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日本11歲男孩的日常,刺痛無數中國家庭:別再當孩子保姆了

由 華愛利 發佈於 健康

現在的孩子生活真的特別幸福,想要啥有啥,爸爸媽媽不滿足,爺爺奶奶就會滿足。不僅如此,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也是常見的事情,而接送上下學,為孩子提書包都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在我們國家,不少家長都是受到過苦累、過個窮苦日子的,甚至那種滋味不好。出於對孩子的愛,就不願意讓孩子再受苦,所以對孩子各種包辦。

即使家長很辛苦,也會心甘情願地做孩子的保姆,奉獻自己的一生,不得不説家長對孩子的愛是偉大的。

因為國度的開放,以及網絡的普及,我們也能很輕鬆地瞭解到國外是怎麼教育孩子的,不得不説,他們在教育孩子獨立這方面做得特別好,而我們孩子成為孩子奴。

最近一段關於日本11歲男孩的日常的視頻,刺痛了無數中國家庭。

視頻中的日本11歲男孩,從早上起來之後,便開始拿食物為自己做早餐,很熟練的動作,看得出來已經很有經驗了。

不一會兒就把自己的早餐準備好了,酸奶、三明治、水果搭配還不錯,這對一個11歲男孩來説已經非常好了。

吃飯早餐後,自覺地收拾餐具,並洗乾淨,沒有一點抱怨。就連狗狗都是自己遛,自己打理。最後再整理好衣物,揹着書包帶上雨傘去上學。

而在上學的路上,都不忘記有禮貌地與別人打招呼。從孩子起牀到上學這個時間段,媽媽一直都沒有幫忙,也沒有催促。

孩子能自己獨立完成那麼多事情,讓很多中國家庭羨慕,紛紛留言:自己的孩子什麼時候才能像他那樣呢?

相比中國的家庭,大多數估計催促孩子起牀,催促孩子吃飯,然後再幫孩子收拾書包,匆匆忙忙送孩子去上學,路上還不斷提醒孩子認真上課。

甚至有些家庭早上也沒有做早餐的習慣,一律在外面解決。不管是父母接送孩子,還是家裏老人接送孩子,都是儘可能幫孩子把事情做完。

而孩子卻顯得懶惰了,不管是吃飯還是學習,速度都很慢。而孩子學習可能還不怎麼好,生活技能更弱。

當孩子長大之後,連生活都不能自理,這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景象?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獨立能力?

家長能放手,讓孩子自己動手做一些事情,不僅對孩子有好處,而且家長也不用那麼辛苦,還能看到孩子的長處。

1、家長要敢於放手

在我們國家,帶小孩都特別的小心,生怕孩子受到傷害。就如孩子要玩泥巴,家長會覺得髒,難得去洗。孩子要掃地,家長會覺得孩子掃地慢,還掃不乾淨,還不如自己三兩下就弄好了。比如孩子要主動洗東西,家長會害怕孩子洗不乾淨,還容易摔碎東西,或者把自己衣服弄濕弄髒,就自己包辦了,孩子只要玩開心就行了。

家長這樣的態度,讓孩子沒有機會去體驗和實踐,那自然也不會積累經驗,對孩子來説,是很大的損失。

所以家長要懂得並敢於放手,讓孩子參與到生活中來,孩子在這種探索的過程中逐漸積累經驗,對孩子的成長和學習都是有好處的。

2、引導孩子主動做事

孩子雖然貪玩,但遇到一些事情,他非常願意去嘗試。這個其實就是一個很多好的切入點,家長不要嫌麻煩。

比如孩子看着家長在做事,家長就可以邀請孩子一起來做,並教孩子怎麼做,而且要記得誇獎孩子做得好。

家長誇孩子,孩子就會覺得自己的好,從而增加信心。這其實就是引導孩子學習的第一步。即使孩子做得不好,但是孩子起碼有那種主動去做的想法。

當孩子養成了自己動手的習慣,那就是孩子成長的時候,當孩子長大了,就會主動地幫助父母做事,那時候,家長就可以稍微輕鬆一點了。

看着孩子的進步,家長心裏肯定會感到高興。

所以,在教育孩子,尤其是培養獨立能力這方面,我們就應該學習下國外的那種理念,別一直做孩子的保姆,把孩子養成了“媽寶男”,結果害了孩子,也苦了自己。家長要權衡利弊,找到對孩子有好處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