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能抱抱我嗎?”一個抱抱的力量有多大?你很可能想象不到
大家可能會發現這麼一個現象,對於説話利索之後的小孩:抱抱我這三個字會經常從寶寶嘴裏脱口而出,撒嬌的時候會説,高冷的時候會説,發脾氣的時候也會説,這句話在寶寶的語言重複率裏絕對是排名第一的。
那麼有沒有思考過,為什麼孩子那麼需要抱?不懂事的時候讓抱抱,懂事了還讓抱抱,擁抱到底有什麼力量讓孩子這麼的渴望,擁抱,有一種“迷之神秘”的力量,不僅能滿足人類的大多數生理需要,還能填補人類的精神需求。需要擁抱是因為皮膚飢餓,肌膚之親,這對人類來説是一種最基本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
曾經有一位名叫哈洛的美國心理學家,做了一個實驗,證明動物與人都存在着皮膚飢餓的問題,而這個問題在嬰幼兒身上是最明顯的。我們會發現寶寶從剛生下來就喜歡抓着大人的胳膊,喜歡靠在媽媽身上,即使長大也會有這些習慣,這足以表明這是一種皮膚飢餓的表現,而怎麼樣才能很好的消除皮膚飢餓呢,當然是爸爸媽媽的親吻、撫摸、擁抱有肌膚之親的動作。
如果一個孩子長期處於飢餓狀態,而父母卻不重視這個問題,那麼寶寶就非常容易引發性情孤僻的性格,長大後也會對愛,關心、撫慰產生非常大的渴望,當這種感覺過於強烈時,可能就會導致孩子形成一種病態的情感需求。通過許多研究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問題:經常常被人握着、擁抱和親吻的嬰孩,比那些被爸爸媽媽一直丟在旁邊置之不理的孩子更容易發展出健全的感情生活,所以説只有擁抱才能真正地感受到“我愛你”。
可能很多人都覺得,只有語言才能夠最直接的對孩子表達愛和關心,其實,在有的時候,即便不説話,通過擁抱也能向孩子傳達我們對孩子的愛。尤其是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講,肢體語言往往比語言更有力量。就和談戀愛一樣,有的時候一千句我愛你,也抵不過一個深深的吻來的真實,因為有的時候嘴巴可以説謊,但身體永遠都不會。親子關係也是相同的道理,很多父母都覺得對自己的孩子付出了很多,但孩子好像並沒有感覺到,説到根本就是你沒有做好擁抱這件小事?所有的孩子都需要爸爸媽媽的擁抱,才能感受到“你愛他”的事實,肢體接觸比説“我愛你”所傳達的感情更加深刻。
擁抱能鎮定孩子的情緒,有時候一個簡單的擁抱,就可以把父母的關注、安慰、理解、原諒,都傳遞給孩子,當孩子的情緒需求得到滿足,他才能慢慢平靜下來,相反,如果當你的寶寶每次發出的情感需求的信號,而爸爸媽媽卻總是不能做出及時回應,那麼寶寶逐漸就會萌發出一種失望與不信任的情緒,這種挫折感,會讓寶寶逐漸變得不自信。
所以説,如果你不能經常的陪在寶寶身邊,那麼請在每一次見到你的寶寶時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因為這個動作勝過所有的語言表達,會給寶寶深深的安全感。