性,一般只要堅持刺激陽池穴,便可不為冬天手冷發愁。
10、一個户外運動:慢走慢跑
冬季宜收,不適合做劇烈的活動,可適當做些舒緩的運動,如慢跑、登山、體操等。運動可促進體內血液循環,加強新陳代謝,改善神經末梢血液流通不足等症狀,運動時以微汗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